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结构设计填空题参考答案(不完整版)

高层结构设计填空题参考答案(不完整版)

1.λ是反映_综合框架和综合剪力墙之间刚度比值的一个无量纲参数。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连梁转换刚度的增加,剪力墙整体系数α将___增大。

3.我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__中震不坏______,大震不倒。

4.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____质量和刚度____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5.对现浇楼盖框架结构,考虑到_楼梯作为梁有效翼缘_______对梁截面惯性矩I的影响,中框架梁可取I=2I0,边框架梁可取I=1.5I0(I0为形截面梁的惯性矩)。

6.对于高度50m以上或高宽比H/B大于4的框架结构,进行侧移近似计算时,除考虑梁和柱的弯曲变形外,还应该考虑_____柱轴向投影__________变形的影响。

7.抗震设计时,规则建筑的平面布置应保证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尺寸较小,_______质量与刚度____平面分布基本均匀对称。

8.整体墙是指没有洞口或___开洞面积较小__的剪力墙。

9.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结构单元内,应尽量减小结构的侧移刚度中心与水平荷载合力中心间的偏心,以降低_____结构扭转_____对房屋受力的不利影响。

10.为保证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剪力墙墙肢塑性铰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应使墙肢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其___受弯_____承载力。

11.在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 n的主要原因是考虑______主体结构顶层附加水平地震作用__________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1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设防烈度、建筑类别、场地类别、结构类型和__房屋高度______________确定的。

13.筏式基础有_____梁板式_和平板式两种类型。

14.多层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内力计算方法—D值法,实际上是对反弯点法中__抗侧刚度_______和___反弯点位置___进行了修正。

15.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大致有三种型式:__弯曲型____、___剪切型__和_弯剪型_________。

16.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的计算水平地震的方法有三种。

即___振型分析反应谱法__、__底部剪力法______和____时程分析法____。

17.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框架梁的受压区计算高度x与梁截面的有效高度h0的比值x/h0,对于一级框架梁要满足___趋于0.25____,二、三级框架梁要满足____《=0.35___,四级框架梁则_______无规定___。

18.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首先发生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楼层称为结构____薄弱层____。

19.壁式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的计算,与普通框架柱不同之处是需要考虑___刚域______和剪切变形的影响。

20.框筒结构的柱子轴向力,愈接近筒角愈大,这种现象叫__剪力滞后_____。

21.多层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梁的___高度______一般宜为柱距的81~41。

22.在地震区,当建筑物平面复杂、不对称并且各部分刚度、质量相差悬殊时,为减小震害可以设置______防震___缝。

23.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的数值__《1。

24.变形缝中的_______沉降_______缝应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

25.若综合框架总剪力V f<0.2V0,则V f应取0.2V0及1.5V f,max二者中的较___小________者。

26.在计算壁式框架的D值时,若不考虑剪切变形,所得D值将比考虑剪切变形的计算值____大___________。

28.《高规》规定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______房屋主要高度____的高度。

29. 高层建筑的基本抗侧力单元主要有框架、剪力墙和筒由它们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

30.当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重合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发生扭转。

31.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当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上升;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下降。

32.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成双重抗侧力体系时,剪力墙应将作为第一道抗震设防线的抗侧力构件,而框架将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

33.在内力和位移计算中,依据剪力墙的开洞情况,将其分为整体墙,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和壁式框架等各种类型。

(一)填空题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把____10层或10以上_或房屋高度大于 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经济合理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结构简单均匀、刚柔适度延展性好、加强连接整体性好、轻质高强多道设防4. 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框剪、剪力墙、框筒、板柱剪力墙;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板、叠合楼板、预制板盖和组合楼板盖。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罝时,应使其平面的刚度中心_ 和质量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小。

7.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拉梁,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

8.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5 m,且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以免基础外露。

9.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10.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11.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12~14KN/㎡;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 14~16KN/㎡。

12.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满布载考虑,不再考虑活荷载的布置。

如果活荷载较人,可按满载布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的系数加以放大,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13.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①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忉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层剪力法;②高度超过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阵型分析反应谱方法;③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14.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为各可变荷载之和。

(一)填空题1. 由 柱和梁 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框架,全部竖向 荷载和 水平荷载由框架结构承受。

2.框架只能在抵抗侧向力,必须在两个 主轴方向设置框架,以抵抗各个方向的侧向力。

抗震框架结构的梁柱不允许胶 连接,必须釆用刚性 连接,使梁端能传递弯矩,同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较大的刚度。

3.框架在侧向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以剪切变形 为主。

4.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两边均无楼板时:I=。

I ;—边有楼板时:I=1.5。

I ; 两边有楼板时:I= 2。

I 。

5. D 值的定义为抗侧刚度 ,其表达式为212hi D ∂= 。

6.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 值法计算内力时,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 、建筑总层数、柱所在楼层号7.剪力墙根据有无洞口,洞口大小和位置以及形状等,可分 为 整体墙、小开口墙、联肢强 和壁式框架 四类。

8.孔洞面积/墙面面积≤0.16,且孔洞净距及孔洞边至墙边距离大于孔洞长边尺寸,按 小开口剪力墙计算。

9.当α≥10 且I n /I ≤ξ,按整体小开口墙 计算;当 1《=a<=10,按联肢墙计算;当α≥10, 且 ξ>II n ,按壁式框架计算。

10.壁式框架的侧移刚度可采用D 值法 进行计算,但应考虑杆件剪切变形以及带刚域杆件的影响。

11.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梁 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12.当结构单元内同时有整截面剪力墙以及壁式框架时,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分析法 计算结构内力。

13.剪力墙自重按均布荷载 计算。

14.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内力的计算,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可近似认为各片剪力墙只承受轴向力,其弯矩和剪力为0 。

15.整体工作系数α愈大,说明剪力墙 。

16. I n /I 值反映了剪力墙、截面削弱程度 。

I n /I 值越大,说明剪力墙截面 削弱的较多。

17.框剪结构的特征值λ的物理意义是总框架抗推刚度F C 与总剪力墙抗弯刚度m EI 的相对大小,其表达式为 WF EI C H =λ。

18.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如结构特征刚度值很大,则其性能趋近于 结构,如结构特征刚度值很小,则其性能趋近于剪力墙 结构。

19.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顶部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自平衡力 ;在顶点集中荷载P 作用下,结构顶部(z=H)总框架与总剪力墙的剪力之和为P20.框架-剪力墙铰接体系的连杆代表刚性 楼板。

它使各榀抗侧力结构在同一层处具有侧移。

而刚结体系中的连杆代表楼板 和框架剪力墙 之间的连梁,连梁的两端存在弯矩,对剪力墙和柱均产生约束弯矩。

21.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时,结构刚度特征值 增大,侧向位移 ;剪力墙上部截面的正弯矩增大,下部截面负弯矩减小,反弯点下移;剪力墙的剪力增大 ,框架的剪力减小 。

22.在规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若框架承受的总剪力V ,则每个楼层的框架总剪力应增大每个楼层的总剪力取0.2O V 和1.5m ax f V 两者(一)填空题使 钢筋混凝土框架成为延性耗能框架,应采用以下的抗震概念设计强节弱杆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强压弱拉 。

2.框架梁的破坏形态有两种弯曲破坏 和剪切破坏 。

其中 属延性小、耗能差的脆性破坏,通过 强剪弱弯设计,可以避免此种破坏,3.柱轴压比限值,框架:一级:0.65 ; 二级:0.75 ;三级:0.85 。

4.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剪力设计值的计算式为ab n r b l b vb b V l M M V ++=/)(η,—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尚应符合:)(r bua l bua b M M H V += 。

5.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气截如剪力设计值V 时,需 或 :6.梁端砼受压区高度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为一级框架梁 : :二三级框架梁: : 一、二、三级框架梁明性铰区以外的部位,四级框架梁和非抗震框架梁的砼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

7.有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 于2.75% :框架梁的两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纵向受压钢筋与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积的比值,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 : 二、三级抗震等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