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管理PPT课件
第五章 存储管理
学习目标
1、明确存储管理的内容与基本目标;
2 、掌握储位分配的基本原则和货位编码方式;
3、了解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步骤、范围和内 容;
4、掌握几种常用的储存方式并比较其优缺点;
10.12.2020
1
5.1 存储管理的内容与基本目标
(1)存储管理的内容
存储的主要任务是保管保养好准备出库
• 因此,理货作业区货物主要处于动态的整理过程,而且
在考虑货物定位与标示时,必须明确下一步的作业,通
过看板和标签,明确储位,使这一动态区域的作业更为
顺畅。
10.12.2020
5
(2)存储保管作业区的储位管理
存储保管作业区的主要作用是中长期保 管库存的商品,占用的面积最大,是整个仓 库/配送中心管理的重点。
2)设备
储位管理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储存设备、搬运与输送
设备两大类。设备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商品特性、
辅助工具、作业方式、设备成本等基本条件,例如
自动立体仓库的选用、高层货架。
10.12.2020
11
3)辅助物品 辅助物品主要包括包装材料与容器、转运 托盘等。打贴标签、重新包装、组合包装 等流通加工项目越多,对相应包装材料的 需求就会增加。
(3)人员管理
• 人员包括保管、搬运、拣货作业人员等。在
储存管理中由保管人员负责商品管理及盘点
作业;拣货人员负责拣货、补货作业;搬运
人员负责入库、出库、翻堆作业。
10.12.2020
12
5.4 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1) 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存储位置必须能有规律地明确标示出来。
2)库存商品能被有效地定位。
区等应减至最低限度;电源开关在便利的前提下,应分开设
制以节省用电。
10.12.2020
7
(3)拣货作业区的储位管理
拣货作业区主要为拣货作业时使用,拣 货作业经常要依靠一些拣货设备来完成, 如电脑辅助拣货系统、自动拣货系统等。
拣货作业区的储位管理就是拣货位置指 示及相应拣货设备的应用。
10.12.2020
3)出入口。配送中心已是商品流通的结点,为使货物进出便利, 同时满足储存作业与搬运作业的需要,出入口的大小、位置 及个数应认真考虑;
4)通道设计。在设计与规划通道时,应满足搬运设施移动的需 要,通常以实际最大运输工具的转弯半径或货物宽度来设定;
5)其他。消防设备的位置应尽可能明显;非储存空间,如办公
或将要配送的商品。在存储管理中,主要
包括储位管理、储存空间的利用、存储设
备的配置、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质0
2
(2)存储保管的基本目标
1)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
2)尽可能提高人力资源及设备的利用率;
3)有效地保护好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4)维持良好的存储环境;
5)使所有在储货物处于随存随取状态。
• “四号定位法”--
如1-9-4-3代表货物储存位置为第1号库
房,第9号货架,第4层的第3个单元格。
10.12.2020
18
5.6 存储方式
(1) 定位储存
定位储存是指每一项货物都有固定的储
位,货物在储存时不可互相窜位。在采 用这一储存方法时,必须注意每一项货 物的储位容量必须大于其可能的最大在 库量。
• 在储位配置规划时,需先确定储位空间,而 储位空间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空间大小、货 架排列、有效储存高度、通道、搬运机械的 回旋半径等基本因素。
10.12.2020
10
(2)物品管理
放置于存储空间的商品、设备、辅助材料都属于储 位管理中的内容。
1)商品
处于保管中的商品,由于不同的作业需求使其经常
以不同的包装形态出现,包装单位不同其设备和存 放方式也不一样。
3)准确记录储位的变动。
10.12.2020
13
(2)储位管理的基本步骤
10.12.2020
14
5.5 储位编码
• 区段法 • 货品类别方式 • 地址式
10.12.2020
15
区段方 式
• 是指把保管区域分割为几个区段,再对每个区 段编码。这种编码方式是以区段为单位,每个 号码所代表的储区较大,因此适用于单元化装 载的货品,以及大批量或保管周期短的货品。 ABC分类中A、B类货品很适合这种编码方式。
A1
10.12.2020
B1
A2
通道
B2
A3
B3
16
货品类别方式
• 是指把一些相关货品经过集合后,区分为几个货 品大类,再对每类货品进行编码。这种编码方式 适用于按货品类别保管或品牌差距大的货品。
• 服饰类、五金类、食品类、家具类、家电类等。
10.12.2020
17
地址式
• 是指利用保管区域中的现成参考单位,按 相关顺序来进行编码。这是目前仓库使用 较多的编码方式。
存储保管作业区管理的核心是通过选择
合适的设备、采用适当的储存方式和策略,
同时加强库存货物的有效控制,来提高储区
的空间利用率和存储作业效率。
10.12.2020
6
储存保管作业区进行规划时通常需考 虑以下因素:
1〕地面负荷。建筑设计规划应考虑总的储存需求吨位,储区的 地面负荷不能超过最大负荷限度;
2)货物状况。必须依据储存货物的种类与数量、体积大小、尺 寸形状和单位重量来设计储存方式;
1)理货作业区 2)存储保管区
10.12.2020
3)拣货作业区
4
(1) 理货作业区的储位管理
• 理货作业区的主要功能在于进、出货时,货物在这一区 域进行暂时存放,并准备进入保管区储存或出货。在这 一阶段货物如果不严格管理,容易导致货物混乱,理货 作业区不仅需临时存放保管的商品,在这一区域还将对 货物进行必要的标示、分批、分类、分区或包装整理和 验收。
8
5.3 储位管理的内容
储位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储存空间的管理 • 物品的管理 • 人员的管理
10.12.2020
9
(1)储存空间的管理
• 不同型态的配送中心,对储存空间的重视程 度不同,考虑的重点也不一样。流通型配送 中心,比较重视货物的分拣配送机能,对拣 货及补货的储位配置较为关注;而储存型配 送中心则比较重视保管空间的储位分配。
10.12.2020
3
5.2 储位管理的范围
•在配送作业中,储位管理的范围包括为满足 进、出货等理货作业的需要而规划的临时存货 区;为完成拣货作业,依拣货作业要求和拣货 作业设备特点而设立的拣货作业区;为货物的 中长期储存而设立的保管作业区,保管区所占 的区域最大,是配送中心管理的重点,因此, 必须尽可能提高保管区的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