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系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系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亿次/秒
第一代(1945年至1958年)
电子管,几千次/秒
第二代(1958年至1964年)
晶体管,几十万次/秒
第三代(1964年至70年代中期)
小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70年代中期以后)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亿次/秒
1.1.2计算机分类
大型机:IBM 4381
面向计算机:管理、调度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提高系统效率。
面向用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环境以及有效的服务
DOS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多任务图形化操作系统
UNIX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
Linux类似UNIX的广泛用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3指令、程序的概念
例:计算y = ax + b
相当于50万汉字(300页的书)
4输入输出系统
1.2.4计算机软件
1、计算机软件系统
(1)软件:为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及有关文档的集合。
软件的任务:管好、用好计算机,实现各种规定功能,提高机器效率,扩大机器的用途和功能。
注意:软件与程序不可混同
(2)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计算机自身的管理、维护、控制和运行,以及对应用软件的解释和执行。
应用软件:用户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它是建筑在系统软件之上的。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1)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操作系统的功能:统一管理、调度和分配计算机的所有硬、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是与裸机直接接触的最底层软件,其它软件都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交流的中间环节。人通过操作系统来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又通过操作系统将信息反馈给用户。
采用字节(byte)作为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本计量单位。
1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bit)来组成,可以表示1个英文字母、数字或符号
存贮一个汉字需要两个字节
1 Byte=8 bit
1 KB=1024 Byte
1 MB=1024 KB
1 GB=1024 MB
1 MB=1024 KB=1024´1024字节
=1 048 576字节(约100万字节)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方法
引入
新授
总结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重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
大约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
运算速度:5 000次加减法运算/秒
存储容量:20个10位的十进制数
总线的类型主要有
工业标准体系(ISA)
外围部件互连(PCI)
加速图像端口(AGP)
微处理器socket 478
3存储器
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是计算机中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
(1)基本概念
存储单元:字节(8位二进制位)
存储单元地址
存储容量:存储设备上可以存储数据的最大数量,通常用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和千兆字节(GB)来衡量。
准备工作:常系数a和b及变量x的值存入相应存储单元。
步骤1:把a从存储器传送到cpu寄存器AX。
步骤2:把x从存储器传送到cpu寄存器BX。
步骤3:cpu运算AX AX×BX
步骤4:把b从存储器传送到cpu寄存器BX。
步骤5:cpu运算AX AX + BX步骤6:把运结果从AX传送到存储器y保存。
编程:对大约6 000个多位开关进行机械定位,并用转插线把选定的各个控制部分互连起来以构成程序序列,要花上几天时间
2、计算机的分代
第一代(1945年至1958年)
电子管,几千次/秒
第二代(1958年至1964年)
晶体管,几十万次/秒
第三代(1964年至70年代中期)
小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70年代中期以后)
步骤7:停机
总结本节课内容。
讲述
提问
师:
举例
讲解
生:理解
记忆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等。
1、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加减乘除运算用加法器实现
2、控制器:指挥协调计算机整个工作过程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
计算机的心脏,负责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
主板控制芯片组是安装在主板上协助CPU完成PC各种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协调着计算机各部分的工作。
芯片组是主板的关键部件,它被固定在主板上,决定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的选型。
人工智能
1.1.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自动控制能力
高速运算的能力
记忆能力
很高的计算精度
逻辑判断能力
通用性强
1.1.5信息的基本概念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
硬件(hardware):机器系统,电子设备
软件(software) :程序及其文档
1.2.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2.2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2.3计算机各硬件部分的功能
小型机:IBM AS400
微型机: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第二次飞跃
巨型机:银河、曙光、神火、联想深腾6800、曙光4000A
工作站:
图形工作站
网络工作站
1.1.3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自动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课题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课时
共2课时,第1、2课时
使用教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用途、特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教学难点
无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