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办法2010-07-01华东理工大学文件校科〔2009〕5号华东理工大学印发《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办法》等办法的通知为加快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性大学的目标,进一步繁荣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特制订《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获奖成果奖励办法》与《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现印发给大家,请认真贯彻实施。
华东理工大学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主题词:科研人文办法通知内发:各学院、所,机关各部门,奉贤校区管委会,金山科技园管委会,后勤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2009年4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性大学的目标,进一步繁荣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挥科研管理工作前瞻性、规范性和引导性功能,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的管理、科研成果的奖励等工作。
第三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实行二级管理。
各人文社科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及科研秘书应配合学校科技处具体实施科研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研项目的管理第四条我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分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和培育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申报和立项、项目中期管理、项目结项及科研成果的推广。
纵向项目是指各级政府机关依照申报指南发布的各文科规划项目。
横向项目包括国外基金、组织或企业的有关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经费由委托或合作单位资助,以合同约定的研究项目。
培育基金研究项目包括每年规划中的校内基金项目及培育基金项目。
第五条学校科技处负责及时公示国家和有关部委以及上海市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基本信息,并在申报期间,将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申请表格、申报注意事项等内容,向文科各院系下发通知。
第六条学校科技处就申报项目,除自由申报项目之外,一律采取聘请校内外专家公开评审的方式,并将结果及时公示在网页上。
第七条各学院科研秘书在获知本单位教师立项项目后,应及时保存有关项目申报书的复印件,建立纸质版及电子版的档案,建立本单位项目管理数据库。
学校科技处及时总结,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及管理数据库。
第八条各类科研项目一经立项,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有关文件及《华东理工大学文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文件对各类项目及经费进行管理。
第九条学校科技处将根据开题报告中所规定的科研进展规划时间节点1个月前,发出友情提示,督促各课题负责人按时召开并完成科研项目。
第十条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如果确实需要改变原研究计划(如延期、更改研究内容、更改成果形式等)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由本单位主管科研的领导签字同意后,报科技处备案,并由科技处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学科学服务于社会,回应现实发展需求的功能,学校科技处将每年一次组织校内“学术成果巡回报告会”,并将成果刊登在学校网页上;被评为优秀成果的,由学校资助召开上海市及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成果报告会,并将其成果刊登在上海市相关媒体。
第十二条对于未按照科研进展规划完成科研任务的、二次督促无效者,相关培育基金研究项目将予以取消,并对课题负责人未来其他课题的申报予以限制。
违反项目管理规定、或无任何正当理由拖延甚至放弃项目研究、或有弄虚作假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行为,对学校声誉造成损害的,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有关文件及学校相关规定的,学校将视情节对于相关人员通报批评,并予以处理。
第三章科研促进及成果奖励第十三条学校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包括实施培育基金研究项目、奖励论文及著作等社科研究成果及其它获奖成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推动人文社科科研基地的建设、重点交叉学科的培育以及校内人文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使得全校人文社会学科迅速蓬勃发展。
学校鼓励各学院制定符合本学科发展的奖励制度。
第十四条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科研成果奖励大会,表彰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及学院。
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颁发的《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励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基金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获奖成果奖励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华东理工大学体育及艺术类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为本办法的具体实施规定。
第十六条本管理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科技处对本管理办法具有解释权。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获奖成果奖励办法(2009年4月7日修订)为鼓励我校人文社会科学教研人员多出精品佳作,多争取高级别的奖项,提高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对各项获奖的优秀科研成果予以奖励。
一、奖励对象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且为第一作者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不包括各类学会与行业部门的奖励)的本校在职教职人员。
二、奖励范围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2. 中国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包括上海市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学术贡献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和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4.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5.中央各部委依照申报指南的下达各文科规划项目成果奖获奖成果。
三、奖励标准1. 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含工具书、译著、学术资料)类一等奖者,奖励5万元;专著(含工具书、译著、学术资料)类二等奖者,奖励3万元;专著(含工具书、译著、学术资料)类三等奖者,奖励1万元;论文(或研究咨询报告)类一等奖者,奖励3万元;论文(或研究咨询报告)类二等奖者,奖励1.5万元;论文(或研究咨询报告)类三等奖者,奖励0.8万元;凡获国家艺术类获奖成果(主要指艺术和设计作品)参照执行。
2. 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者,奖励3万元;著作二等奖者,奖励2万元;著作三等奖者,奖励1万元;论文(含研究咨询报告)一等奖者,奖励2万元;论文(含研究咨询报告)二等奖者,奖励1万元;论文(含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者,奖励0.5万元;凡获部委级艺术类获奖成果(主要指艺术和设计作品)参照执行。
3. 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委决策咨询与市政府政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及中央各部委科研规划项目成果奖著作一等奖者,奖励2万元;著作二等奖者,奖励1万元;著作三等奖者,奖励0.5万元;论文(含研究咨询报告)一等奖者,奖励1万元;论文(含研究咨询报告)二等奖者,奖励0.5万元;论文(含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者,奖励0.3万元;凡获上海市级艺术类获奖成果(主要指艺术和设计作品)参照执行。
四、奖励办法1. 由科技处在年底前将当年获奖成果汇总,报分管校领导审批。
2. 审批后,由科技处开具奖励清单,并会同财务处进行奖励。
五、本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2009年4月7日修订)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承担各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受学校委托,科技处为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主管部门,财务处为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的核算和监管部门。
第三条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按来源可分为纵向项目经费和横向项目经费。
第四条各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费按立项计划和技术合同应全额进入学校财务帐号,学校其他部门不得挂帐科研项目。
科技处负责核实项目类别,并按规定比例提扣、编号、核发经费,由项目负责人保管使用。
第五条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必须按项目立户,实施独立核算。
在研项目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作它用。
第六条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下达部门的管理办法和学校科研、财务有关管理规定,享有根据项目需要自由使用经费的权利。
为保障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宜变更。
因出国、调离或者辞职等发生工作变动的,其以学校名义申报的科研项目经费除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仍留在学校,在研项目必须落实后续研究的负责人并办理相应的财务一支笔变更手续,否则中止该项目经费的使用。
第七条若由于课题组及其负责人的原因致使项目研究不能继续进行,或者项目延期且延期报告未获批复或同意,科技处会同有关学院(或研究院、系、所)视情况中止项目经费使用或者追回已经使用的经费。
第八条经有关部门或单位同意终止研究的项目,项目剩余经费按相应部门或单位意见处理。
第九条因项目研究需要划转部分项目经费到外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提供含有相应条款的原合同/计划任务书或新签订合同/计划任务书等合同文本,经科技处、财务处认可、备案后,方可办理经费转出手续。
第十条校内项目组间经费划转需提供项目组间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经科技处认可、备案后方可办理。
第十一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执行。
(一)管理费提取按照以下比例核定:重大项目:0.5万元;年度项目:重点项目0.3万元,一般项目、青年项目0.2万元;西部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0.2万元;其他项目:按照项目经费的3%提取。
以上各类项目管理费在校内的分配比例为:学校40%,学院20%,奖励基金30%,科研管理10%。
(二)专家咨询费按照以下比例支取:重大项目:不超过项目经费的5%;其他项目:不超过项目经费的10%。
(三)劳务费按照以下比例支取:重大项目:不超过项目经费的5%;其他项目:不超过项目经费的10%。
第十二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社科[2006]2号)执行。
(一)管理费提取按照以下比例核定:重大、重点项目:0.3万元;一般项目:0.2万元;其他项目:按照项目经费的3%提取。
以上各类项目管理费在校内的分配比例为:学校40%,学院20%,奖励基金30%,科研管理10%。
(二)招待费按照项目经费的3%支取。
第十三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按照《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06年12月25日通过)执行。
(一)管理费提取按照以下比例核定:重大课题:0.2万元;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0.15万元;其他课题:按照课题经费的3%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