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宁波大学《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宁波大学《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宁波大学 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科目代码:651 适用专业: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与新传媒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四要素论 2. 艺术构思 3. 意境 4. 期待视野 5. 文学批评
第 1 页, 共 2 页
宁波大学 201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科目代码: 651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与新传媒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四、写作(50 分):阅读的意义
要求:1.观点明确,结构合理; 2.语言规范,字迹清晰;
3.800 字左右。
第1页共1页
宁波大学 201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科目代码: 651
适用专业: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诗歌作品,说明意境的审美特征。
四、写作题(50 分)
《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结合孔子的这 段话谈谈你对于所报考专业的专业学习及专业研究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题目自拟。 2. 观点明确,层次清楚,书写工整。 3. 字数在 800 字左右。
四、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篇论说文。(50 分)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growing old),英、美人 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 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 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 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第1页共1页
宁波大学 2017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二、 简要回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怎样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 2. 小说的文体特征有哪些? 3. 请从叙事聚焦说明不同叙述视角的特点
三、 论述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 结合文学史实例,谈谈你对马克思“艺术繁盛时期与社会的一般发展之间不平衡”论 断的理解。
2.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 1 页, 共 2 页
宁波大学 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科目代码:651 适用专业: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与新传媒
准斯以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 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 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1.文学理论 2.隐含的读者 3.话语 4.灵感 5.文学风格
二、简要回答(理解文学创造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2.什么是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3.象征型作品有哪些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2.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说明诗歌的艺术特征。
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 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
呜呼!吾国之青年,其果能语于此乎!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 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 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其始也未尝不 新鲜活泼,寝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寝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 回,不敢明目张胆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 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 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非太息咨嗟之所能济,是在一二敏于 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 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 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摘自陈独秀《警告青年》)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观点明确; ③论证清晰 ④不少于 800 字。
海天课堂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知名品牌
宁波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2014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5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6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7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8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9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2020 年《651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文学风格 2.隐含的读者 3.文化批评 4.艺术真实 5.灵感
二、简要回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为什么说艺术起源于劳动? 2.小说有哪些艺术特征? 3.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怎样? 4.艺术发现有哪些心理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