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的方法第一篇:写“读后感”的方法写“读后感”的方法① 先写自己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或者什么文章。
(略写)② 简单介绍这本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略写)③ 这本书或者文章中那些地方最吸引自己。
(略写)④ 谈谈自己的一次实际生活的做法。
(详)⑤ 读了这本书或者文章后的体会、收获、感受等。
(略写)例文1:读《成吉思汗和鹰》后感(《成吉思汗和鹰》读后感或读《成吉思汗和鹰》有感)①上个星期三,我们学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错误有了更深的认识。
②这篇文章主要讲打猎中饥渴的成吉思汗找到水,可杯中的水却屡次被自己宠爱的鹰碰落,当他找到水源,发现水中死了一条粗大的毒蛇,他悔恨自己错杀了救自己一命的鹰,从而认识到不要在自己发愤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③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成吉思汗不加思考,恩将仇报杀死了救他性命的鹰。
成吉思汗为什么不想想鹰为何四次碰倒自己的杯子呢?如果他会这样想,他就不会因为错杀了鹰而后悔。
④我也有过不加思考而做错了事的经历。
我家养了一条小黄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它坐在门边,见我回来,它竟然一动不动,要是往日,它见我回来肯定摇头摆尾的迎上来。
看见它那懒惰的样子,想到平时我经常给它好的东西吃,不由得怒从心底起,狠狠地往它身上踢了一脚。
小黄狗被我一踢,痛得它“汪汪汪”地叫了几声又卷缩在门边。
我一看情况不对,连忙蹲下身子,抱起小黄狗。
这时,我看见小黄狗的眼里流出了眼泪。
我一摸它的额头,挺烫手的,知道它一定是病了。
想到小黄狗看家时的忠于职守,想到小黄狗与我的禾睦相处,我知道错打了小黄狗,我的心里真是又后悔又惭愧,我真不该踢小黄狗一脚啊。
从那以后,我发誓不再打小黄狗了。
⑤读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遇事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在自己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例文2:读《生死攸关的烛光》后感(《生死攸关的烛光》读后感或读《生死攸关的烛光》有感)①这个学期,我们学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文章。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勇敢机智有了更深的认识。
②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法国的一家母子三人,将情报藏在蜡烛之中,晚上遇到德国军官的到来,点燃了这支装有情报的蜡烛,在危急的关头,小女儿机智地拿走了这支蜡烛,救了全家人的生命。
③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当蜡烛就要烧到藏有情报的地方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小女儿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德国军官被小姑娘的天真打动了,答应了小姑娘的请求,一场危机终于过去了。
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小姑娘的机智,看到了小姑娘遇事勤动脑,沉着冷静的好品格。
④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我家住在一条小巷里,有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独自一个人在家正在看电视,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陌生男人。
那个陌生男人见我开门,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快开门吧,我是你爸爸的同事,是来帮你家修理热水器的。
”我一看,从未见过这个人,也没听爸爸说过有这样的同事。
我有了防备的心,我想,可能是个贼。
于是我对他说:“请你等一等,我打个电话给爸爸。
”那个陌生男人见我要打电话,就说:“不用了,我跟你的爸爸很熟的,你让我进去就行了。
”我一看这一招不行,就想,怎么样才能吓跑他呢?这时,我急中生智,故意对着楼上大声地喊:“二叔,有人来找爸爸。
”那个陌生男人听见我叫二叔,以为家里还有人,撒腿就跑了。
⑤读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遇事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惊慌。
第二篇:写读后感方法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围绕基本内容证明观点。
这一部分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不能空洞,要有具体的例子。
这就要求在写读后感之前,你就要对内容非常地熟悉,知道那些材料能为你的观点服务。
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
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
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读后感以“感”为主。
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
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第三篇:写读后感的方法写读后感的方法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
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
如何写感想式笔记?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
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写读后感应注意这样几点:①读后感的练习要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不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读后感"便成了无源之水。
②写读后感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集中谈一两点感受最大的心得体会。
③写读后感在联系实际时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要选好读物(包括课文):即选择自己最感兴趣,读后最有收获体会,受益最多的读物作为对象来写。
不能顺手拈来,马虎对待,随笔就写。
二、要读懂原文:即要认真阅读。
反复琢磨,真正掌握原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它的中心思想,体会其思想感情,弄清文章的写作特点,抓住精彩的句段等等。
只有这样,才算真的有所获,有所感。
那种匆匆过目,囫囵吞枣,是难以真正读懂弄通读物的。
如果连文章都没读懂,还谈什么"感"呢?可见,"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健的―环。
三、深谈感想。
"感"由"文"生成,因此,"感"应与"文"有密切的联系,即把"读到的"与"想到的"紧密结合起来,但一定要注意,"感"是重点,不应只注意读了什么,进而忽略了感受,感想,"重墨要泼洒在感上"。
写感想要注意:要和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现实,要紧抓文章中心淡感想。
四、小学生写渎后感可按照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去写,开头简单介绍原作(包括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可根据自己需要而定),以便读者对所读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淡感受,这部分须注意的是要结合所读文章淡感受。
引用原文的内容要少,感想的内容要多,"引"是为了"感"引用要恰当,不要只"引"不"感".结尾用结论性的语言进行概括,点明主题。
写读后感的步骤:1、开头:写自己读完的感受(百感交集之类的话)。
2、然后写本文的大概意思,主要内容。
3、再写联想,如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或人。
4、最后写总结,如我以后一定……之类的。
写好读后感的秘诀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
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
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