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解析(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解析(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解析(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那_____ 闻得此言,满心欢喜,对大圣道:“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

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1)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________(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3)为什么说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西游记》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请简要回答____________ 。

【答案】(1)观音菩萨(2)斗战胜佛(3)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1 )选文选自《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观音菩萨。

(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

(3)题干问《西游记》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励志故事的原因。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先说说什么叫励志,“励”字古同“厉”砺“”,有磨炼,振奋的意思。

“志”字最初是“之”字下面一个“心”字,“之”字的意思要去的地方,和心合起来就是心要去的地方就叫做志,现在通俗的讲叫理想。

有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任何一个理想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孙悟空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自己磨砺意志的过程。

因此他最后成的佛叫斗战胜佛。

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放弃,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成功。

故答案为:⑴ 观音菩萨;⑵斗战胜佛;⑶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⑴ 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⑶ 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 12 部(类)中外 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 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 读积累,回答问题。

(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 “给哥儿买来 ‘三哼经 '的”保姆 ___ ;我们记 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________ 。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 “我 ”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 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 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3)《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是他构建 “文学湘西 ”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如 《鸭窠围的夜》一文中,雪夜火光的夜渔,那似乎亘古不变的 “人与自然的战争 ”,将他带 回“四五千年那个 ‘过去 ',”体验到 ___ 的力量。

【答案】 ( 1)阿长(长妈妈);藤野先生 (2)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表达了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 亲的爱和痛惜。

(3)人性深处保有【解析】 【分析】( 1)因为阿长不识字,把 “山海经 ”说成 “三哼经 ”。

鲁迅曾在日本留学读 书,认识了日本老师 “藤野先生 ”。

( 2)《父亲的病》是鲁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 “名医 ”的行医态 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 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文章最后通过描写衍太太对父亲的痛苦 漠然无视 “认真履行 ”自己的职责,并催促别人 “认真履行职责 ”(让我们不断大声呼叫父 亲),而我们却不知临终父亲的痛苦仍声声呼叫,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对父亲的 爱。

( 3)《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 20 世纪 30 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 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

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 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 喟。

体验到人性深处保有的力量。

故答案为: ⑴ 阿长(长妈妈) ; 藤野先生⑵ 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表达了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 的爱和痛惜。

⑶ 人性深处保有【点评】 ⑴ 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根据语段内容,明确出处和名著中人物。

⑵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名著《 父亲的病 》明确内容,体会作者包含的情 感。

3.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 _________ 》。

“狼来了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的故事都出自这本书。

你还能说出这本书里的两个故事吗? ________⑶本题考查名著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通读《 湘行散记 》,明确主要内容,体会《 鸭窠(2)《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叫__________ ;西天取经成功后,孙悟空被封为______ 。

【答案】(1)伊索寓言;狮子国王、乌鸦与狐狸、龟兔赛跑(2)如意金箍棒;斗战胜佛【解析】【分析】(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很多,如《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猫和母鸡》《驴和骡子》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叫如意金箍棒。

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

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

《西游记》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故答案为:⑴ 伊索寓言;狮子国王、乌鸦与狐狸、龟兔赛跑⑵ 如意金箍棒;斗战胜佛【点评】⑴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作者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⑵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西游记》把握重点情节。

4.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共收入10 篇:怀念长妈妈的《 _______ 》;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抨击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________ 》;描写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答案】(1)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朝花夕拾》。

①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②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③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④ 《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⑤ 《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⑦ 《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⑧ 《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⑨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⑩ 《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本题考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1—9 段写作者在百草园的快乐童年生活,第4 段插入了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体现了孩子的那种童真童趣。

10—24 段写自己在三味书屋里的生活,既有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也有有趣的事情。

前后对比,表现了封建私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批判,但是却也不乏对私塾生活的一种怀念。

故答案为:⑴ 阿长和<山海经> ;五猖会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

【点评】⑴ 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抓住作品内容的提示明确作品。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注意人物及事件的把握。

5.名著阅读。

(1)“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_ (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段中的“她”是_____ (人物)(2)《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_____ 。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感情,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每个横线上选择一篇文章即可)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J《范爱农》【答案】(1)鲁迅;长妈妈(2)A;I;D【解析】【分析】(1)所写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描写。

(2)《朝花夕拾》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狗?猫?鼠》,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他在日本学医时遇到藤野先生;《五猖会》是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