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商务礼仪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商务活动日趋频繁。
商务礼仪作为对外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易的成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在对外商务活动中如何克服文化差异障碍,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涉外礼仪。
[关键词] 文化差异;对外商务涉外礼仪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
这种行为规则和形式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性、程序、方式和体现的风度等。
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
因此,在对外交往中,良好得体的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决定了他国人士对自己国家的文明程度的评价。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礼仪、重视礼仪、善用礼仪。
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因而都有表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习俗礼仪,在对外交流和谈判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
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独特民族性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强化自身的优势,利用对方的缺点,瓦解对方的优势,在对外商务合作中做得更好。
二、礼仪在涉外商务中的作用
1.创造良好氛围,拉近双方距离。
一个企业,如果能够热情周到、大方得体地接待客户,想对方之所想,帮助对方解决困难,解决疑问,尊重对方,就会使客户感到你是有诚意的,乐意同你打交道。
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谈判,就会自然地缩短双方的距离,容易找到一个双方均能接受、彼此都可受益的结合点。
2.有利于策略变通。
在表达方式上和使用功能上,语言交际是多变的。
对于言语策略来说,同样,有多少种情景就有多少种谋略。
比如模糊语言是一种“消极礼貌”策略,但在商务谈判中它还可以是一种谈判策略,促成谈判的顺利进行。
在被问及无法精确回答的问题时,一种有效的策略就是用宽泛的模糊语言来回答。
模糊回答可以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又给自己留出余地。
3.塑造良好形象,推动交易成功。
在商务谈判中,交易双方可能并不了解,而个人形象往往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在商务活动中,一方往往通过对方的仪容仪表、举止言谈来判断对方,并通过对方来分析他所代表的企业的可信程度,进而影响与其交往的程度。
由此可见,在商务活动中,双方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彬彬有礼的言谈举止,渊博的知识,得
体的礼遇,都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企业产生好感,减少谈判阻力,推动
交易成功。
4.加深理解,促进友谊。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都要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
在商务谈判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也要注意礼仪规范,通过理解和沟通,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通过交易,双方建立友谊,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即使交易不成,由于
待人真诚,礼仪有加,双方也会沟通感情,建立友谊,日后会寻找其他的合作途径。
商务谈判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因此谈判的过程又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
5.有利于提高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商务人员来说,就是商务人员的素质修养和个人素质表现的竞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
再就是用于维护形象。
商务人员的形象设计很重要,
因为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代表的是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在跨文化交往中还代表民族形象、地方形象和国家形象。
三、涉外商务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
懂得并掌握必要的礼仪与礼节是对外商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1、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
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
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
2.尊重习俗和禁忌。
不尊重客人,是最大的失礼。
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连猪革制品也要回避;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把牛当“神”,绝不吃牛肉;天主教把“13”和“星期五”看作是不吉利的数字和日子,等等。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 尊重对方国家的习俗和禁忌,
这才是成功之道。
2.女士优先原则。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
在对外商务活动中,要做到女士优先,这是一种美德。
乘车、下电梯时,请女士在先;在用餐或宴会席上,如果邻座是女士,请女士先行入座;进出大门主动帮女士开门、关门。
这些都应养成习惯。
3.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
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
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参加各种对外商务活动,一定要按时到达,不能提前过多,更不能迟迟不到。
如果不能赴约,必须事先通知对方。
如确实因某种原因迟到了,也要表示歉意。
不遵守时间,无故失约,在国际上是失礼的行为。
5、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6、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
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
8、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四、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商务合作也日益增多和频繁,礼仪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愈显突出,对于商务谈判商务交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着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说:“礼是尊重别人,仪是尊重的形式。
”
为了更好地进行现代商务来往,我们必须重视商务礼仪的学习,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促进我国的对外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再者,学习礼仪、遵循礼仪、弘扬民族文化是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
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和善,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主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2
[2]李道魁:现代礼仪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金正昆.职场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金正昆.现代商务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吕维霞,刘彦波.现代商务礼仪[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