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影响

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影响

版 社 ,第 1 版 ,2002:1872. [2] 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 理 方 法 探 讨 [J].中 医 药 管
理 杂 志 ,2011,19(12):1146. [3] 李金生,付万 敏.北 京 老 中 药 店 中 药 调 剂 特 色 [J].首 都 医 药,
2011,11(上):44. [4] 程京艳.中药 饮 片 调 剂 中 复 核 的 重 要 性 [J].中 国 医 院 用 药 评 价 与
传统中药炮制学在理论认识及操作方法 上,目 前 还 不 能 完 全适应现在中医药学发展的步伐。科学的态度是运用现代药 理学、植物化学等知识 来 发 掘 祖 国 医 药 学,并 研 究 中 药 炮 制 对 提高临床医学的机理及临床的治疗水平有一定的意义。中医 中药是我国医学的瑰宝,是华夏文明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随 着 近 年来西药不良反应的 报 道 日 益 增 多,“回 归 自 然 ”,用 中 医 中 药 治病成为更多患者的 选 择,中 药 以 其 独 特 的 治 疗 效 果,越 来 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必须认识中药虽是天 然 药 物,含 有 治 疗 有 效成份的同时含有有 毒 成 份,中 药 的 毒 性 有 广 义 和 狭 义 之 分。 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即药物的 寒、热、温、凉 四 性,所 以 俗话说“是药三分 毒”。 广 义 的 毒 性 与 药 物 治 疗 密 切 相 关。 中 医认为,人体的疾病最 终 可 以 归 结 为 “阴 阳 失 调 ”,而 中 药 就 是 利用其偏性,“损其有 余,补 其 不 足 ”,从 而 恢 复 人 体 的 “阴 阳 平 衡”,达到“阴阳秘”的 状 态。 狭 义 的 毒 性 是 指 药 物 的 毒 副 作 用,即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包 括 急 性 毒 性 反 应,亚 急 性 毒 性 反 应 ,长 期 毒 性 反 应 及 特 殊 毒 性 反 应 等 。
分 析 ,2011,11(1):79. [5] 陆丽珠.中药 学 综 合 知 识 与 技 能 [M].中 国 科 技 医 药 出 版 社,
2007,7(1):1.
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张永慧*
关 键 词 :中 药 炮 制 ;药 物 毒 性 中 图 分 类 号 :R283.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6-0979(2012)15-0076-02
定等,如果超量,应及时 与 中 医 师 沟 通,若 确 实 需 要,中 医 师 必 须加签字,方可进行 处 方 的 调 配。 ② 复 核:主 要 复 核 调 配 过 程 中差错率大的漏配 、错配与多配等 3种情况[4]。 2.5 提升中药调剂 人 员 的 素 质:中 药 调 剂 是 指 根 据 医 师 处 方 将中药饮片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调剂的过程,是 一 项 负 有 法 律 责 任的专业操作技能[5]。中 药 调 剂 人 员 只 有 全 面 提 升 专 业 业 务 素质,掌握中医理论基 础 和 中 药 专 业 知 识,才 能 避 免 在 中 药 调 剂中出现差错,确保 患 者 用 药 安 全 有 效。 具 体 方 案:引 进 高 学 历的中药学专业技术 人 才;培 养 中 药 学 临 床 药 师;上 一 级 药 师 担 负 起 下 一 级 药 师 的 教 学 实 践 工 作 ,做 好 传 帮 带 工 作 。 2.6 建立中药临床 药 学 室:① 将 医 院 的 常 用 中 药 饮 片 整 理 成 册,每种药材附有简要说明,包括药名和主 要 鉴 别 特 点 等,使 中 药调剂人员能 直 观 地 掌 握 中 药 来 源 、药 用 部 位、形 态 特 征 等。 培养大家辨认中药的能力;②中药调剂人 员 下 临 床 查 房,收 集、 监测中药临床不良反应,参 与 中 药 方 案 的 治 疗;③ 定 期 开 展 院 内中药学和中医治疗 的 讲 座;放 映 国 内 名 老 中 医、药 学 专 家 的 讲 座 ,丰 富 中 药 调 剂 人 员 的 专 业 素 质 。
综上所述,为保证中药调剂的质量,提 高 中 药 疗 效,我 们 分 析我院目前中药调剂 存 在 的 问 题,制 定 了 相 应 的 对 策 和 措 施, 并 给 予 了 实 施 ,以 期 推 动 我 院 中 医 事 业 稳 步 有 序 地 发 展 。
参考文献 [1] 贾公孚,谢惠民主编.药 害 临 床 防 治 大 全 [M].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76
内蒙古中医药
式要求录入,药品目录 中 的 中 药 饮 片 名 称 按 照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药典》和炮制规范中所载的药名录入。中 医 师 将 临 床 诊 断 和 中药饮片处方直接录 入 计 算 机,药 师 打 印 电 子 处 方 配 药,解 决 了字迹难以辨认的安 全 隐 患,规 范 了 中 医 师 的 处 方 书 写,避 免 了人为因素造成差错。提高了划价的准确率和配药速度。 2.2 “大药房、小药库”的管理模式:我院 实 施 了 介 于 传 统 药 库 药房管理模式与“零库存”管理模式之间的“大 药 房、小 药 库”的 运行模式,既可减少中 药 饮 片 因 长 时 间 积 压 造 成 的 变 质 问 题, 保证中药饮片 的 质 量;又 可 备 用 少 量 库 存 量 的 中 药 饮 片 以 应 急,充分配合临床用药,保证中药饮片的 供 应。 具 体 措 施:① 改 建药房,扩大药房仓储 面 积;引 进 新 型 中 药 饮 片 调 剂 架,整 洁、 干燥,通风,切实做好防鼠、防潮、防霉等养 护 工 作;采 用 色 标 管 理,易混淆的中药品种或品名采用不一样颜 色 的 包 装,防 止“串 斗”现象发生。②毒性中药、贵重中药专人 专 管,设 专 柜 加 锁 保 管,专帐登记。③按规定,每月采购1 次 中 药 饮 片。 对 于 量 大、 使用频率高的品种,每月采购2次;对于量 小、使 用 频 率 低 的 品 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1~2个季度 采 购 1 次。 ④ 库 房 对 不 合 格 的 饮 片 拒 不 验 收 ,质 量 不 符 合 标 准 的 不 准 上 架 配 方 。 2.3 规范中药调剂操作:每天安排人员轮 转,专 门 负 责 加 药 和 清场;装斗前饮片要过筛挑拣,杭菊花要用 手 撕 成 丝 状,药 斗 里 的红花每天要喷点白酒,使其香味闻起来 更 浓。 可 预 先 捣 碎 的 中药提前捣碎以备调配,如生石决明,生 石 膏 等[3];去 除 一 些 采 摘、洗晒、加工和炮制 等 过 程 中 带 入 的 杂 质。 先 清 理 斗 中 的 残 渣,再加药;每日下班前,及时清除洒落在 桌 台 上 的 碎 渣、灰 尘、 泥 土 等 。 清 扫 地 板 ,保 持 台 上 台 下 整 洁 有 序 。 2.4 严把审核关:严格 执 行 2005 版 《处 方 管 理 办 法 》中 “四 查 十对”的原则:查处 方,对 科 别、姓 名、年 龄;查 药 名,对 剂 型、规 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 药 品 性 状、用 法 用 量;查 用 药 合 理 性, 对临床诊断。①审方:审 核 处 方 内 容 的 完 整 性;临 床 诊 断 与 方 剂组成是否相符;是否 存 在 “十 八 反”“十 九 畏 ”和 妊 娠 禁 忌;脚 注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 使 用 剂 量 的 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