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下肢力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爆发力是指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
爆发力的大小是同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群的协同用力来决定的。
施罗德认为,爆发力训练的主要特点是用于训练中的主要刺激与完成动作的类型及发力的大小密切相关。
在多种体育运动中,如各种跑跳练习,都需要发展学生的腿部的爆发性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和最大能量。
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田径训练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田径训练质量的提高,提出以趣味性教学模式,研究田径腿部爆发力训练的实践活动,并进一步创新和开拓腿部爆发力训练方法,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成为一种需要和田径训练的必然趋势。
二、课题的界定
“通过选择和筛选一些趣味性训练,用在田径训练中,是否切实可行、有效,对提高运动成绩有无影响,取得的效果如何,选择的腿部爆发力的训练方法要真正有效果,可调节学生的紧张训练;训练方法多样,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趣味性的基础上并不降低训练的强度和运动负荷,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竞争,学会坚持。
通过田径腿部爆发力
训练的应用实验研究,在田径课程教学理论上丰富、完善田径教学的理论体系;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形成校本特色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理论依据
爆发力是短跑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短跑学生爆发力的训练要充分考虑训练的负荷强度、负荷量、动作方式、能量供应方式。
中学生短跑学生爆发力的训练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进行全面的力量训练,正确地处理疲劳与恢复的关系,注意保证训练的系统性。
爆发力的构成因素爆发力是短跑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基础,速度和力量缺一不可。
爆发力是由力量和速度两个因素所构成,力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得到发展,都会使爆发力得以提高。
当力量和速度两个因素同时得到发展时,爆发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四、选择此课题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选择和筛选一些趣味性训练,用在田径训练中,是否切实可行、有效,对提高运动成绩有无影响,取得的效果如何,选择的腿部爆发力的训练方法要真正有效果,可调节学生的紧张训练;训练方法多样,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趣味性的基础上并不降低训练的强度和运动负荷,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竞争,学会坚持。
通过田径腿部爆发力训练的应用实验研究,在田径课程教学理论上丰富、完善田径
教学的理论体系;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形成校本特色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田径训练中,对个体学生的训练要遵循运动负荷适应规律,探索适合这一适应规律的训练模式,在训练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训练,通过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学生下肢爆发力训练是一个体系,针对学生进行技术水平及运动成绩的预测,达到各类指标,每个田径运动项目都有一定的趣味性可挖掘,采用多种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训练,避免练习方式单一,也是避免枯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如上坡跑、下坡跑,各种跳跃练习,各种负重练习等等,都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出更新更有效的训练方法,用在田径训练中,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动作,看到进步,看到成功,自然而然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动力。
五、研究方法
1. 数理统计法
随机抽取二年级一班全体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纵跳测试。
测试者采取下肢各关节微屈曲位,踏上纵跳板上,听到提示后,屈膝下蹲尽最大力量向上跳起,重复三次,取最大值,从而得出全班学生数据。
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信息。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关注身边的同行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取长补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学习有关著作基础上,结合小学田径训练材料,总结田径训练应遵循的规律。
通过访谈及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初中田径训练趣味化方法的训练模式及操作要领,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下一步探寻相关改善对策提供准确、扎实的数据支撑。
访谈、调查分析学生对田径训练的现状及原因。
3.个案研究法
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帮、教研究,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通过调动各方积极力量,促使他们在训练习惯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
4. 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针对初中生下肢爆发力存在的问题,探寻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技巧。
基于实际需要,与有关体育教师合作,进行系统地研究,及时进行相关训练,及时了解学生下肢爆发力情况,针对水平尚待提高的学生适时适当降低训练要求,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撰写文章,并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初中田径训练教学实际的反思,确定研究方向,然后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步拟定课题的名称,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深化训练,发现和发展学生的运动天赋和特长,我们根据自愿和兴趣的原则让学生组成课外体育俱乐部和兴趣小组,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结合起来,以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尝试实验阶段:首先掌握学生的对于田径训练是否能提供一些腿部爆发力的训练方法,明确学生的所思所想,想进行何种方式的训练,然后教练尝试使用腿部爆发力的训练方法手段如各种负重练习,各种跑的练习,各种跳深练习等进行强化训练,定期进行体能的测量,掌握体能的变化情况,找出原因进行调整,让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指导自己的锻炼行为。
同时可进行多种练习项目,采取不同的练习手段,尝试最好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七、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隐性的精神成果:通过学生下肢爆发力训练研究,学校的田径训练气氛浓厚,学生训练认真、积极,形成一股积极上劲、比、学、赶、帮的训练气氛,学生在阶段性测验时,
都有一定的进步,而且进步幅度明显。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体育基础和承受能力,采用以区别对待和鼓励手段为主,通过降低要求、标准或制定一个适宜的教学努力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会有机会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二)显性的物质成果
通过一年的学生下肢爆发力训练实验研究,大部分学生都能在科学训练方法指导练习下,促进了腿部爆发力的提高,对各种跳跃练习,明显提高了运动成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最佳的情绪背景中得以锻炼。
总之,任何一项体育训练要获得成功,教师要根据比赛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理特点,设计趣味的训练内容,采用新颖多变的训练方法、具有竞赛性的训练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更快地促进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更好地提高田径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研究规律,创造新法。
在各项田径项目中都能挖掘训练内容的潜力,让每种训练在原有训练的基础上都有所改变,可以通过重组改造,整合拓展的方法,跑步不一定在跑道上跑,跳远不一定在沙坑里跳。
田径训练是一项大强度地极限运动,一味地追求强度,学生也有疲劳的时候或是情绪低落,体力疲乏的时候,
所以,教师在训练时,改变训练方法,让学生兴趣盎然,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训练动力,促使学生顽强拼搏,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投入到训练中去。
通过学生下肢爆发力训练,学生能正确对待训练,积极投入到训练中,在趣味训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八、反思与设想
(一)科研意识提高了,更感理论的贫乏
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真正体会到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义,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是时代对新型教师的要求。
一线教师科研课题的开展,给他们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平台,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更感理论的贫乏,今后一定坚持理论学习。
(二)研究意识增强了,更需操作的规范
在研究中,教师成了教育科研的主人,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他们充分利用在教学第一线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然后在教学中实践检验,并形成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我们课题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