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材料学植物纤维PPT课件

纺织材料学植物纤维PPT课件

18
棉花大多为一年生植物,每年4~5月下种 → 7~8月开花 → 11月收获
一个棉铃(棉桃)→5~6个棉室 → 4~5粒棉籽/棉室 → 1~1.5万根纤维/棉籽
19
棉花花朵
花苞
棉花
通常,棉株从开花→吐絮(花见花)大约48 ~50天
20
棉花开花后的天数与纤维的平均长度
开花后天数 3 6 9 12 15 18 21 24
皮棉清理(除杂除疵) 〈自带再清理〉
打包
棉纤维的初加工工艺内容及流程 15
锯齿轧棉
皮辊轧棉
皮辊式与锯齿式轧棉原理比较图 16
两种皮棉的品质特征
名称 皮棉状态 长度 长度整齐度
皮辊棉 片状 锯齿棉 松散
差 长
(短绒多)
好 短
(短绒少)
除杂能力 差(疵点多) 强(含杂少)
对纤维的 效 主要加工品种
损伤 率
长绒棉、留种棉


和低级棉

高 一般纺纱用棉
17
白棉:
正常成熟,正常吐絮,色泽呈洁白、乳白或淡黄色。棉纺 厂使用的主要原料。
黄棉:
在棉花生长晚期,棉铃经霜冻伤后枯死,铃壳上的色素染 到纤维上,使纤维颜色变黄,一般属于低级棉。
灰棉:
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或吐絮后由于日照少,温度低,使纤 维成熟受到影响,颜色呈灰白。这种纤维强度低,质量差, 棉纺厂很少使用。
8
粗绒棉(又称亚洲棉)
原产于印度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长度:14 ~ 24 mm 细度:2500 ~ 4000 公支 中段线密度:2.5 ~ 4.0 dtex(24~28μm) 单纤维强度:1.4 ~ 1.6 cN/dtex 可纺纱细度:28tex 以上
9
彩色棉是1972年由美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生 物技术培养出的高科技产物。
(Lp:20~25 km) 可纺纱细度:10tex 以上
7
长绒棉(又称海岛棉)
原产于南美和北美东南沿海岛上。
长度:33 ~ 75 mm 细度:6500 ~ 8500 公支 中段线密度:0.9 ~ 1.4 dtex(13~15μm) 单纤维强度:3.3 ~ 5.5 cN/dtex
(Lp:33~40 km) 可纺纱细度:10tex 以下
它是把彩色基因转移到原棉的DNA中而使原 棉具有彩色特性。
10
采棉的最大优点:不需要通过任何化 学染料着色、漂染等处理,因此采棉 服装不含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
11
主要特点:
彩棉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如单纤细度、强 度、伸长率等与白棉接近略低,属粗绒棉品种。 长度:20~25mm,中段线密度:2.5~4.0dtex
纤维长度分布示意图
32
纤维长度分布示意图
33
棉纤维长度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大。 在保证成纱强度的前提下,纤维长度越
长,成纱的极限细度越细。 纤维长度越长,长度整齐度越好,细纱
条干均匀度越好,成纱表面越光洁。
34
不同纺纱方法的成纱电子显微镜照片
35
棉纤维长度与纺纱工艺关系密切:
从棉纺机台的结构、尺寸到纺纱各道工序工艺 参数的确定都必须与原料的长度密切配合。如:
✓ 罗拉隔距要随纤维长度的不同而调节。 ✓ 梳棉机的给棉板长度也要随纤维长度而改变等。
举例:
36
使用长度较长的纤维纺纱时,纱线捻系 数可适当降低,从而可提高细纱机产量。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总体概述ຫໍສະໝຸດ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2010年(年底)世界的主要纤维产量(单位:万吨,%)
化学纤维
总纤维
棉 羊毛 丝
总量 合纤 纤维素
产量 7257.5 4621.5 4297.7 323.8 2510 111.8 14.2 构成比 100 63.7 59.2 4.5 34.5 1.5 0.2
彩棉的种植过程环保。 彩棉的运输、存储、加工过程环保。
12
存在问题: 色谱不全。 色泽稳定性差。 色素遗传变异大。 纤维长度偏短、短绒率高。
13
棉花的初加工: ------指将籽棉上的纤维与
棉籽分离的过程,也称 轧棉。
14
手工采摘棉花 籽棉分级分垛
机械采摘棉花
籽棉清理(除杂除疵) 自带清杂 轧 花 机 轧 花 ( 棉 籽 剥 离 )〈 自 带 棉 籽 剥 离 〉
24
天然转曲形成原因: 由于棉铃吐絮后,纤维与空气接触,纤维 内的水分蒸发,纤维胞壁发生扭转,形成 不规则螺旋形转曲------称为天然转曲
25
成熟棉纤维纵 向和截面形态
26
未成熟棉纤维 纵向和截面形态
27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模型
初生胞壁:由网状原纤组成 厚度约为:0.1~0.2µ
次生胞壁S1:由微原纤紧密堆砌 厚度<0.1µ
30
拜式图:把纤维逐根抽出,置于黑板上,按纤维长短 排成纤维排列图,称为拜式图。
细绒棉纤维自然长度排列图(拜式图)
长绒棉纤维自然长度排列图(拜式图)
31
纤维自然长度排列图(拜式图)
N; W; S
n(l); w(l); s(l)
dl
连续函数 n(l); w(l); s(l)
分组直方图
N;W; S
l
纤维平均长度
0.25 2 (mm)
6 11 16 23 29 30
50 及到成熟 30
21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棉纤维的日轮
日轮层 22
棉纤维截面形态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其截 面形态呈:不规则的腰 圆形,有中腔。
23
棉纤维纵向形态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其纵向呈: 不规则的沿纤维长度方向不 断改变转向的螺旋形扭曲, 称为天然转曲。
其中:棉纤维的产量占天然纤维总产量的比重接近90%
4
5
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336.5万吨,同比增长18.5%。 6
细绒棉(又称陆地棉)
原产于美洲大陆,19世纪末传入中国。
长度:23 ~ 32 mm 细度:5000 ~ 6000 公支 中段线密度:1.4 ~ 2.2 dtex(16~20μm) 单纤维强度:2.6 ~ 3.2 cN/dtex
次生层S2:全部由纤维素组成 (主体) 厚度约为:1~4µ
特点:微原纤与纤维轴的平均螺旋角 25°,同时旋转方向沿纤维长度 方向周期性左右改变。
次生层S3:由微原纤组成 厚度= S1
28
棉纤维的主要品质指标 长度 细度 成熟度 天然转曲 强度 含水和含杂
29
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 棉花的品种 生长条件 初加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