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详解】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目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故A说法错误;望远镜的物镜所成像经目镜放大,所以目镜的焦距一定小于物镜的焦距,才有放大效果;如果反过来得出的倍数就小于1 ,得出是缩小的像.,故B说法错误;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放大而不是更靠近人眼,故C说法错误;物镜越大,接光的面积越大,人观测的物体就越明亮,成像效果就越清晰,故D说法正确;【点睛】本体考查了望远镜成像原理,关键是要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2.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 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远离一些邮票,故B 错误。
C:彩色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C错误;D.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表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热风提高了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故D正确;故选:D。
3.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像是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放大的实像C.正立的缩小的虚像D.正立的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A。
4.在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A.潜望镜B.显微镜C.放大镜D.近视眼镜【答案】A【解析】【分析】(1)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成正立、等大的虚像.(2)显微镜是凸透镜,在目镜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详解】A. 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作用。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符合题意。
BC是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制成的,不符合题意;D是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制成的。
不符合题意;故选A。
5.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照相机镜头前的二倍焦距以外B.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C.显微镜的物镜用的是凹透镜,目镜用的是凸透镜D.望远镜的物镜用的是凸透镜,目镜用的是凹透镜【答案】A【解析】【分析】(1)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显微镜有两组透镜。
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详解】A、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A正确;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B错误;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故C错误。
D、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C.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1)一是折射望远镜,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二是反射望远镜,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2)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3)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详解】A. 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两种类型。
观察天体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凹面镜做物镜。
故A错误。
B. 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故B正确。
C. 因为距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所以汽车远去,看起来变小。
故C正确。
D.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故D正确。
故选A.7.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形成实像的是A.镜中的小红B.水中的折笔C.眼睛看物体D.放大的手指【答案】C【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然后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行判断;【详解】A. 镜中的小红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 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B不符合题意;C.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 用放大镜看手指时,看到的手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平面镜B.凸透镜C.平行玻璃砖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详解】水滴的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文字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9.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详解】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A.【点睛】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虚像的原理制成的.10.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中,由于光折射使河底看起来变浅B.图中,漫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反射定律C.图中,远处景物通过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像D.图中,小孔成倒立实像【答案】C【解析】【详解】A.河底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B.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不符合题意;C.远处景物通过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实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11.“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故B 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望远镜和显微镜都由两组透镜组成,其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显微镜结构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而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二、多选题1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C【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B、照相机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幻灯机的原理: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C。
13.在下列事物中,能看到物体的虚像的是A.站在湖边欣赏湖中的游鱼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C.在穿衣镜前整理生容风纪D.树林中看见地上圆形光斑【答案】ABC【解析】【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详解】湖中游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变高的鱼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是放大镜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平面镜是根据光的反射成的虚像,所以,在穿衣镜前整理生容风纪成的是虚像,故C符合题意;树林中看见地上圆形光斑,即是由于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14.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A.用平面镜矫正姿势B.用投影仪投影C.用照相机拍摄景物D.用放大镜观察邮票【答案】AD【解析】【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详解】A. 舞蹈演员在平面镜前矫正姿势,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此选项符合题意;B. 利用投影仪投影,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来工作的,此选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