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计划

幼儿园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计划

幼儿园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计划
安全防范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

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

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决定习惯。

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要。

好的习惯能避免许多危险,好的习惯取决于良好的行为。

怎么样来规范幼儿的行为呢?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的牢固可避免孩子跌倒摔伤等等。

注意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去训练,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却不包办代替。

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会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幼儿园一方之力就能见效的,还要家园共育。

双方以持之以恒的耐心、爱心来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2)常规教育中渗透安全自护意识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

首先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

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

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

另外,对于运动规则、生活制度、
集体纪律等,幼儿园都应利用适当的机会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喊叫求援,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3)主题活动中学习安全自护的方法和技巧
根据已有办园经验,根据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我们公司已经设计研发了两个单元十二个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

其中第一单元是生活环境中的自护教育。

包括活动一:开门、关门要小心;活动二:吃饭、喝水先试试;活动三:好厉害的火;活动四:独立在家的时候;活动五:吃饭时不嬉笑打闹;活动六:安安全全过马路。

第二单元是意外中的自护教育。

包括活动一:雷雨天怎么办;活动二:烫伤、烧伤怎么办;活动三:着火了怎么办;活动四:发洪水时怎么办;活动五:发生地震的时候;活动六:药物不能乱吃。

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4)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

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

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让家长逐渐改变旧的观念,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这是我们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活动的基础。

如:我们可以组织消防知识演练活动,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当日家长们的感触很深,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意识到消防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说以后的生活里一定会加强防范。

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奠定了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础。

同时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

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
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常识。

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仅凭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刻刻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建立安全行为的动力定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幼儿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