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下面为两国轮廓图,A、B两城市分别是甲、乙两国的首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Ⅰ比例尺比图Ⅱ小B.甲国的面积较乙国大C.甲、乙两国面积相当D.甲、乙两国气候相似2.我国“嫦娥四号”月球飞行器即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可能遇到的最大威胁是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强C.陨石撞击多D.月球引力小3.某地日出时间7时,则该地的昼长时间是()A.14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16小时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29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宣布,哈勃太空望远镜已于26日恢复正常运转。
本月早些时候,哈勃的一个定向仪器故障迫使工程师将其切换到安全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4.哈勃望远镜所属的天体系统中,不属于哪一级天体系统()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5.哈勃望远镜类似于下列哪一类天体?()A.恒星B.行星C.彗星D.卫星我国某市(34°N,117° 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左图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右图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指向左前方(影子方向为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
据此完成下题。
6.当运动员身影如左图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右图中的点为()A.①B.②C.③D.④7.此时比赛已进行约A.18分钟B.30分钟C.42分钟D.54分钟8.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
读下图完成下题。
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A.20°N附近B.25°N附近C.30°N附近D.35°N附近9.某日13时,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航班,经3小时飞行,到达东京(约140°E)成田国际机场。
飞机到达时的当地时间是A.17时B.18时C.19时D.20时10.我国古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涉及的天体分别属于A.恒星、卫星B.行星、流星C.恒星、行星D.星云、卫星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90°E,23.5°S)B.(90°E,23.5°N)C.(90°W,23.5°S)D.(90°W,23.5°N)12.该日,重庆(106°30′E,29°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A.84°B.37°C.47°D.53°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3.如图,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太阳,甲为某行星,则该天体系统不属于(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14.与银河系同处于一个层次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B.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有极昼现象C.济宁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16.据数九歌谣推断,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西南地区B.青藏地区C.华南地区D.华北地区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A.甲——沉积岩 B.乙——喷出型岩浆岩C.丙——变质岩 D.丁——侵入型岩浆岩18.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的方向均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下列各题。
19.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20.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B.45°~55°C.5°~l5°D.60°~70°21.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22.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是A.沼气 B.煤炭 C.石油 D.核能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9月7日前后。
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在湿润地区尤为显著。
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3.白露至秋分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B.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C.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2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现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大兴安岭D.长江中下游地区25.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④和③向下通过②时,④波速突然下降,③消失C.④和③在向下通过①时,波速均明显减小D.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①②界面二、综合题26.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月___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
(3)此时A点是___时,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小时。
(4)该日地球接近____(远日或近日)点,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
(5)图中A、H、B、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2月4日21时56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北纬24.2度,东经121.72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4级以上地震共186次。
图17此次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据统计,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图中岩石圈是指(填序号)的全部和▲(填序号)的顶部。
(2)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主要原因是。
(3)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
(4)地震发生时,作为普通民众应如何防灾减灾?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日太阳光照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箭头指示地球自转方向,弧ADB为晨昏线,该日之后,北半球各地昼开始长于夜,昼渐长、夜渐短。
(1)根据材料推测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填节气)日。
此时弧AD为_____(填“昏”或“晨”)线。
(2)图中B、C、E、F四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图示时刻,F点地方时为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
(3)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为_____,全球各地______(填昼夜状况)。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征是______。
29.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在图中的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____。
(2)右图所示的光照情况对应左图中的________(填图中字母)位置,其节气为__________。
(3)右图中的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时,F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4)左图中从A到B的一段时间内,柳州市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__________(填季节)。
此时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___。
30.读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位置附近。
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向,此日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日期与B地相同的范围与C地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D 6.D 7.C 8.C 9.A 10.A 11.A 12.B 13.C 14.D 15.C 16.D 17.C 18.A 19.C 20.D 21.A 22.D 23.D 24.C 25.B26.6 22 23°26′N,45°W 15 3 12 远日慢 A、H、B、D 27.(1)① ②(2)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或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3)地震波(4)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演练;准备防灾减灾应急包;掌握防灾减灾方法和技巧,如:不要慌乱,注意观察情况;尽可能关闭电源、煤气等;强震时就近躲避在坚固物体下或靠近墙角,注意保护好头部;就近选择躲避在卫生间等较小空间等。
28.春分晨 BF>C>E 12 5 赤道(0°)昼夜等长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9.逆时针方向 C 夏至日 0 0 昼渐长、夜渐短冬季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30.(1)③ 先变快后变慢(2)18:00 43°08′ 6(3)东北东南(4)21日21时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