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剧艺术教学计划

戏剧艺术教学计划

戏剧表演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专业上较系统的掌握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进行秦腔戏曲的表演,节目的主持与编排、秦腔乐队的演奏以及唱、做、念、打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三年
三、培养规格
(一)职业岗位要求
1 、知识结构要求
( 1 )掌握文化课基础知识;
( 2 )掌握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
( 3 )掌握秦腔表演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 4 )掌握乐队的组织与排练;
( 5 )掌握戏剧的化妆知识;
2 、能力结构要求
( 1 )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市场适应能力;
( 2 )具有本专业所需的音乐语言表达能力,唱腔与表演的处理能力;
( 3 )具有熟练的唱功、念功、演功的能力;
( 4 )具有较强的乐器演奏能力;
(5)具有一定演出设计和组织协调能力;
( 6 )具有自学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3 、素质结构要求
( 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 2 )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精神;
( 3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 4 )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可适应的职业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省、市、县各专业演出团体
其它就业岗位: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站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文化基础课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语文(176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176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176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
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7.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5.体育与健康(9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计算机(128学时)
7.劳保(32学时)
8.礼仪(32学时)
9.创业教育(64学时)
二、专业课程与实践项目
1、《乐理与视唱》256学时(理论128学时,实践128学时)
掌握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视唱的音高与节奏。

2、《唱腔与板式》272学时(理论96学时,实践176学时)
学生掌握秦腔唱腔的发声、咬字吐字,懂得秦腔六大板式在唱腔中的运用。

3、《秦腔乐队》288学时(理论96学时,实践192)
学生掌握生、旦、净、丑的表演技能,熟练地进行各行当的表演。

4、《秦腔表演》304学时(理论128学时,实践176学时)
学生能够掌握文乐、武乐的各种乐器演奏。

5、《化妆与舞美设计》272学时(理论128学时,实践144学时)
学生掌握秦腔戏剧化妆基础理论、能够依据剧情设计服装与道具。

戏剧艺术专业课程计划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