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1~3 1
4~10 2
10~ 3
仪表控制室、 休息室
1
25
采样的测定方式
1.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 2.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 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 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5分钟
26
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
1.采样参照国家规范要求执行; 2.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1次,不符
合标准的,每3个月监测1次-直至合格。 3.预防性(新、改、扩建项目)卫生监督:
连续采样测定3次。
27
数据表述
个体采样结果可以与时间加全平均容许浓度(PCTWA) 限值比较,定点区域采样结果可以与最高容许浓度 (MAC)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比较。
对于一组长期监测数据,可根据它们的分布特点,用适
当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经验表明,这些
数据的分布肯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简单地用算术均
Environmentalism
32
Biomarker 生物标志物
Breaking Open the “Black Box”
Exposure 环境暴露
Biological Monitoring 生物监测
Disease 疾病
6
2.粉尘的识别
7
(二)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1.噪声的识别: 主要包括对声源、
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分布、噪声暴露时间特性等的识别。 2.振动的识别:
主要是识别生产过 程中接触振动的作业和振动源。
8
(三)未知职业有害因素识别中的因果判断 ①联系的时间顺序(temporality) ②关联的强度(strength) ③剂量-反应关系(biological gradient) ④关联的合理性(plausibility) ⑤关联的一致性(coherence) ⑥关联的可重复性(consistency) ⑦关联的特异性(specificity) ⑧实验证据(experimental evidence)
☆监测周期 ☆监测记录表
22
23
个体采样数目
班组人数 8 9 10 11~12 13~14 15~17 18~20
应采样人数 7 8 9 10
11
12
13
班组人数 21~ 25~ 30~ 38~49 50 24 29 37
应采样人数 14 15 16 17
18
50~ 22
24
定点区域采样数目
设备数(台) 监测点
16
Aerosol Sampling - Filter Types
Cassette Outlet Support Pad Filter Cassette Ring (middle) Cyclone
Grit Pot 17
Direct Reading Instrumentation
Detector Tubes and Pumps Draeger
数和标准差表示不合适。数据不多,可以用中位数和百
分位数表示。
28
数据表述
• 对于区域采样数据,不主张不同监测点合 并表示。因为监测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如 浓度低的点数据多,会掩盖问题严重性。 如浓度高的监测数据多,往往会夸大问题 严重性。
• 对每一个监测点可以计算出平均水平和离 散程度。进一步可结合工时法估计车间作 业者的接触水平。
Liquid Absorbers: (A) Gas Washing Bottles (B) Fritted Bubbler
15
采样方法
Types of Passive Samplers
Organic Vapor Sampler Inorganic Mercury Sampler
Aldehyde Sampler
18
Direct Reading Instrumentation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s
19
个体采样
20
定点区域采样
21
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
★初步了解生产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
★查阅有关文献和参照其它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 主要对象
★确定监测对象
★建立监测体系
★拟订监测方案 ☆监测地点 ☆监测时间
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 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前提。
3
二、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
(一)未知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鉴定方法
4
二、职业பைடு நூலகம்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
(二)已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筛选方法 1.类比法 2.检查表法 3.工程分析法 4.经验法 5.检验、检测法
5
(一)毒物和粉尘的识别 1. 毒物的识别
9
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
10
• 掌握职业环境监测的概念。 • 熟悉样品采样方式(个体采样、定点区域采样
和长期监测) • 了解相关采用仪器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方法。
11
一、概述
职业环境监测(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是对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 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 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 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概念、基本方 法和内容;
• 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因果判断。
2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是根据人群证据和实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辨别 和认定职业活动中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 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
29
第三节
生物监测
30
• 掌握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 熟悉生物标志物概念和分类。
31
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人类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环境质量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人类的活动也带来了环境的 变化。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生 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Man does not exist apart from nature around him, but is himself a part of it” RE Taylor, The Birth of
12
三、样品的采集
1.气体和蒸汽 ★主动采集——动力系统 ★被动采集——被动式采集仪 ★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 ★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 ★用直读式检测仪 2.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性物质:滤膜
13
采样方法
Sample Collection Using Sampling Bags
14
采样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