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拳击裁判要点

拳击裁判要点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是战胜对手,夺取金牌,并以此带动青少年对此项目的热爱,从而投身到此项目的训练之中,形成庞大的后备梯队,促进此项目的不断发展。

●既然是竞技体育的角逐,就离不开比赛的执法者。

为了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和公正性,裁判便应运而生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说,社会劳动人群的结构有五部分组成:普通劳动者、专业工作者、专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裁判员的工作应该介于专业工作者和专家之间。

既然要成为专业工作者或者专家,就必须经过持续相应的培训和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这一层次。

●为了保证拳击比赛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有一支能够熟练运用规则、通晓拳击技、战术的专业人才。

因此,裁判员的培训工作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一、拳击裁判员的培训要素(一)、根据培训班的性质,掌握与之相适应的技能1、目前我国的裁判员等级划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和国家级(A、B、C级)。

1) 二级裁判员培训理论大于实践,二者比例在7:3左右,理论学习为主,必须熟背、熟记拳击竞赛规则,同时必须加强拳击技、战术的训练和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

2)一级裁判员培训理论和实践并重,二者比例在5:5左右,在实践中要能够较熟练的运用规则去处理比赛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基本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拳击技战术的认识和理解。

3)国家级裁判员培训实践大于理论二者比例在7:3左右为宜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拳击裁判员1.懂得拳击技战术2、精通拳击竞赛规则3、程序到位4、观察仔细5、合理的站位和移动6、判罚准确果断7、恰当的“数8”8、适时地终止比赛(TKO或KO)拳击竞赛规则组别及级别成年组:18 — 40岁男子组级别:46-49kg、52、56、60、64、69、75、81、91、+91kg女子组级别:45-48kg、51、54、57、60、64、69、75、81、+81kg女子奥运级别:48—51kg 57—60kg 69—75kg2、青年组:16 —17岁男子组级别:同上男子组女子组级别:同上女子组3、少年组:14 —15岁男子组级别:44-46、48、50、52、54、57、60、63、66、70、75、80、+80kg 女子组级别:拳击台:1、围绳内:6.1米见方;围绳外距台的边缘不少于85厘米2、四道围绳距台面的高度:40、70、100、132厘米3、拳击台的高度:距地面100厘米(1米)4、台阶:3个台阶,红、兰角各一,近仲裁中立角一个5、角落:近仲裁左角为红角,远右角为兰角,其余二个为中立角6、辅助设施:红、兰角各配有漏斗、塑料桶、截水盘;中立角悬挂不透明塑料袋各一拳套、头盔、绷带、护齿1、拳击套:成年男子69公斤以上(包括69kg)12盎司,其余组别均为10盎司2、头盔:均为16盎司(成年男子比赛不戴)3、绷带:长度为2.5米— 4.5米,宽带为5.7厘米(以上装备有大会统一提供)4、护齿:不能为红色或带有红色5、护裆:男子选手必须佩戴护裆比赛回合及时间:1、成年男子、青年男子:三回合,每个回合三分钟,回合间休息一分钟2、成年女子、青年女子:四回合,每个回合二分钟,回合间休息一分钟3、少年男、女:三回合,每个回合二分钟,回合间休息一分钟台下评判员:电子计分系统采用“10分制”每场比赛裁判员的任命‒抽签委员会每场比赛任命1名台上裁判员和5名台下评判员,但台下评判员不指定号位台下评判员号位的产生:‒裁判员引导员将每场比赛裁判员领至FOP(Field of Play)‒到达FOP后,评判员通过随机抽取乒乓球的方式,确定评判位置‒裁判员引导员通知比赛监督每名评判员最终评判位置评判员号位的分布目前评判员号位的位置:红角和远仲裁中立角之间是1、2号位,远仲裁中立角和兰角之间是3、4号位,兰角和近仲裁中立角之间是5号位。

明年规则改变后的号位变化:仲裁前面是1号位,1号位对面是3、4号位,另外二个面分别是2、5号位。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就坐。

1号位右边是拳台医生,5号位左边是计时席。

台下评判员:o每个回合结束后,台下评判员对该回合进行评判o根据评判标准,一方运动员必须获得10分,另一方运动员可获得9分或8、7、6分o每个回合不能为平分,必须判定出胜负每个回合可能出现的结果:10 x 9 9 x 1010 x 8 8 x 1010 x 7 7 x 1010 x 6 6 x 10评分标准:1、击打到有效部位的有效拳数量2、通过技、战术的发挥对比赛的控制3、竞争性4、对规则的执行情况(犯规的多少)◆评判工作从每个回合开始的第一秒到最后一秒有效击打(有效拳):‒1、拳峰部位‒2、身体有效部位‒3、利用身体或肩膀的力量‒4、正规拳而非犯规拳‒5、明显击打到‒6、明显看到评判要求‒1、忘记运动员的一切背景,始终按照红蓝角评判‒2、拳峰部位、清晰有力3、犯规拳不得点‒4、中近距离连续对攻可只记录领先拳5、组合拳‒6、客观准确判断该场比赛7、不被助手或观众所左右‒8、100%注意力集中‒9、适时对台上裁判员的提醒得分依据:10 : 9 实力接近10 : 8 胜负明显且一方完全占据优势10 : 7 一边倒10 – 6 完全悬殊平局- 电子计分系统:●一场比赛结束后,出现如下3种情况,评判员必须判出胜方:a. 1名评判判为平分,2名评判分别判定红、蓝角获胜b. 2 名评判员判为平分,1名评判员判定出胜负c. 3 名评判员均判为平分•每回合结束后5秒内,评判员必须使用电子评分系统判定比分•比分直接被比赛监督操作的计分系统接受,判定比分后不得进行任何更改•平分综述1、回合--评判员不能判为平分2、整场比赛--评判员可能判为平分3、比赛结果--不能为平分平分后的处理程序1、电子计分出现平分后,计分盒灯亮,评判员必须选定胜者2、手记分整场比赛结束后,评判员在最后一个回合的手记分表中明确胜者台上评判员:台上裁判员职责:1、在整场比赛中,保护双方运动员的安全是台上裁判员首要职责2、严格遵守规则,保证比赛公平公正3、保持对比赛各阶段的控制4、防止较弱的运动员遭受过度和不必要的打击5、比赛中使用四个口令执法:“BOX”(开始):命令运动员继续进行比赛“STOP”(停止):命令运动员停止比赛“BREAK”(分开):命令运动员停止扭抱,各自后撤一步,继续比赛“TIME”(停表): 命令计时员停表6、用恰当和明确的指令、口令或手势向运动员示意其犯规动作7、台上裁判员可以用手触碰运动员以“分开”运动员或“停止”比赛、在宣告员宣布比赛胜负以前,不得以任何方式示意比赛结果。

8、在宣告员宣布获胜运动员后,应面向电视转播主机位举起获胜者的一只手臂示意9、当台上裁判员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或终止比赛时,必须先向比赛监督报告哪方运动员因何种原因被取消比赛资格或终止比赛,以便于比赛监督将判决结果记入系统并通知宣告公布比赛结果10、运动员受伤,台上裁判可咨询拳台医生意见11、当台上裁判员请拳台医生上台检查运动员时,只有台上裁判员和拳台医生两人能够进入拳台或站在围绳边;但是当拳台医生要求别人帮助时除外“Time”口令的使用1、原则上超过约10秒钟左右的暂停使用“Time”口令2、击打过低3、运动员受伤4、器材出现问题5、护齿脱落6、运动员被击出拳台‒出现受伤时,如果台上裁判员不能清楚地辨明伤情,台上裁判必须遵照如下程序:‒要求未受伤的一方运动员站到中立角‒台上裁判员应请拳台医生上台检查运动员是否能够继续比赛‒如果拳台医生告知可以,台上裁判员继续比赛‒—如果拳台医生告知不可以继续比赛,台上裁判员可以决定终止比赛。

如果裁判员没有看到犯规动作,必须咨询五位台下评判员意见,是否所有或者多数认定为犯规或是正确的击打。

台上裁判员据此做出以下决定:‒如果所有或多数评判员看到的是正确的击打,适用技术规则4.4.1;‒如果所有或多数评判员看到的是故意违规,适用技术规则4.5.2;比赛开始前的程序:‒1、检查运动员装备‒2、拳台中央对双方运动员进行规则简介‒3、检查台下评判员‒4、检查拳台医生‒5、得到比赛监督允许后开始比赛‒6、给计时员手势,敲锣后比赛开始赛前规则简介‒简短直接‒“树立权威”‒特别提醒头前冲‒明确击打部位‒其它要求比赛中: 移动和站位(1)‒中立、轻松和冷静‒努力使自己处于与运动员的最佳位置‒时刻保持警觉比赛过程中: 移动和站位(2)1、尽量使自己与运动员始终保持“V"字形站位2、双方运动员同为右架或同为左架3、一方运动员为右架一方运动员为左架在如下情况时,靠近运动员:1、难度较大、激烈的比赛2、运动员在近距离击打过程中3、一方运动员水平较弱4、运动员前冲或在围绳附近击打5、赛场观众声音很大6、每回合结束前10秒钟提示音响起比赛过程中: 一分钟休息1、1分钟的休息时间属于运动员和助手2、观察运动员及其教练员的行为3、观察5名评判员是否有对自己的提醒4、避免干扰5、与比赛监督等保持视线交流6、整理自己的着装7、准备开始下一个回合的比赛8、确保开始前红蓝角台面整洁倒下:倒下的定义1、受到重击或连续击打后,除了双脚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触及地面;2、受到重击或连续击打后,身体或部分身体越出围绳;3、受到重击或连续击打后,由于体力不支倒靠在围绳上;4、受到重击或连续击打后,虽没有倒下也没有倒靠在围绳上,但处于半清醒状态。

对犯规运动员的判罚有以下几个手段1、劝告(轻微劝告和严重劝告。

轻微劝告可以在不终止比赛的情况下,利用恰当和安全的时机进行,严重劝告必须暂停比赛。

)2、警告3、取消比赛资格比赛中可以用语音和手势来提醒运动员的轻微犯规犯规种类:1.击打腰带以下部位,搂抱、绊人、踢人、用膝关节和脚顶撞对方;2、用头部、肩部、前臂、肘关节顶撞或击打对方,使对手呼吸困难,用手臂或肘关节挤压对方的面部,把对手的头向后压向围绳;3、利用开掌、掌心、掌根或拳套侧面击打对手;4、击打对手背部,尤其是击打对方的颈后、后脑和肾部;5、转体击打;6、抓住围绳或不正当的利用围绳进行击打;7、用角力动作搂抱、压靠或摔绊对方;8、击打已经倒地或倒地后正在起立中的对手;9、将对方抱住击打或拉住击打;10、搂抱、锁挟对方的手臂或头部,或反推对方的肘关节;11、身体下潜过低,头部下潜至对方腰带以下,造成危险动作;12、抱头弯腰、故意摔倒、跑动或者转身进行消极防御;13、比赛中以不适当、挑衅性或不礼貌的语音刺激对方;14、当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向后退;15、当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未后退一步便试图袭击对手;16、在任何时候,袭击裁判员或对裁判员有挑衅性举动;17、没有受到击打而有意吐出护齿,运动员可直接受到警告;18、受到击打而护齿脱落,如果是第三次脱落,运动员将受到警告;19、伸直前手手臂以阻挡对手视线;20、咬对手;21、模仿对手的假动作犯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