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内科教学查房记录模板急性冠脉综合症三甲复审讲解学习

心血管内科教学查房记录模板急性冠脉综合症三甲复审讲解学习

心血管内科教学查房记录模板急性冠脉综合症三甲复审
2017年心内科教学查房记录
主持教师田明坤职称主任医师


心内科2017.04.05
患者姓名王克俭床号59床



355021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参加人员田明坤主任医师,王晨雁、高静副主任医师,张春晓主治医师,葛传军、蔺晨、耿雪、李玉聪规培医师,实习生数名。

查房内容摘要:(包括病历汇报、指导病历、问诊及重点查体、讨论与提问,
讲解与小结等)
教学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掌握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掌握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
葛传军规培医师汇报病例:患者老年男性,因“胸痛1天”入院。

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前区疼痛不适,间断性发作,病程中伴有后背痛,无
咳痰、咳痰、发热,无头晕、头痛、黑朦、晕厥,无腹痛、腹泻、尿频、尿
急、尿痛等症状,无进食阻挡、吞咽困难等症状。

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急诊
以“胸闷待查”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差,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减轻。

既往体健。

查体:T36.4℃,P:95次/分,R:18次/分,BP:216/95mmHg,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95/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腹软,无压痛、
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

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田明坤主任医师:UA与NSTEMI同属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根据血中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因此对非ST段抬高性ACS必须检测心肌坏死标记物并确定未超过正常范围时方能诊断UA。

由于UA患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处理和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临床分为低危
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低危组指新发的或是原有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加重,达
CCSⅢ级或Ⅳ级,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分钟,胸痛间期心电
图正常或无变化;中危组就诊前一个月内(但48小时内未发).发作1次或数次,静息心绞痛及梗死后心绞痛,持续时间<20分钟,心电图可见T波倒
置>0. 2mV,或有病理性Q波;高危组就诊前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伴一过性ST段改变(>0.05mV)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或持续性室速,持续时
间>20分钟。

提问: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2.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发展常难以预料,应使患者处于医生的监控
之下,疼痛发作频繁或持续不缓解及高危组的患者应立即住院。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1~3天,床边24小时心电监测。

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给氧吸入,
维持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烦躁不安、剧烈疼痛者可给以吗啡5~10mg,皮下注射。

如有必要应重复检测心肌坏死标记物。

如患者未使用他汀类药物,
无论血脂是否增高均应及早使用他汀类药物。

2.缓解疼痛:本型心绞痛单次含化或喷雾吸入硝酸酯类制剂往往不能缓解症状,一般建议每隔5分钟一次,共用3次,后再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持续静脉滴注或微泵输注,以10μg/min开始,每3~5分钟增加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血压下降。

硝酸酯类制剂静脉滴注疗效不佳,而无低血压等禁忌证者,应及早开始用β受体
阻滞剂,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应个体化。

少数情况下,如伴血压明显升
高,心率增快者可静脉滴注艾司洛尔250μg/(kg ·min),停药后20分钟内作用消失。

也可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
的疗效最好。

本类药也可与硝酸酯同服,其中硝苯地平尚可与β受体阻滞剂同服。

停用这些药时宜逐渐减量然后停服,以免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3.抗凝(抗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包括低分子量肝素)是UA中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栓形成,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发展,具体用药及
方法参见本篇第十五章。

溶栓药物有促发心肌梗死的危险,不推荐应用。

4.其他:对于个别病情极严重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
低>1mm,持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可行急诊冠
脉造影,考虑PCI治疗。

UA经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应继续强调抗凝和调脂
治疗,特别是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参见第八篇第四章)以促使斑块稳定。

缓解
期的进一步检查及长期治疗方案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相同。

主持教师签字:记录者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