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录井及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地质录井应用课程代码:01007092
适用专业:钻井工程技术课程学时:32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钻井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录井的基本方法,利用地质录井资料指导现场钻井过程,结合测井资料进行油气水层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建立地层柱状剖面图。
使学生具备钻井工,地质工的职业素质,满足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后续就业奠定基础。
前修课程: 油气藏地质分析及应用
后续课程: 钻井施工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知什麽是地质录井,为什么要进行地质录井。
2.了解并掌握各种地质录井方法的原理及作用。
3.地质录井技术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
4.绘制地质录井综合柱状剖面图。
5.利用地质录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能够利用岩屑和岩心资料确定地层岩性、划分储集层。
并进行储层地质描述;
(2)能够结合测井资料判别油气水层及沉积旋回的划分;
(3)应用资料绘制地质录井综合柱状剖面图;
(4)地质录井资料在地质综合研究中的应用。
2. 方法能力
(1)地质录井过程是一个资料采集的全过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和去伪存真的能力;
(2)完井过程要绘制录井综合柱状剖面图,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及逻辑能力;
(3)编写完井地质总结报告可提高学生的系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3.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国创业精神;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意识;
(4)认同石油企业文化,坚持“三老四严”,对工作精益求精。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对油田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现场场专家共同对地质录井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参照地质录井工国家职业标准,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地质录井的工作流程,本课程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
(1)地质录井及其方法
(2)综合录井原理及资料应用
(3)录井新方法
(4)完井地质总结
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首先以真实的地质录井过程为背景提出教学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中明确各项工作任务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衔接关系。
其次,在各项任务中获取资料信息的整理过程中应用实际图幅和文字报告明确实际收集的资料和整理后资料之间的关系。
最终将资料采集,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系统化完成教学设计。
该项教学属于实际应用教学,教学方法的采用比较灵活。
四、课程内容
五、教学设计
六、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阶段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学习情境实施的六步)
考核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考核方法:笔试、口试、操作、答辩
考核内容: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考核比例: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10%),教师对小组评价(30%),教师对学生评价(50%)
地质录井及其方法 40分
综合录井原理及资料应用 30分
录井新方法 10分
完井地质总结 20
七、实施与建议
(一)教材与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1.教材及参考教材
《地质录井方法与技术》
《油气水层定量评价录井新技术》
《综合录井岗位培训教材》
2.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1)助教资源:课程标准、教材参考、教学单元设计、课程PPT、图片库、视频库。
(2)助学资源:课程PPT、动画、教学录像、图片库、视频库、动画库、实训项目、典型案例、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题库。
(二)教师师资配备建议
理论教师与现场实践指导教师相结合
(三)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1)建立综合录井仿真模拟系统,完善地球化学录井仪,定量荧光录井仪的配备。
(2)配备完整的完井地质资料绘图软件。
制定人:郝景波
审核人:姜继水 201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