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作者:吕哲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年第09期
摘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而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已经得到了事业单位内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常见问题;对策
目前,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极大地阻碍着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不断提升固定资产核算水平,提升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开展,可以提升财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对于后期投资建设规划中预算作用的发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予以强有力的支持,以便取得良好的经营管理成效。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推动单位各项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现行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多问题,事业单位获取资金途径较为多样且复杂,资金使用方向要透明与清晰,要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核算,充分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的实际情况,避免固定资产严重浪费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其资金投入的应用价值,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目标。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常见问题分析
(1)事业单位尚未给予高度的重视。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将资金使用效益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不利于单位各项管理计划的开展。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核算开展的落实力度严重不足,也没有在固定资产统计工作中及时进行记录与整理,仍然采用以往的现场统计法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工作,存在着极大地误差,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计划的顺利实施。
(2)固定资产入账信息较为单一、片面。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没有将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部分纳入其中,固定资产入账信息录入过程中仅仅记录了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计入固定资产的损耗;其次,没有将税收和搬运过程中运费计入进去,极大地增加了在清点费用时立刻核对信息的难度,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较低。
(3)缺少动态管理的实施。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较为分散,一些单位仍然在使用较为单一初级的软件,甚至仅仅通过EXCEL来进行统计分析工作,进而使资产管理出现了较多问题。
同时,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报废和购买程序,并没有对资产动态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固定资产采购完成以后,也没有进行调配登记,缺少定期维修与管理,如果固定资产被私自借出,就会转变为私人财产,很难收回。
资产管理部门严重缺少对动态信息的了解与掌握,极大地造成了资源的流失与浪费,重复购买现象较多。
(4)机构设置较不合理,管理人员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单独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大都是由财务部门或者后勤部门来负责监督与管理。
由于部门日常工作较为烦琐复杂,极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确或者一权多职的现象。
如果资产管理发生问题,由于没有直接设置管理部门和人员,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即使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但其业务的专业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解决对策
(1)管理人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事业单位管理者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大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并且为管理制度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要定期对管理人员展开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还要确保财务报表中内容的更新情况符合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其一致性,从而有效推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
(2)重新录入固定资产,制定合理的划分标准。
一是要想充分反映出事业单位资产的真实价值,就必须要记录固定资产产生的税收费用和购买固定资产过程产生的人力费用等,及时将项目信息记录到账本之中,可以有效避免录入信息不全面、不具体现象的发生。
也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定期展开核算,以便于更好地掌握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二是在固定资产的划分中,要结合资产的性质进行划分,不能用金额的大小来判别和划分。
(3)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想确保自身资产核算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就必须要加强现代化管理,可以充分借助办公自
动化系统和财务管理软件等。
其中,财务管理软件在财务部门中被广泛地应用,属于核算型软件之一,可以对财产单据和卡片进行登记,大大避免了以往财务工作的烦冗复杂。
而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监督与控制事业单位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动情况,进而提升自身信息处理水平。
因此,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可以实现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的实时性、共享性,稳步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4)做好固定资产日常动态管理工作。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比较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报废等环节,但是缺少对日常动态管理的重视。
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日常动态管理。
首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报废工作等,如期完成库存的盘点工作。
其次,在购置资产以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验收,在检查无误以后,做好资产购置登记手续,还要加大追踪与监督力度。
此外,如果事业单位出现固定资产的转让和报废时,要按照具体情况汇报至上级管理部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5)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旨在最大程度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正常损耗情况并筹划提留更新资金。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已经不需要扩大再生产,但是要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指标充分反映出来,以此来增强财务信息的清晰度与透明度。
在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下,已经明确提出了要统一企业和事业单位报表编制和会计核算要求,事业单位在计提折旧问题上,必须将固定资产按照规定计提折旧。
(6)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要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严格规范考核人员的上岗门槛,充分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法律氛围。
同时,还要明确和理顺固定资产核算人员的权责关系,避免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爱丽.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6(16).
2.魏孟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
3.徐红新.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5).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