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读准“莺、拂、堤”等生字。
2.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准备】:1.课件。
2.生字卡片。
3.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春天的美丽与儿童放飞风筝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
瞧,春天多美呀!1.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
(课件)2.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呢?3.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记录了下来。
今天,老师带大家随着清代诗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
板书课题:村居二、初读古诗,认写生字。
(课件)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2.你认识这些生字吗?谁来接受老师的挑战?重点指导读“莺、堤”。
3.同学们真聪明,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4.互相交流。
5.师指导记字方法。
熟字加熟字:村碧童剪。
加偏旁:“寺”加“讠”组成“诗”等。
6.做游戏巩固识字。
(课件)谁要认识这些生字宝宝,这些风筝就会升起来。
7.小朋友读得好,但是想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它们。
8.指导写字,注意笔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如何运笔。
教师重点强调“村”的写法,强调木字旁中的捺要变成点。
(课件)9.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坐姿。
三、品悟古诗,感受春天。
1.让我们随着生字宝宝回到课文,再读读古诗吧!2.读诗,不光读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才会读得有滋有味。
根据这个节奏,试着读一读。
(课件)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色?你是从哪句中读出来的?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师引:美丽的二月,草芽儿长出来了,杨柳绿了,鸟儿也叫起来了,这样的景色美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第一、二句。
(课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儿,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2)播放画面: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儿,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
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好吗?(课件)4.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美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2)村子里的孩子在这美好的春光里都去做什么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件)(3)你能读好这首诗吗?指名读、齐读。
6.设置情境谈话。
(1)你们那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说。
(课件)(2)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你最喜欢去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你能读读这首诗吗?(读出孩子的快乐、欢畅)7.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快乐的心情,一起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齐读古诗)四、背诵全诗,欣赏美。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
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
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
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师检查,指名试背。
集体配乐吟诵。
小结: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同学们可以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
五、课外活动,寻找美。
(课件)1.美美地把古诗读给家人听。
2.读课外书,找找还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身边的春天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1、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咏柳》。
背诵《咏柳》。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4.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柳树的图片)(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是什么样子的)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棵柳树)(课件)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课件)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生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写生字。
(课件)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丝、剪”。
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老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试着把这首诗读出节奏。
(课件)2.指导第一、二句。
(课件)(1)(出示柳树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课件)(3)诗人从远处看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示诗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飘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绿色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诗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呢?(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一”字读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儿。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3.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你和同桌一起读第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课件)(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五、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背诵的自己背一遍。
六、指导说一说,写一写。
(课件)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两三句即可。
七、拓展延伸(一)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八、布置作业。
1.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誊写工整。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1、古诗二首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的过程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