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自由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作者:刁莲娜白云利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要学习自由的理念在历史上乃至今日都对高等教育实践有着重要影响与价值。
当代高等教育体制应该综合我国国情及历史背景,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角度实施改革,在贯彻学习自由的核心教育理念的同时,把握好控制学习自由的限度问题,以期培养出符合人性的公民和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自由限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Freedom in University
DIAO Lianna, BAI Yunli
(College of IOT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freedom in history and even today both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and value.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nsolidate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from the learning content,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resources point of view to implement refor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to learn at the same time, a good grasp of the limits of freedom to learn control issues in order to develop a compliance civic and human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freedom; limitation
0 引言
人的天性就是趋向自由,自由的思想与个性是创造力产生的必要条件。
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上的自由与开放,这是学生全面认识和实现自我的途径之一,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
1 学习自由的概述
学习自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商与西周以来学校教育为少数贵族所垄断的局面,开创了学习自由的先河。
①
学习自由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
柏林大学的费希特校长指出“学术自由”应包含“学的自由”和“教的自由”。
“学的自由”就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学习自由”,是“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力,在教育管理上参与评议的权力”。
②
笔者将学习自由的内涵概括为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决定学习方式的自由、享用学习资源的自由,并试图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困境、学习自由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实现及限度。
2 当前大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困境
2.1 盲目选择学习内容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各个专业都会开设一定的选修课程。
但很多学生并不珍惜这样的权力,他们选择的课程未必是自己喜欢的,而是容易拿到学分的;他们关心的不是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而是上课出勤率检查的严厉程度和最终成绩考核时的难易程度;更有人为了刷高绩点而不断重修同一门课程。
这些学生受教育主要是为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当前任务,以便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或找到一份足以谋生的职业,自己真正全心全意喜欢做的事却丢掉了。
2.2 被动接受学习方式
当与学困生进行谈话,问及考试为何不能顺利通过时,回答往往是:上课听了,认为自己会的,但做起题目来就是不顺利;觉得课堂很枯燥,听不进去,有时候一走神就听不懂了,听不懂就不想再听了……可见,学生们还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式学习,缺少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体验,也缺乏课堂外的巩固。
这部分学生正在放弃独自思考、深入理解、表达自我、质疑教师和教材观点等的自由,甘愿作为被“灌输”的对象。
2.3 不善利用学习资源
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科技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资源的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分散了注意,变得浮躁、慵懒。
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屡禁不止;图书馆占座不学习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人以购置学习工具为名,渐渐地把宿舍当成了网吧;身边的教师、优秀学长和同学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可他们总是忘了如何请教。
3 学习自由的实现
3.1 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
兴趣是一种内部动机,当维持学习的动机来自个体内部时,其潜力之大无可估量。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课堂里,学生处于主导性的地位。
课程开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决定下阶段的学习内容。
③这样不仅确保学习内容是学生兴趣所在,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与
决定负责。
如果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所感兴趣的,那么出勤率自然不成问题;如果考核内容不是建立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之上,不仅仅考验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记忆力,那么学习的负面压力就可以减轻许多。
只有解除这些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学生才会安然行使自主权。
我们的教育,应当鼓励学生被给予选择权,使他们对自己的教育负责。
3.2 决定学习方式的自由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意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
④教师不停地灌输知识和情感,只会造成学生心灵上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师生互动,更多地应从教学方式上入手。
圆桌会议式的课堂讨论、团体辅导式的经验分享、儿童游戏式的户外体验等多元化的、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都在力求摆脱PPT宣讲式的教学,而寻找一种师生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3.3 享用学习资源的自由
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意识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重要性,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并不罕见。
南京仙林大学城的九所高校自2004年入驻仙林以来,就在学术上不断交流、合作,并联合举办了多项文体类、心理健康类等活动,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共同体和学生互助联盟。
另如今,江苏省高校通用图书证已经面向高校教师办理,广大教师已初步体会到学习资源的享用自由,希望诸如此类的政策能更大范围地惠及学生。
有些大学也正在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教师这一学习资源的权力。
前两周是体验课,学生可以去各个班上听课,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从第三周开始形成固定的班级。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4 学习自由的限度
学习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
有限度的自由,才是一种更合理的自由;无限度的学习自由不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会造成许多弊端。
埃里奥特当初在哈佛推行的是自由选修制和完全学分制,这种充分体现学习自由的教学制度,却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如,一些学生选课有较大的盲目性,甚至大多只选初级课程。
⑤
学习自由是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如何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又能控制好学习自由的限度,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项考验。
注释
①原霞.论学习自由思想及其教育现实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2006(1):30-32.
②郭荣祥.刍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习自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31-34.
③ Ronald E.Koetzsch.学习自由的国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④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
⑤李均.论“学习自由”[J].高等教育研究,200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