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繁体字错误汇总

常见繁体字错误汇总

繁体电子书稿易错字举例(增扩版)在鲍国强先生基础上增扩简体字由繁体字演变而来。

但有些在古代分别有不同义和形的繁体字却归并成同一个简体字,所以繁体字和简体字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把这些简体字转变为繁体字时很容易出错。

在繁体字电子书稿中,这些字就更容易被疏忽了。

其产生差错的原因:或由五笔字形输入(字形相近)有误,或是输入法字表选择有误(眼误、手误),或因简繁字自动转换不准确(该转的不转或不该转的转了),或缘于字义理解偏差(没查核准确),或校对不细(漏了过去)等。

现据有关校对记录整理了若干组容易出错的字,分为笔画简化、形义合并、异体统一、形义近误和特殊情形五类,每类中按各组首字笔画为序略加说明和举例,供同行审校时参考。

一、笔画简化1.厂厂两字本无关联,因“厂”简化为“厂”,就与古时的“厂”(音hǎn,山崖边的石洞)相混。

古时之“厂”亦读ān。

古籍中“厂”照录即可,不能转为“厂”。

如撰《恕堂诗》的(清)宫鸿厂、《晋石厂丛书》等。

2.历历历“历”与“历”应注意区分。

如“万历”、“弘历”、“时宪历”与“经历”、“历下”等的区别,应重点校对,如《永历纪事》、《历代帝王法帖释文考异》、《乙酉日历》、《历城县志》等。

“历”是它们的简化字。

3.只只只只“只”有两读:读zhī有“单独的、量词”的意思,其繁体为“只”,如“只言片语”、“只身”等;读zhǐ有“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仅有”的意思,其繁体为“只只”,如“只许”等。

4.饥饥饥“饥”是“饿”的意思,如“充饥”、“如饥似渴”等;“饥”则指“谷物不熟”,如“饥荒”、“饥馑”等;现均简化为“饥”。

5.汇汇滙着作方式和版本类型中一般用“汇”字,不用“滙”字。

书名等处照录即可。

“汇”是它们的简化字。

6.发发发古时,“发fā”与“发fà”是两个字,“毛发”,“发”的繁体作“发”。

7.达达逹“达”与“逹”:中间有三横是对的。

“达”的繁体字是“达”;“逹”是“达”的讹字。

因电脑字库有“逹”字,容易手误或眼误。

8.团团团“团”有“圆形的、用粉做成的团子、弄成球形、聚合在一起、集体或组织”等义项,如“团扇”、“饭团”和“团练”等;其中第2个义项的异体字为“团”,如“汤团”、“饭团”等;现均简化为“团”。

9.冲冲冲“冲chōng”有“向上飞、空虚、谦虚、幼小”等义项;“冲”有“交通要道、冲击、对着”的意思。

古时“冲”不能写成“冲”。

例如:冲喜、冲洗、冲服、一飞冲天、冲龄,冲动、冲击、冲突。

故“冲”字转为繁体时需按原意对应转换。

古籍中遇到应予照录。

如辑《新鎸出像点板缠头百练二集》六卷的(明)冲和居士等。

10.纤纤纤“纤”有两读:读qiàn时有“拉船前进的绳子”的意思,其繁体为“纤”,如“纤夫”、“纤绳”;读xiān时有“细小、吝啬”的意思,其繁体为“纤”,如“纤维”、“纤埃”等。

11.坛坛罎表示“土台、处所”等写为繁体“坛”,如“天坛”等;表示“口小肚大的器具”写为繁体“罎”,如“罎罐”等;现均简化为“坛”。

12.间间闲(jiān、jiàn、xián)闲闲“间”是第二、三两字的简化字。

原本没有“间”字,后世写作“间”字的上古都写为“闲”。

后为区别,把读jiān(夹缝)的专用“间”字,读xián(空余)的写为“闲”字。

“闲”本义是栅栏。

“闲”与“闲”一般不通,只有在“空闲”的意义上有时写为“闲”。

简化时,“空闲”的“闲”与“闲”合用一个简化字“闲”。

说来复杂,其实在书名、人名和地名中照录即可。

若把已简化的书名改回繁体,或把书名写为规范的繁体字,须谨慎辨析其含义。

如《墨子闲诂》的书名就简化错了,其原文是《墨子闲诂》,写成《墨子间诂》亦可,却不能写成《墨子闲诂》。

13.鸡鶏鸡“鸡”和“鶏”是异体字。

“鸡”是它们的简化字。

古籍中照录即可。

若要规范宜选较常见的“鶏”。

14.驳駮驳“駮”有“否定、杂色”的意思,如“批駮”、《晚村駮义偶述》、“斑駮”等;“驳”有“驳运、驳船”的意思,如“起驳”、“铁驳船”等;现均简化为“驳”。

15.国国囯此三字的重点是“囯”字。

太平天囯专用“囯”字。

如“太平天囯八年”等。

故写成“太平天国”或“太平天国”都是错的。

16.宝宝寳“宝”是“宝”和“寳”的简化字,后两者则是异体字关系。

各种名称中可以照录。

“宝”的使用频率高一些。

17.弥弥弥“弥”有“满、填补、长久、水烟气等充溢、更加”的义项,如“弥漫”、“弥补”和“欲盖弥彰”等;当“水烟气等充溢”讲时有异体字“弥”;现均简化为“弥”。

18.复复复覆“复”、“复”与“覆”:前者用于“复原”、“光复”等,中者用于“重复”、“复式簿记”、“复杂”“复方”等,后者用于“覆刻本”、“覆辙”等,现均简化为“复”。

19.钟钟锺“锺”、“钟”(简化字为钟),前者有酒器、量器等义项,也是姓氏和地名用字,后者有乐器、酒器的义项,后世多指报时装置,如“钟表”等。

再具体说,前者还有“容器、锺情”等义项;后者也是姓氏,但罕见。

乐律中“黄锺”和“黄钟”相通,但一般写作前者,故遇上可以照录,不要轻易更改。

在钟表、姓氏的意义上,两字不能混用。

20.须须须表示“胡子”时,“须”和“须”通用;其他应写作“须”,如“必须”、《丹房须知》等;现均简化为“须”。

21.迹蹟迹“迹”是“蹟迹”的简化字;古籍原文照录即可,如《孔孟事蹟图谱》等;规范繁体字一般用“蹟”,如事蹟、古蹟;足迹、痕迹22.获获获古籍中,捕获人或动物写作“获”;获得农产品写作“获”。

有时候,农业收成也写作“获”。

如《获鹿县志》、《获嘉县志》等。

现均简化为“获”字。

着录古籍时需要区分。

23.恶恶恶“恶”有四读:读è时有“不好、坏人、凶狠、难看、污秽、疾病”等义项,如“罪恶”、“恶习”等;读wù时有“憎恨、诋毁”的意思,如“厌恶”、“恶寒”等;读wū时古代有“哪里、表示惊讶的语气”的意思;此三读繁体为“恶”。

读ě时有“想呕吐”的意思,也比喻使人厌恶,古代写作“恶”,如“恶心”等。

现均简化为“恶”。

24.脏脏脏“脏”读zāng时有“不干净不文明、不干净的东西”的意思,其繁体为“脏”,如“肮脏”等;读zàng时有“内脏”的意思,其繁体为“脏”,如“脏腑”等;现均简化为“脏”。

25.笺笺牋“笺”有“注解、信纸或题词用纸、信札”的意思,如“笺注”、“笺释”等,其中第2、3个义项有异体字“牋”,如“彩牋”、《刻金粟头陀青莲露六牋》等,现均简化为“笺”。

规范繁体字宜用“笺”。

26.窜窜篡“窜改”是删改的意思;“篡改”是现在字表所收词。

古籍所用的是“窜改”,不用“篡改”。

着录附注文字宜用“窜改”。

27.窗窻窓牕牎“窗”是“窻窓牕牎”的简化字,由来已久;古籍原文照录即可,如古籍丛书《绿窗女史》等;规范繁体字一般用“窻”。

28.摆摆摆“摆”有“放置、操纵、推开、故意显示、来回摇动、述说、钟摆”的义项,如“摆布”、“钟摆脱落”等;“摆”指衣裙的下边,如“下摆”等;现统一简化为“摆”。

29.鉴鋻鍳鉴监“鉴”有“镜子、照、仔细看、引为教训的事、书信开头套语”的义项,如“鉴赏”、“钧鉴”等,其异体字有“监鋻鍳”等,古籍原文照录即可,如《武经龟监》、《闺鉴图集》等,现均简化为“鉴”。

30.签签籖签“签”有“刻有文字或符号用于占卜或赌博比赛的细长竹片或棍儿、用作标志的小条、一端稍尖的细棍儿、旧时官府交给差役拘拿犯人的凭证、粗略地缝合、在文件单据上署名画押、用简单的文字拟出要点或意见”等义项,如“签名”、“签注”、“标签”等,其中第1—5个义项才有异体字“籖”、“签”,不能混淆,现均简化为“签”。

31.鳌鳌鳌“鳌”是“鳌”的简化字。

“鳌”与“鳌”通。

各种名称中的“鳌”、“鳌”照录即可。

如清代着有《杜少陵集评注》的仇兆鳌等。

32.尽尽尽“尽”为简化字,读jǐn作“极、最、总是、任凭”义,繁体为“尽”,如尽管、尽让、尽自;读jìn作“空、完、全都、达到极限、死”义,繁体为“尽”,如自尽、尽觞、尽年。

在“极、最、全”义上二者可通用,如尽/尽量、尽/尽兴、尽/尽力、尽/尽责。

33、欲慾前者多用于动词,后者多用于名词。

如欲速则不达、情慾34、奸??奸“奸”读gān,动词,有“干犯、抵触”等义,如奸绝。

读jiān,“??”为“奸”古字,从三女,形容词,有“奸邪、不正当、虚伪、狡诈”等义,如奸凶;“奸”为动词,有“奸淫、作乱、欺骗”等义,其中“欺骗”等义与“奸”通,为名词,有“恶人、出卖之人”等义,如奸/奸淫、汉奸。

二、形义合并1.几几“几”、“几”,除小桌子须用前者外,其他的“几”一般均可写成繁体“几”。

如《几何原本》、《宝颜堂订正木几冗谈》等。

2.了了“了”,读liǎo时有“完毕、结束、完全”等的意思,无繁体,如“了结”、“了无惧色”等;又有“明白、懂得”的意思,古时写作“了”,如“了解”、“一目了然”和“了如指掌”等。

但,“了”读liào时,有“了望”的意思,特指在高处观察,不简化,如“了望哨”等。

3.干乾干干“乾gān”一般用于不湿等义,如乾燥;“干gān”主要是干支、姓氏、干戈和“乾”、“干”的简化字,如干涉;“干gàn”有主体、主要的、能力、从事、做等义,如干事、干道、树干;“乾”和“干”也有作为姓氏用的,特罕见。

“干gàn”有“主干”的意思,但一般与“干”不通。

如三国时蒋干、《干鹄诗集》、《余干县志》、《干禄字书》、《刘公干集》等。

4.于於“于”、“於”,两字均为姓氏用字,但后者较罕见。

姓氏以外表示范围时一般均可写成繁体“於”。

名字或书名中出现“于”或“於”,应照录。

如汉时涉安侯於单、《杨氏差不贫于古斋古泉喜神谱》、《铁岭於氏文献》等。

5.万万古代,“万”也可写作“万”,但通常是用“万”,然复姓“万俟”中的“万”读mò不能写作“万”。

6.才才材“才”的简化字为“才”,当“刚才”讲。

作“才能”讲时,“才”字古已有之,且与“材”通。

把“才”字转写为“才”一定要与“刚才”意思对应,但古籍有此三字应照录,因为古时“才”也有“刚刚”的意思。

7.丰丰作“丰收、富有”等义项时写为“丰”。

如丰碑、丰满、丰润、明代藏书家“丰坊”等;在“美好的容貌和姿态”意义上无繁体,如丰韵、丰采、丰度等。

8.云云作名词讲时写为“云”,如“云彩”、“云南”等;用于“说话”等动词时无繁体,如“诗云”等。

9.仆仆古时作“向前倒下”义写为“仆”,如“前仆後继”等;当“佣人”讲时写作“仆”,如“臣仆”等。

10.斗斗人名、堂号和书名常用“斗”字,多指北斗星,也是容量单位之一,读作dǒu。

斗读作dòu,是争斗的意思。

如宋代汪梦斗、(明)贡修龄的斗酒堂、《斗枢诗志》、《十八国临潼斗宝杂剧》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