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 (4)社会参与的功能 • 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 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 范围的社会事务,这就是社区的社会参与功能。 • (5)社会保障的功能 • 社区的社会保障既包括具体落实社会救济、社会 保险、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等与整个社会相联系 的社会保障制度,更重要的是,社区还能形成以 社会互助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
• 三、社区建设 • (一)概念: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 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 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 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 区支持系统。
• (二)社区建设的原因和本质
• (1)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建设既与国 外的社区发展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我国的社区建设 也具有自身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 国情以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区建设在中国的提成和广泛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来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 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 和新要求。
第三节 社区发展
• 一、社区发展 •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 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进 行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社区发展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联合国倡导并 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一)目标: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 (二)中国社区发展原则: (1)民主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 (2)民众需要原则,即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 为重点,特别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迫切问题人手。 (3)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 更生。 (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 人文区位学理论 (1)同心圆理论:伯吉斯; 其结构模式是: ①中心④较高级住宅区。中产阶级 ⑤高级住宅区。中上层和上层,又叫往返区。
• 人文区位学理论 (2)扇形理论: 霍伊特; 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更接近于扇形般地发展,每个具有对 同性质的扇形从中心向外扩张;用途一致的土地会毗 邻在一起,用途不一致的土地则会相互排斥;居住区 则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标准分开,并各自在城市的不 同位置按不同的方向向外扩张。 城市空间表现为:中心商业位居城市中心;轻工业区 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居住区呈现为由 低租金向中等租金住宅的过渡;高房租沿一条或几条 城市交通干道从中心区向郊区成楔形延伸。
二.社区的类型学理论
• 1.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滕尼斯的类型学研究, 著作《社区与社会》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 人文区位学理论 • 人文区位学认为,城市社区是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特殊 空间现象,其中城市社区中的空间位置属于一项重要的 稀缺资源,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在城市里占据的空间位 置反映了他们对利益的追逐,同时也是他们追逐利益的 社会性后果,其中土地价格始终是分析这种竞争机制的 核心变量。 • 此理论是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发 展,集中了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对现代尘世社区的一 批研究成果。 (1)同心圆理论 (2)扇形理论 (3)多核心理论 (4)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成果
• 社区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功能
• (1)经济生活功能 • 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 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 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 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 (2)社会化的功能 •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 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 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 人到社区生活中来。 • (3)社会控制的功能 • 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 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人文区位学理论 (3)多核心理论: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认为城市 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区 (4)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成果
四.社会全貌研究
• 社区全貌研究 代表人物:美国的林德夫妇,《中镇》;开创了以小 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 全貌研究指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描述这些不同部分 的相互关系
五.中国的社区研究
第二节 社区类型
• 一.农村社区 • 概念:也成乡村社区,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 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 特点: (1)人口密度低 (2)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4)社会变迁缓慢
• 二.城市社区 (一)概念:又称都市社区,从事非农谋生手段具有一定 规模的人口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二)起源和发展:中东的美索布达米亚出现了人类历 史上最早的城市 (三)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1)社会分工复杂 (2)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各类 正式组织 (3)人际互动功利化、 理性化和肤浅化 (4)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 文化差异
第九章 社区和社区发展
•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 第二节 社区类型 • 第三节 社区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 一.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 定义: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有三 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 二是构成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三是集体认同。 • 最早由滕尼斯提出 • 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功能
• 中国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乡村建 设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有杨开道和许仕雍主持 的清河调查及李景汉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调查 • 30年代 费孝通 写出中国社区研究名著《江村经 济》 又叫《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在英国出版 • 抗战期间成果 费孝通《禄村农田》、张之毅《易 村手工业》、《玉村农业与商业》、田汝康的 《芒市边民的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