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课1

习题课1



3-8:用网孔电流法求电流i5。
9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章 习题

3-11:用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中的电流I。
10
第三章 习题

3-12:用回路电流法求解电流Iα及电压U0。
11
第三章 习题

3-13:用回路电流法求解(a)图中的Ux和(b)图 中的I。
12
第三章 习题

3-14:用回路法求解电路中Ix以及CCVS的功率。
27
第四章 习题

4-17:试问RL为多大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求此 最大功率。
28
21
第四章 习题

4-9:求所示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22
第四章 习题

4-10:求所示电路在ab端口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 路。
23
第四章 习题

4-11:图(a)所示含源一端口的外特性曲线为图(b)所 示,求其等效电路。
24
第四章 习题

4-12:求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25
第四章 习题
18
第四章 习题

4-4:利用叠加定理求:(1)图a中电压u2;(2) 图b中电压U。
19
第四章 习题

4-6:求梯形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结点电压和uo/us。
20
第四章 习题

4-8:所示电路中Us1=10V,Us2=15 V,当开关S在位 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I’=40 mA;当开关S合向位 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I”=-60 mA。如果把开关S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13
第三章 习题

3-15:列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4
第三章 习题

3-16:列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5
第三章 习题

3-21:用结点电压法求电压U。
16
第三章 习题

3-24:用结点电压法所示电路后,求各元件的功率 并检验功率是否平衡。
17
第四章 习题

4-2:利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3
第二章 习题

2-4:求如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其中 R1=R2=1Ω,R3=R4=2Ω,R5=4Ω,G1=G2=1S, R=2Ω。
4
第二章 习题

2-7: 图(a)电路中, us1 =24 V, us2=6 V, R1=12 kΩ, R2=6kΩ, R3=2kΩ。图(b)为其等效电路。(1)求等效 电路的 is 和R; (2)根据等效电路求R3中电流和消耗 功率; (3)分别求出R1、R2、R3消耗的功率; (4)试问 us1 、us2发出的功率是否等于is 发出的功率?R1、R2 消耗的功率是否等于R消耗的功率?为什么?
5
第二章 习题

2-8: 求所示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及总电压Uab 。
6
第二章 习题

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所示电路的电流i。
7
第二章 习题

2-16: 电路中全部电阻均为1Ω,求输人电阻Ri。
8
第三章 习题

3-7: R1=R2=10Ω,R3=4Ω,R4=R5=8Ω,R6=2Ω, us3=20V,us6=40V,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i5。

4-13:求如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并解释所得结果。
26
第四章 习题

4-16:(1)R为多大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求此 最大功率。 (2)当R取得最大功率时,两个50V电压源发出的 功率共为多少? (3)若R=80Ω,欲使R中电流为零,则a、b间应并 联什么元件?其参数为多少?画出电路图。


主讲人:钱艳平
能源与电气学院
第二章 习题

2-2: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 (1)电压u2和电流i2 ; (2)若电阻R1增大,对哪些 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2
第二章 习题

2-4:求如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其中 R1=R2=1Ω,R3=R4=2Ω,R5=4Ω,G1=G2=1S, R=2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