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12月17日江西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6年12月17日江西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6年12月17日江西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
面试真题及解析
1、全警情录入的培训,如何开展?
考生开始答题:警情全录入是加强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和公安机关考核的需求,是公安基础信息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培训能够让广大干警熟练掌握、正确规范录入,为今后杜绝违法办案、徇私枉法等情况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举办这样一次培训具体我会这样做:
首先,主动沟通掌握更多信息。

主动与领导、同事及有关部门沟通,征求关于组织培训的意见,明确培训资金来源、培训时间、地点、规模、培训议程、培训专家等。

其次,成立培训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做好培训前的材料准备、横幅、培训方案、培训通知、培训指南,培训会场协调、布置,培训期间参训人员的食宿安排,邀请培训讲师、专家,应急突发事件预案制定等工作,并将方案报领导审批后,下发培训通知。

再次,做好培训当天资料的发放、食宿安排、会场秩序、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培训小组成员各司其职确保培训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最终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最后,经验总结预提高。

培训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总结上报领导。

同事对这次培训的组织工作进行反思,从中查找不足力争改正,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考生答题完毕。

2、暗中执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怎么看?
考生开始答题:针对警察暗中执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我认为需要辩证的看,拿交警执法为例:“暗中执法”可弥补警力
不足,降低执法成本,增强执法震慑力,避免驾驶人“尊警不遵章”的行为,从而养成随时随地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同时还可以排除执法人情干扰。

随着城市车辆和驾驶员数量的激增,不少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变得淡薄。

“遵警”不遵法,看到警察就守法,没有警察就违法,遵守交通法好像不是为了交通畅通和安全,而是为了做给警察看,这导致了警察一下班,“法”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也出现失控路段和失控时段。

从这个角度看,“暗中执法”有利于打消驾驶员的侥幸心理,帮助驾驶员从被迫守法转变为自觉守法。

《人民警察法》有相关规定,警察执行公务时,必须出示自己的证件,表明身份,而且要两人在场,但“暗中执法”却不具备这一要求。

让群众感觉“暗中执法”有以罚代管之嫌。

此外,交警的工作职责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保护群众的公共交通安全,努力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

公开执法不但可以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而且对司机的违章意图起到很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把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公开执法是对市民的尊重,既达到了维护交通秩序的目的,也拉近了警民关系。

交警执法应该光明正大,对违章驾驶员应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加强引导,努力形成一种自愿的公共交通秩序,而不是依赖强制力、依靠罚款来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不是出于恐惧,人们把警察当作公共秩序的辅助者,而不是惩罚和恐惧,这样,警察和驾驶员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驾驶员更加乐于遵守交通秩序。

3、情景模拟,辖区居民露天经营影响其他人,其他居民反映问题久拖不解决,领导批评了你,领导在场,请模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