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无形资产评估
2.成本——收益法 无形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净值+投资无形资产的收益 n Ri 1 P= (C + β 1V ) × (1 − β 3 ) + K ∑ i (1 − β 2 ) i =1 (1 + r )
P = 重置成本净值 + K ∑
i =1
n
Ri (1 + r ) i
重置成本净值采用成本法估算,投资无形资产的收益采用收益法。 [例题] 甲企业被乙企业兼并,需要对甲企业自创的一套工艺流程方法专利权进行评 估。有关资料如下:该工艺方法研制时发生原材料费20,000元,辅助材 料费5,000元,燃料动力费4,000元,有关人员工资和津贴7,000元,专用 设备费4,500元,旅差费500元,管理费1,000元,占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15,000元,人员培训费和资料费等2,500元,专利申请费1,000元。试估 算该工艺流程方法专利权的价值。 分析:从已知条件来看,本例可采用成本—收益法进行评估。即按照自创专 利时所耗费的实际成本及该专利具有的实际获利能力的现值确定重估价 值。
30% 40% 40% 50%
管理
20% 20% 30% 20%
(三)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的收益较高,风险也较大,故无形资产的风 险报酬率往往高于有形资产。 (四)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 △ 指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即经济寿命。 △形成无形资产无形损耗(功能性损耗与经济性损耗)的原因: 技术进步 传播面扩大 社会需求下降 △确定无形资产收益期的方法 1.法定年限法 2.更新周期法 3.剩余寿命预测法
二、无形资产的范围和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范围 △ 凡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又不具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例如美国评值公司的观点。 △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8)指出我国无形资产的范 围:具体包括: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 技术、销售网络、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等。不可辨认无 形资产是指商誉。
(1)成本核算法 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资金成本+合理利润 ①直接成本按创制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材料、工时耗费量,以现行价格和费用 标准估算。 采用复原重置成本的原因: 无形资产难以复制; 无形资产创制过程中技术进步快,更新重置成本会大大低于复原重置成本, 从而导致补偿不足。 ②一般需考虑合理利润 计算利润的基础=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资金成本 ③ 科研人员劳动 倍加系数
CN =
∑ [R
n i =1
i
× (1 + r ) − i w
]
3.无形资产成新率的估算 (1)使用年限法:
剩余使用年限 成新率= × 100 % 已使用年限 + 剩余使用年限
(2)摊销折余法: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用与时间呈非线性 关系
成新率=
原应摊销总额 − 已计提摊销额 × 100% 原应摊销总额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1.按期限划分 有限期 无限期 2.按可否独立存在划分 3.按取得方式划分 自创 外购 4.按技术含量划分 促销型 制造型 金融型 技术型 非技术型 可确指 不可确指
5.按作用领域划分 权利型 6.按来源划分 关系型 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知识产权
三、无形资产的价值特点与功能特性
(一)无形资产价值的特点 1.无形资产的成本是由个别生产者在个别劳动中所耗费的 实际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有形资产价值是由凝结在其中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2.无形资产价值主要以效用为基础,而有形资产价值较多 地以生产费用为基础。因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与效用之间 往往存在非对称性。
(2)约当投资分析法 该方法的适用情况:无法直接确认无形资产的贡献率。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额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额 + 受让方约当投资额
无形资产 转让方适用的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额= × 1 + 重置成本 成本利润率
受让方适用的 × 1 + 资产的重置成本 成本利润率 受让方投入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成本法
(一)无形资产的成本特性 1.不完整性 2.弱对应性 3.虚拟性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与操作方法 基本公式: 无形资产评估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成新率 1.自创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计算 若成本费用已作资产化处理,则可用物价指数法。 若无帐面价值,通常采用成本核算法和市价调整法。
受让方约当投资额=
(3)综合评价法 通过分析影响分成率的因素确定分成率调整系数a,然后根据国际技 术贸易中认可的分成率取值范围确定被估无形资产的分成率。
k = m + ( m − n) × a
资金 资金密集 型行业 技术密集 型行业 一般行业 高科技 行业
50% 40% 30% 30%
4.要素贡献法 技术
第二节 无形资产评估的一般方法
一、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一)基本公式
P =
∑
n
t =1
K ⋅ Rt (1 + r ) t
n
K ⋅ Rt P =Y +∑ t t =1 (1 + r )
最低收费额
(二)无形资产收益额的确定
无形资产收益额是由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 由于无形资产的功能特性——附着性,因此存在如何从无形资产与有形 资产共同作用创造的收益中分离出无形资产创造的收益。 1.直接估算法 若能够直接判断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则可用此方法。 通过对比使用无形资产前后收益差额确定无形资产的收益额。 △收入增长型: R=(P2-P1)Q(1-T) (1)价格上升 (2)销量扩大 R=(Q2-Q1)(P-C)(1-T) △费用节约型: R=(C1-C2)Q(1-T) 2.差额法 将使用无形资产后的经营利润与行业平均利润比较。 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经营利润-资产总额×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 或: 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每元销售收入 平均占用资金×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
其评估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自创时的总成本。设该专利的创造性劳动倍加系数为3,科研平均风 险率9%,无形损耗率15%,根据题中提供的资料计算,该项工艺流程方法专利权 自创成本为: 1 C总 = × [(20,000 + 5,000 + 4,000 + 4,500 + 500 + 1,000 + 1 − 9%
(三)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运用
1.运用成本法评估最低收费额 (1) 最低收费额的含义 (2)计算公式: 无形资产最低收费额=重置成本净值 转让成本分摊率+ 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成本
转让成本分摊率= =
购买方运用无形资产的 设计能力 运用无形资产的总设计 能力
[例题] 某企业拟转让甲产品生产的全套技术,该技术账面原始成本为400万元,已 使用2年,预计还可使用10年。近2年物价涨幅为20%。由于技术转让, 该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有所下降,在以后的10年内,减少销售收入 的现值为130万元,增加开发费用以提高质量、保住市场的追加成本现 值为120万元。该企业与购买方共同享用这项生产技术所形成的设计能 力分别为650万件和350万件,试评估该项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
15,000 + 2,500 + 1,000) + 3 × 7,000] × (1 − 15%) = 1.0989 × (53,500 + 21,000) × 0.85 = 69,588元
第二步,计算自创专利年收益额。从甲企业运营情况可知,该项专利使用后,每年 可新增利润300,000元。 第三步,确定专利的有限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确定应根据国家专利法规定及该专 利的技术进步水平、已经使用年限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最终确定该 专利剩余有效期限为5年。 第四步,计算专利的重估价值。设提成率为24%,折现率10%,则这项专利的重估价 值为: P=69,588+24%×300,000×3.7908 =69,588+272,938=342,526元
3.分成率法 无形资产收益额=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入(利润)分成率 △这些关键是分成率的确定问题。 △两个口径的计算结果相同。 收益额 =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分成率 = 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分成率 △并且可以互相转换: 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分成的基础:销售收入、销售利润、销售量。 (1)边际分析法 该方法的关键:科学分析追加无形资产投入可以带来的追加利润。 利润分成率=∑追加利润现值÷∑利润总额现值
(二)无形资产的功能特性 1.附着性 2.共益性 3.累积性 4.替代性
四、影响无形资产评估值的因素
1.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 2.机会成本 3.效益因素 4.寿命期限 5.技术成熟程度 6.转让因素内容 7.市场供求状况 8.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的计价标准和依据 9.价格支付方式
五、无形资产评估目的与前提
(一)无形资产的评估目的 以转让和投资为目的的评估为主,以成本摊销为目 的的评估受财会制度、税收制度的制约。 (二)无形资产转让、投资评估的前提 1.能够带来超额利润(追加利润) 2.能够带来垄断利润
六、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
(一)明确评估目的 转让、投资、企业产权变动、法律诉讼等。 (二)鉴定无形资产 1.确认无形资产存在 2.鉴别无形资产种类 3.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 (三)搜集相关资料 (四)确定评估方法,计算评估值 虽然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无形资产的评估,但是由于:无形资 产的成本与效用的非对称性;大多数无形资产难以复制;市场交 易案例难以搜集,因此最合适的方法是收益法。新近形成的无形 资产有可能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则取决于是否能寻找到具有可比 性的交易案例。 (五)撰写评估报告
商标权许可使用的评估 [例]甲企业将H注册商标使用权通过许可使用合同许可给乙企业使用。合同 约定,使用期限为5年。甲企业从乙企业新增利润中提成20%作为许可使 用费。试估算该商标在使用期间的商标使用权的价值。 计算过程如下: (1)预测使用期间内的新增利润。 由于H牌产品销路好、信誉高,乙企业预测第一年将生产40万台、 第二年将生产50万台、第三年将生产60万台、第四年将生产70万台、第 五年将生产80万台。预计每台可新增利润10元,那么这五年中各年新增 利润为: 第一年:10×400,000=4,000,000元 第二年:10×500,000=5,000,000元 第三年:10×600,000=6,000,000元 第四年:10×700,000=7,000,000元 第五年:10×800,000=8,0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