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语心理学各章要点回顾优秀课件
外语心理学各章要点回顾优秀课件
第二章要点回顾
三、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班杜拉---观察学习--四个相互关连的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 程 2、加涅---学习条件理论--八种类型的学习: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形成连锁、言 语联想、多重辨别、概念学习、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 3、学习的神经生理学--斯蒂芬·格罗斯伯格
特征:在形式上已经表现为主动地说或写,只是 说和写的内容还不能按主观要求自由的表达, 停留在使用已熟记现成材料水平上。P78
复用式掌握语言要求记忆保持高度紧张程度。
第 四 章要点回顾
活用式掌握外语是掌握外语的较高层级----不仅要领会, 而且要会用,要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特别应提高表 达性言语技能,做到能说能写。以创造性再现所学材 料为标志。
第 四 章要点回顾
三、掌握外语言语技能的三个层级 1、领会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2、复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3、活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领会式掌握的突出标志是: 读懂、听懂, 以认知为特征
不能自如地再现材料
第四章要点回顾
• 复用的特点----再现过去感知或掌握的某些语言 材料。复用也包含领会。
• 复用---指的是在言语中再现某种材料,也就是 在没有言语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主动地再现某种 材料。(P77)
代表人物:韦特墨(创始人)、考夫卡、苛勒 2、托尔曼—符号学习—把中间变量引进了心理学—S-O-R 3、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活动,运用计算机运转程序的形式来进行理论描述。 4、皮亚杰---发展学习—图式—个体与环境共同作用。
★皮亚杰---现代认知和心理学的奠基人 5、布鲁纳---发现学习 6、奥苏伯尔---阐释学习 7、威特罗克---区分出引导性发现学习与无引导性发现学习
▲3、复用式掌握和活用式掌握的区别:
活用式掌握----谈吐自如、很自信、较少由于言语表达 而迟疑和停顿;言语活动与思维紧密联系,思维是用 外语进行的,表现为创造性的再现语言材料。
复用式掌握----离开背熟的材料就容易张口结舌、不自 信、出现过多迟疑和停顿;主要依靠背熟的材料进行 言语活动,侧重在记忆方面,与思维联系较少,一般 用本族语思维。
◆代表人物:克拉欣和பைடு நூலகம்雷尔。
第二章要点回顾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桑代克---学习的“联结说”,“尝试与错
误”, 效果率
2、巴浦洛夫---经典的条件作用 3、格思里---接近条件作用 4、赫尔---系统行为理论,内驱力,习惯强度 5、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第二章要点回顾
二、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格式塔理论---强调整体
第三章要点回顾
★心理语言学诞生的标记: 奥斯古德和奥比塞克的《心理语言学》
★体现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几个方面 一、语言和言语(概念与两者的区别) 二、语言的结构(八个层次):
音素、音节、词素、词、短语或句子、 副句、句子、话语或语段
第三章要点回顾
三、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 • ★语言的三项主要功能:
活用式 复用式
领会式
三个层次成塔形,底层人数最多,最高层人 数最少。
4、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 有效的推动和加速三个掌握层级上的发展、 变化。
第 三 章要点回顾
七、第二语言的学习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概念;
▲自然习得与有计划的学习之间有什么区别? 1. 有计划的学习对学习者提出了心理和社会的
要求。(自然习得不必要) 2. 经过挑选的语言材料。(自然习得不需要这
样的教材) 3. 学习语法规则(自然习得通过自然习得而实际掌握
语法规则) 4. 非真实而且有限制的语言环境。(自然习得随时随
外语心理学各章要点回顾
第一章要点回顾
▲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沃森 (Walson),赫尔和斯金纳。
7、认知法---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乔姆斯基、苛勒、
托尔曼、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 8、功能法(交际法)---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 9、自然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词中完成”。提出了关于“思想”向扩展性言语 转化的原理。提出了“内部言语”---“思想”与 最后的外部表述之间有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
第三章要点回顾
6、布鲁纳----强调语言是一种特有的认知系统, 在思维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7 、皮亚杰认为语言只是许多符号功能中特殊的 一种,思维发展早于语言。语言随着智慧运算 阶段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发展是智慧发展的结 果。
1、叙事功能 2、表态功能 3、社会功能 四、语言和思维(两者的关系) 不同学派的观点: 1.符茨堡学派:认为思想在表述之前已是现成的了。 2.行为主义者沃森认为“言语”和“思维”都应归结
为“言语的习惯”----思维与语言等同。
第三章要点回顾
3、沃夫认为语言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是决定
思维的结构。---极端的语言决定思维论者。 4、罗希(E.Roche)----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 5、维戈茨基他认为“思想不是在词中体现,而是在
8、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把思维看作是人脑复杂 的信息加工系统。以表征的方式承认语言在思 维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要点回顾
8、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对思维和语言的神经机
制也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言语编码和译码的复 杂过程。 五、语言的运用: 1、言语的理解:表层-深层结构-语义表象-译码过程。 2、言语的产生:动机意向-内部言语、深层句法结构 -表层结构-外部言语、编码过程→(计划+执行) 六、第一语言的习得(幼儿习得语言的三个阶段) 1、单独词句阶段,亦称命名阶段 2、二三词句阶段,亦称电文阶段 3、词素和转换阶段
地都在实际运用语言) 5. 教学辅助手段和各种作业。(自然习得不必要)
第四章要点回顾
掌握外语的心理分析 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其掌握途径的不同(P69) 2、知识的名词解释及其特点
知识:经验或理论-人脑-客观现实认识-反映-属性 与关系。其特点:可以理解和记忆。 3、技能的名词解释及其特点: 技能:顺利-任务-活动方式,包括心智活动方式。 其特点:可以模仿和练习。 二、各种言语技能之间的关系(听、说、读、 写、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