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2.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6.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7.“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8.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D.抽取分析样本9.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10.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1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
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A.“天赋人权”B.“观点的自由市场”C.“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1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1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1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这次调查也叫( )A.佩恩调查 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D.俄亥俄调查1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 ) A.“镜子”式报道机构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1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18.传播学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 )A.信息传递功能B.议题设置功能C.精神麻醉功能D.培养分析功能19.纠正怀特把关研究中“单一化”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B.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C.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D.布里德的“潜网”模式20.“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三个因素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 )A.劣势意见的沉默 B.社会公众对事务的“理性讨论”C.优势意见的疾呼D.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即( )A.意识形态 B.政治经济C.文化理解D.研究方法E.社会道德22.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A.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B.授予地位C.与社会整合成一体化D.麻醉精神E.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23.按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可分为( )A.精神信息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E.说服性信息24.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传播效果研究,主要课题和领域是( ) A.传播流程研究B.潜移默化的效果研究C.信息社会阶层研究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与满足”研究25.传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理论大多与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关,例如( )A.“沉默的螺旋”理论涉及舆论的形成B.“培养”理论涉及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看法C.“知识沟”理论涉及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D.“两级传播”理论涉及社会效果的制约因素E.“议程设置”理论涉及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26.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___________。
27.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____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8.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___________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___________的,一是社交性的。
30.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思想基础是___________。
31.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__________。
32.专业性报纸、杂志、广播台和电视台的出现,表明受众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33.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是有关___________最早的实证研究。
34.按照“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人们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通常来自___________。
35.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韦尔伯·施拉姆37.说服性信息38.“魔弹论”39.李普曼40.“比特”41.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2分)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旨在改变信息接受者的行为(2分)o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1分)。
42.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这个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但是,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43.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4.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45.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47.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
全国2007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传播学的诞生地是()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2.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施拉姆 B.霍夫兰C.卢因D.拉斯韦尔3.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A.讯息B.信号C.信道 D.噪音4.伯洛提出了一种传播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略称为()A.“M—S—R—C”B.“S—M—C—R”C.“S—R—M—C”D.“M—R—S—C”5.确定样本数量的实质,是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A.最小样本数B.总体指标C.最大样本数D.样本指标6.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A.控制 B.实验C.变量分析D.环境模拟7.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8.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A.提供信息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D.麻醉精神功能9.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自由主义理论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0.《权力的媒介》的作者是()A.赛伯特 B.阿特休尔C.施拉姆 D.马莱茨克11.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新闻信息 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1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A.一般性 B.鲜明性C.操作性 D.指说性13.现阶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A.报纸 B.杂志 C.广播D.电视14.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A.英尼斯 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15.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A.爱屋及乌 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 D.见微知著16.大众传播有各种反馈,其中重要的是()A.报刊杂志的发行量B.一段时间的累计性反馈C.广播电视的收视率D.一定范围的一次性反馈17.李普曼在一本著作中阐述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这本著作是()A.《人际影响》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D.《自由与新闻》18.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A.有限的 B.强大的C.无力的 D.微小的19.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20.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批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l.安排问卷的提问结构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先易后难B.先“面”后“点”C.同类集中D.先一般后特殊E.主体清晰22.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可以把信息分为()A.说服性信息B.告知性信息C.指导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E.复原性信息23.以下观点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A.地球村B.媒介即讯息C.情境决定论D.媒介有“冷”“热”之分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24.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是()A.“改变”效果B.“强化”效果C.“结晶”效果D.“沉默”效果E.“从众”效果25.罗杰斯把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特征归纳为()A.经验的B.广泛联系的C.思辨的D.具体实证的E.注重效果研究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施拉姆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_________。
27.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________。
28.正确的抽样调查的前提是样本,而样本必须是_________的缩影。
2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