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叙事之养成教育校长讲话稿

教育叙事之养成教育校长讲话稿

养成教育校长讲话稿【篇一: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校长讲话稿】养成文明习惯,争当文明学生——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动员讲话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与他的天性一样自然,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无论为人还是处事,都将受到习惯的深刻影响。

文明的行为习惯如同鲜花,既美丽了自己,也给别人留有余香。

近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对同学们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始终把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采取多种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文明之种根植于每位学生心中,让文明言行装点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瞬间,构建在全校“求高雅、求博识、求上进”的良好氛围。

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人格魅力便会自然得到提升。

习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成长中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着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习惯养成和人格形成,甚至可能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反思一些同学们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到部分同学的行为离文明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有的同学随意往地上丢纸屑,有的甚至从楼上把纸屑往下扔;有的把零食带到学校来,有的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有的讲脏话、粗话,遇到一点小事就吵架;有的在课桌上写字,甚至故意破坏课桌椅;有的故意往墙壁上印鞋印。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反映了个别同学素质低下,而且影响到班级甚至整个学校的形象。

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今天借这个文明礼貌月的启动仪式,给大家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讲究文明,懂得礼貌。

在学校要坚持讲普通话,会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没关系”这些文明用语,还要学习使用体态语言:微笑、点头、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递送或接受东西起立并用双手等文明举止。

二是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大家要时刻把安全牢记心中,严格遵守校内外的规章制度。

在学校里要做到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

下课后不在教室或走廊奔跑、跳跃、推撞、打球、跳绳,不大声喊叫,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要靠右侧行走,不准拥挤,不准跑步,不准推搡;不随便进教师办公室,不随意走出校门。

在校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上学、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来往车辆。

三是要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同学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桌椅门窗,不损坏课桌椅,不在墙壁上、课桌椅上涂抹刻画,不随地吐谈,不往地上扔纸屑,不从高处往下扔东西,保持校园整洁、优雅。

四是不乱花钱,不吃零食。

经常吃零食,会破坏正常的饮食习惯,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造成发育不良。

再说,仓促吃零食,食品和手往往都来不及进行必要的卫生清理,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更何况现在许多小商店的冷饮、膨化食品等零食,化学物质超标,吃了会引发疾病,损害身体健康。

学校禁止同学们带零食,买零食。

五是要学会感恩,奉献爱心。

感恩就是对世间所有人和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学会感恩,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进步,特别是中高年级同学要爱护低年级小同学;对有困难的人要有同情心,要为老弱病残者送温暖,为家庭贫困同学献爱心,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

同学们,以上要求也是新学期学校对大家的要求,让我们乘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文明之花的馨香,在这片知识的原野展翅翱翔。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最后,再送给同学们两句话:第一句是人不是因为美丽才文明,而是因为文明而美丽!第二句是文明习惯,受益终生,成就未来!谢谢大家!【篇二:校长关于“中学生习惯养成和六个严禁”讲话稿】莱西二中关于“九个习惯、六个严禁”的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西教字【2013】 61号),新学期伊始,我校将以“抓习惯,抓规范,抓精细”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目标,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养成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

下面我说几个跟习惯和细节有关的小例子,与大家共勉。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可见小象是被链子绑住,大象是被习惯绑住。

由此可以看出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有多么重要。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相反一个坏习惯会导致一个人失败,甚至摧毁他的一生。

一则报道:一名技校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技校生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技校生成了唯一的一名被聘者。

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可见良好的习惯,注重细节,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再比方说,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

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

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还有一个坏习惯的例子:有个年轻人向理发师学理发,师父要徒弟先拿冬瓜进行练习,用剃刀把冬瓜上的一层薄薄的毛剃干净但不能损坏冬瓜皮。

徒弟每次都很细心地把这层毛剃得干干净净而且冬瓜皮完好无损。

但是,他每次剃完之后都会顺手把剃刀插在冬瓜上。

师父要徒弟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徒弟总是说:“没事的,我以后为顾客理发时绝对不会这样做。

”结果,当徒弟为第一个顾客理完发时,顺手就把剃刀往顾客头上一插。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一定要趁早改掉坏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

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我们学校一直贯彻“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教育理念,特制订“九个习惯、六个严禁”的规定,希望同学们趁青春年少,配合学校和老师们,改掉不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坏习惯,多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一、强化九个习惯的养成1.学习习惯。

做到“五不”,不迟到、不早退、不睡觉、不玩耍、不随意张望。

同学们身上肩负着父母、亲朋好友的期待,来二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光耀门楣,所以要坚守这一目标而去努力奋斗,在学习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学校、班级对于学习方面的各项规定,要好好遵守,这“五不”是保障同学们顺利学习的最起码的要求。

试想一下,一个成天迟到、早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他能将自身的多大精力用在读书上?希望同学们都能保证课堂零抬头率,提高听课质量,本本分分做人,扎扎实实做学问。

2.卫生习惯。

做到“三不、三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不乱涂;勤洗衣、勤洗澡、勤捡杂物。

有的同学吃完了东西,随手将垃圾袋扔在了校园,更有甚者将口香糖吐得到处都是,雪糕棍随手塞进墙缝里。

这些都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改变随手乱扔的陋习,将垃圾放在它应该存在的地方;见到纸屑、塑料袋随手将它捡起来,我相信在一弯腰一低头的时候,你不仅仅捡起了垃圾,更是捡起了21世纪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捡起了荣誉和人格。

3.活动习惯。

做到“四字”,“快、静、齐、响”,即集合快、队伍静、步伐齐,口号响。

从近几天上操情况来看,个别同学散漫拖拉,队伍里面有不少说话的,口号也不是那么响亮,这些表现,都与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特征相悖。

青年人应该动作迅速、听从指挥,喊出激情,凡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要在最短的时间集合好,保持队形整齐,保证队伍安静,希望从现在开始,同学们都着意去培养雷厉风行的好习惯,做事不要拖泥带水。

4.就餐习惯。

做到“三严格”,严格就餐时间,严格买饭秩序,严格就餐地点。

即不抢时间,严格按照铃声提示就餐,不允许提前下课,餐厅肯定有你的饭,抢个几分钟时间你也不能比平日多吃多少;不挤位子,排队领饭,保持秩序,不加塞,讲文明,讲素质;不乱地点,学校明确规定,就餐地点只有两处,一是餐厅、二是教室,其他地方(尤其是宿舍)不准就餐,将剩菜、剩饭、垃圾袋放入垃圾桶内,不允许乱扔。

5.休息习惯。

做到“三按时”,按时上床、按时休息、按时起床。

中午12:10—12:25午静,晚上10:00---10:15晚静,每位同学提前把你的私人事情处理好,到点马上进行午晚静,不允许到了规定时间,还有同学拖拖拉拉。

按时起床,整理好内务,以备相关人员检查。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成功的前提。

我们只有休息好了,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生活。

6.课间秩序。

做到“三不准”,不准在走廊内扎堆、不准大声喧哗、不准追逐打闹。

下课期间,有的同学三五个一堆,聚集在教室门口或走廊上大声说笑,肆无忌惮,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打闹,还有的在教学区进行体育活动,这些行为都不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谈话说笑疯闹要分场合,不要破坏其他同学的学习环境。

教学区要保持安静。

下一步学校要加大管理力度,对扎堆喧哗打闹学生要严肃处理。

7.仪容仪表。

做到“五不、一统一”,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首饰、不化妆、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周一至周五统一穿校服。

仪容仪表是一个人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首要方式,不合身份的仪表会让你变得不伦不类,遭人笑话。

有个别女生穿超短裙、丝袜,打耳钉;有个别男生染发,甚至长发飘飘,这些并不能显示你多么的与众不同,多么的鹤立鸡群,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有问题,从而远离你,甚至封闭了和你交流的大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