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规公路施工图设计项目(对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项目,根据需要简略应用下述有关内容)
1)点击“项目”→“新建项目”,指定项目名称、路径,新建公路路线设计项目。
2)点击“设计”→“主线平面设计”(也可交互使用“立交平面设计”),进行路线平面线形设计与调整;直接生成路线平面图,在“主线平面设计”(或“立交平面设计”)对话框中点击“保存”得到*.jd数据和*.pm数据。
3)点击“表格”→“输出直曲转角表”功能生成路线直线及曲线转角一览表。
4)点击“项目”→“设计向导”,根据提示自动建立:路幅宽度变化数据文件(*.wid)、超高过渡数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桩号序列文件(*.sta)等数据文件。
5)点击“表格”→“输出逐桩坐标表”功能生成路线逐桩坐标表。
6)使用“项目管理”或利用“HintCAD专用数据管理编辑器”结合实际项目特点修改以下数据文件:路幅宽度变化数据文件(*.wid)、超高过渡数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数据文件(*.ctr)等,这些数据文件控制项目的超高、加宽等过渡变化和纵面控制条件等情况。
7)点击“数据”→“纵断数据输入”输入纵断面地面线数据(*.dmx);“数据”→“横断数据输入”功能输入横断面地面线数据(*.hdm);并在项目管理器中添加该数据文件。
8)点击“设计”→“纵断面设计”进行纵断面拉坡和竖曲线设计调整,保存数据至*.zdm 文件中。
9)点击“设计”→“纵断面绘图”生成路线纵断面图,同时根据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标注各类构造物,点击“表格”→“输出竖曲线表”计算输出纵坡、竖曲线表。
10)点击“设计”→“路基设计计算”,生成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lj);并可由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点击“表格”→“输出路基设计表”计算输出路基设计表。
11)点击“设计”→“支挡构造物处理”输入有关挡墙等支挡物数据,并将其保存到当前项目中。
12)点击“设计”→“横断设计绘图”,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同时直接输出土石方数据文件(*.tf)、根据需要输出路基横断面三维数据文件(*.3DR)和左右侧边沟沟底标高数据(C:\Hint58\Lst\zgdbg.tmp)、(C:\Hint58\Lst\ygdbg.tmp)。
13)点击“数据”→“控制参数输入”修改设计参数控制数据文件中关于土石比例分配的控制数据,点击“表格”→“输出土方计算表”计算输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和每公里土石方表。
14)点击“绘图”→“绘制总体布置图”绘制路线总体设计图。
15)点击“绘图”→“绘制公路用地图”可绘制公路占地图。
低等级公路设计项目
一般低等级公路项目需在外业期间现场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所以对于低等级公路项目应用纬地系统的步骤如下:
1)点击“项目”→“新建项目”,指定项目名称、路径,新建公路路线设计项目。
2)根据外业平面设计资料,点击“数据”→“平面数据导入”(或“平面交点导入”)功能,输入平面设计数据,并点击“导入为交点数据”将平面数据导入为纬地所支持的“平面交点数据”(对应文件后缀*.jd,关于如何应用平面导入功能,请参阅教程中的3.12和3.13节的内容)。
3)点击“项目”→“项目管理器”中的“文件”管理页,选择“平面交点文件”一栏,指定平面导入生成的平面交点文件(*.jd)并添加到项目中,点击“项目文件”菜单的“保存退出”。
4)启动“主线平面设计”便可自动打开交点数据,“计算绘图”后可直接在AutoCAD中生成平面图形。
点击“保存”按钮,系统自动将交点数据(*.jd)转化为平面曲线数据(*.pm)。
5)以下同1.2.1节中第3)步以后的内容。
编者:为了更好的引导帮助新用户上手使用纬地系统进行低等级公路的设计绘图,我们又专
门针对低等级公路的设计用户,编写了《低等级道路计算机设计指南》一文,供用户参考。
1.2.3 互通式立交设计项目
1)新建互通式立交设计项目,并指定项目名称(如“×××立交×匝道”)、路径等。
2)用“立交平面设计”功能进行匝道平面线位设计(保存后得到*.pm文件)。
3)生成匝道“曲线表”和“主点坐标表”。
4)启用“设计向导”,根据提示自动建立:路幅宽度变化数据文件(*.wid)、超高过渡数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桩号序列文件(*.sta)等数据文件。
5)使用“生成逐桩表”功能生成路线逐桩坐标表。
6)利用“连接部图绘制”功能,进行立交连接部图绘图和路线平面图绘图,特别是对于加宽设计区间。
7)使用“项目管理”或利用“HintCAD专用数据管理编辑器”结合实际修改以下数据文件:路幅宽度变化数据文件(*.wid)、超高过渡数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
8)利用“纵断数据输入程序”输入纵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dmx);利用“横断数据输入”功能输入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hdm);保存文件后系统自动将数据文件添加到当前项目。
9)利用“纵断面设计”功能进行纵断面拉坡和竖曲线设计调整(保存至*.zdm文件),同时可直接输出“纵坡竖曲线表”。
10)绘制纵断面设计图,同时根据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标注各类构造物。
11)进行“路基设计计算”,输出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lj);并可由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直接生成路基设计表。
12)基于连接部设计图,利用“路面标高图绘制”功能进行路面标高图绘制。
13)利用“挡土墙录入”功能输入有关挡墙等支挡物数据,并将其保存到当前项目中。
14)进行“横断面设计绘图”,系统同时自动计算输出土石方数据文件。
15)修改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中关于不同路段土石比例分配的控制数据,系统计算输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16)依据土石方数据文件(*.tf)中的路基左右侧坡口坡脚至中桩的距离,利用“路线总体设计图”程序,绘制路线总体设计图,同时可绘制公路占地图。
1、项目→新建项目。
2、建立一个目录文件夹。
3、打开电子图(CAD .dwg文件类型)。
4、搞清楚各个图层的状态需要进行什么约束{(等高线╱约束点)、(地形点╱地形点的)}。
5、然后关闭图形,不进行修改
6、数模→数模组管理→新建数模→确定→关闭。
7、数模→三维数据读入→DWG 或 DXF格式→找到刚打开的电子图读入将等高线设为约束线→地形点设为地形点→点击开始读入。
8、①数模→三角构网②数模→网格显示→显示所有网格→确定。
9、打开CAD图将两个窗口都三维动态观察下(通过窗口菜单来实现转换)可以省略图形过大时会出现问题。
10、CAD视图→三维视图→视点预置→设为平面图
11、数模→数模组管理→保存数模→(找到文件夹采用与之相同的命名)→保存→保存数模组→(步骤同上)→最后左点击选中数模组→点击打开数模→关闭 12、设计→主线平面设计→在边缘处找点失去(同道堪的选线)→点击后→点插入→是→(大致再选取三个点,然后同道堪的步骤,不需要修改半径及前后缓和曲线长度)→点存盘→是→计算绘图
13、项目→设计向导→下一步(多次重复下一步)自动计算超高加宽→完成
14、数模→数模应用→纵断面插值→开始插值→保存(可以在项目→项目管理器里查看) 15、数模→数模应用→横断面插值→选取绘制三维地面线及输出组数(其他默认)→开始插值→保存(可以在项目→项目管理器里查看)
16、CAD新建→选择最后一个文件夹→打开→打开 acadiso. 文件(样板文件)。
17、设计→纵断面设计→计算显示→确定。
18、设计→纵断面设计→选点→在图上选一个个点{(左边起)再接着插入几个点(如道堪纵断面设计)最后一个右边缘 }→点击实时修改对纵坡顶修改→存盘→计算显示→删除纵断面图。
19、设计→路基设计计算→点击...→保存→搜索全线→确定→计算
20、设计→横断面设计图→选中土方数据文件→点击...→保存→绘图控制→(选中记录三维数据、插入图框、绘出路槽图)→计算绘图→保存 21、再次使用新建CAD图(操作同上)→数模→数模应用→输出三维模型→生成模型→(动态观察器观察可不用)
22、视图→三维视图→视点预置→设置为平面视图 23、(纬地)绘图→绘制路线透视图→绘制透视图→输入终点桩号→点击计算生成 24、(纬地)绘图→绘制路线透视图→设定视点→(视线偏移 1 、距中心线距离 3 路基路面高度 3 )→计算设定
25、视点桩号选择K0+(500)
26、数模→三维建模→输出三维模型→生成模型→(选分段输出)计算生成模型。
27、CAD的保存→保存并命相同名子→把CAD图全部关闭(三角网图留着)→是。
28、打开纬地道路实时漫游系统,读入CAD图→效果→汽车设置→(行驶速度、最高车速都设定一个值)。
箱涵施工工序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承载力检测→绑扎基础钢筋及涵身钢筋→预埋安装模板→分块浇筑底板混凝土→绑扎涵身钢筋、安装模板→分段浇筑涵身混凝土→安装满堂脚手架、盖板底模板→绑扎盖板钢筋、立模板→浇筑盖板混凝土→洞口堆砌及八字墙施工→填塞封闭盖板缝沉降缝沥青麻絮填塞及外侧沥青布封闭涵身外壁及盖板上表面刷沥青防水剂→涵台背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