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华发电有限公司石横发电厂一期2×315MW机组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山东三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石横项目部2016年12月03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2)三、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措施 (4)四、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7)一、工程概况1 前言烟气脱硝装置是电厂四大环保设备之一(四大环保设备一般指为烟气除尘、烟气脱硫、烟气脱硝、水处理)。
由于电厂排出的烟气量很大,所以除尘、脱硫、脱硝均为大型设备。
要使设备能发挥应有的除尘、脱硫、脱硝功能,除了精心设计,认真制造外,细致的安装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大型设备安装工作量大,安装环节多,安装要求高, 这是必然的,安装脱硝装置也不例外。
但只要思想重视,在施工组织上能周密安排,事先作出各项计划,是可以做到按时高质量完成安装任务的。
为高效优质地完成本工程,我公司将依据在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1-4号锅炉脱硝技术改造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心得,在工程中针对本工程精心编制一整套,详细、准确地作业指导书,包括SCR反应器预制组装、空气预热器改造、大件起重吊装、烟道组装、氨存储和供应系统安装、钢架组合安装、平台扶梯组合安装、仪表、管道、焊接等全部施工内容,以及科学合理的调试方案。
2 工程简况为满足脱硝SCR装置将入口NOx从300 mg/Nm3控制到出口NOx浓度<50mg/Nm3的要求,需对原工程SCR脱硝装置等进行改造、完善。
本工程采取EPC总包模式。
承包方应为两台锅炉提供满足烟气脱硝SCR系统正常运行,并达到改造要求的全部设计、施工、供货、施工和安装(含现有系统的检修完善、拆除、改造及恢复)、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消缺、培训、竣工验收和性能保证等。
本工程主要对SCR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主要工程有烟道流场优化(导流板改造)、增加催化剂、更换喷氨格栅、更换稀释风机出口CEMS检测系统等主要设备供货与安装。
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2.1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2.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12331《有毒作业分级》等标准进行。
2.3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采用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2.4其他技术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一人监护。
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三、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措施3.1受限空间安全准备工作作业前项目部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检验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符合要求→作业人员作业a.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按照业主要求注明包括空间作业场所的名称、作业单位、作业的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监护人、签发的日期及作业时限、作业内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限时限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措施。
b.有限空间作业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c.作业环境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
d.每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对作业空间进行通风。
但禁止用纯氧气对有限空间通风.3.2安全技术措施a本次受限空间作业内容主要是水箱内部焊接作业,由于焊接产生出危害气体,由于空间狭窄,导致通风不良,燃烧或者产生其它气体均能引起中毒、使人窒息,内部照明不足会引起碰撞。
B烟道内部应保证足够照明,照明灯采用带胶罩的工作灯,照明电压为24V。
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水箱外部;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c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工具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水池外部;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d电缆线不得有裸露的部位,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确保电缆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
e受限空间作业安排专人监护,进入作业前,监护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f当发现缺氧或中毒时,监护人员应立即叫停作业,让作业人员迅速离开作业现场。
g内部作业时,确保水池内换气通风,人孔保持常开,架设通风机进行通风换气。
容器内作业严禁抽烟。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h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物料、工器具等物品。
i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作业人员离开容器作业点时,应当随身将工器具带出。
j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任务完成以后,监护人员应对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人数进行清点;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工具、消防气防器材、废弃物等全部带离作业现场,不能有遗漏。
3.3、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a.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b. 作业人员职责包括:①持有经审批同意、有效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方可施工作业。
②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中的安全措施。
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列安全防护措施须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④作业人员遇有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或发现作业监护人离开等违背安全防护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等待处理。
⑤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⑥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合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⑦严禁在有毒、窒息等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c.作业监护人的资格和权限如下:①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检查防护器具、急救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②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不完善时,有权拒绝作业。
③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并且如果作业场所的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④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
⑤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受限空间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四、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4.1 HSE 保证体系4.2危险来源及控制措施序主要 危害或环境因可能发生的事危害影控制措施 施工班组长:现场负责人: 项目经理: 安全员:项目部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主管部门及项目部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员对工程各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控制,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分项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4.3受限空间窒息人员施救方法a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晕乏力,目眩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
其它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
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
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b严重患者(中毒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者)当作业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案。
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
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下,应立即联系最近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c受限空间应急救援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 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d受限空间事故报告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厂区急救电话: ;厂区火警电话:;附: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