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五册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
重视读中积累好词好句。
自主合作探究,多种语文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
【教学目标】
1、结合重点词句,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对秋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大意,对秋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与课堂奖励有关的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寓情导学。
师:同学们,现在可到了一个美丽的季节,是哪一个季节呢?(秋天)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好大的变化,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呢?(指名说)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秋天的这些变化可美了,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是谁把这么美好的秋色带给了我们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11 课:秋天的雨(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发现周围的变化,欣赏景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勾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
师:秋天的雨可神奇了,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感受感受,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请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读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划出
课后双线格里的8 个生字,标出段落。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位同学读得最认真,划得最准确。
(二)学习生字。
1、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生字。
过渡:同学们读书可认真了,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声音真响亮!接下来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生字,不会的让同桌教一教,看谁读得准。
2、指名读生字卡。
师:这一桌读得最认真,我们给他们奖励一面红旗。
老师可要检查同学们是不是都会读生字了呢?看着卡片,会读的举手,我请你来读,读得对的大家就跟他一起读。
(课件
出示“趁”与“赵”,“喇”与“刺”,“衔”与“街”,“裳”与“常”,提醒学生区别它们的读音。
)
3、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卡、小老师领读。
(适时鼓励、奖励学生)
开三列火车,检查同学们是否都已经掌握,然后请一名小老师领读,把生字再次巩固。
4、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一遍,提醒学生“扇”是多音字,还可
以读shan,课件出示两个读音,指名组词区分。
指名给会写的字组词(多组几个),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
5、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师:谁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指名说,注意小结记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形近字、顺口溜、组词……)
6、教师指导学生写“爽、杨、梨、扇、枚、柿”
课件出示要写的字,提示学生归类。
师: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要注意什么?(指导书写“爽、杨、梨、
扇、枚、柿”。
“爽”字要注意笔顺,学生跟着书空,先写一横然后到左边两个小撇、点再到右边两个小撇、点,最后是撇、捺;“枚”的右边反文,不是“文”,“柿”的右边不是“沛”,“杨”和“梨”让学生区分同是“木”字做部首但书写却不同。
)
6、学生动手写生字,一个写一遍,注意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会认的字,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
里学习,从认识到掌握,完成了教学目标;从“读一一组词一一记字形一一归类——书写”来学习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它们,同时用富有童趣的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学而不腻。
7、现在我们来一个玩登山小游戏,看是男同学先登到山顶还是女同学先登到山顶。
(课件出示生字认读)
师:大家太厉害了!如果我们的生字跑到其他地方去,你还认得它们吗?请大家看到屏幕上来。
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橘子、柿子你挤我碰、菠萝甜甜的、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衔来树枝、油亮亮的衣裳。
”
8、指名读、教师指导两个轻声(钥匙、衣裳)。
9、读难读的句子。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 师: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觉得这些句子比较难读,谁能帮我读一读?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我们也像他一样正确流利的读出来。
师:预习时,你觉得哪些句子难读,请你读出来,让大家评一评。
学生读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适时鼓励。
师:大家读得真棒!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你看看,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请你跟同桌说一说,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读,读词语,读句子,不仅读的形式多样,而且读有层次。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本,体会感悟文本。
为后面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生字读课文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但生字读得准确,还会写生字了,如果这些生字朋友藏在课文里,你还能认出它们吗?现在请大家带着生字齐读课文。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师适时板书:是钥匙、有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你发现了吗?这四个句子都是……(它们是段落的中心句)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竞赛:第一组是钥匙,第二组有颜料,第三组藏气味,第四组吹喇叭,老师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组员读后面的内容,最后一自然段全班一起读。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生字,知道了秋天的雨……(指着板书引导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默读是中年级的一个训练重点,默读时能更好的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最后一次师生合作读课文,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目的是点出该段的中心句,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学生齐读课文,能很好的检查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情况。
四、板书设计:
’是钥匙
11、秋天的雨是颜料爽杨梨扇枚柿
<
藏气味
I吹喇叭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文章名
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 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的创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
天。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体会:
一、学习的层次性
从学生从“识字 ---- 学词---- 练句---- 书写”,读有层次的学习,为后
面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做好铺垫,同时走进语言文本,体会感悟文本,做到用文本来教,而不是教文本。
从“自读一一指名读一一小组读一一齐读――反复读”来习字学文,不仅读的形式多样,而且充满趣味性。
二、自主探究精神的体现
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
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会学。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考虑学生的学情,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想给大家提醒什么?”、“你想读那一段”,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不忘探究,引导学生如何记字、读文,感受秋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