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最全)

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七章力 (2)1、力 (2)2、弹力 (3)3.重力 (3)第八章运动和力 (5)1.牛顿第一定律 (5)2、二力平衡 (6)3、摩擦力: (7)第九章压强 (9)1.压强 (9)2.液体的压强 (10)3.大气压强 (11)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第十章浮力 (13)1.浮力 (13)2、阿基米德原理 (14)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4)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6)1.功 (16)2、功率(P) (16)3.动能和势能 (17)4、机械能及其转化 (1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9)1.杠杆 (19)2.滑轮 (20)3、机械效率η (22)第七章力1、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力的作用效果: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模型法)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支持力和压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弹力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力大小的测量: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即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调零的方法: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2)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3)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4)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5)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注意:弹簧测力使用的时候可以朝任何方向(不只是竖直方向)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施力物体: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注意:不是垂直向下)重力的大小:G = m g m= G/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2)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图像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注意:小车每次要在斜面的同一高度处下滑。

目的: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原因。

大胆设想:如果水平面彻底光滑,小车将持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逐渐逼近法)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没有受力:指的是受平衡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原有的运动状态,不是改变惯性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注意:惯性不是一种力,不能说受到,更不能与其他的力相比较。

实例:坐公交车启动时向前倾:人和车在静止,突然车启动有速度,人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的状态,所以向前倾。

2、二力平衡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注意:a.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

目的: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看它们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平衡的应用:已知平衡状态的物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受平衡力。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力,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

例子:123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方向上支持力等于重力。

----------------等等。

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注意:相对运动而不是运动) 【实验】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甲乙丙注意: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2、实验的过程采用了控制变量法,3、利用二力平衡原理得出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采用的是转换法3、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比较乙、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注意:写结论的时候要控制变量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滚动为滑动4、缠绕(船栓上缠绳子)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在行李箱上按轮子,把油桶放到滚动更容易)4、与接触面分离(气垫船,在生锈的合页上染油)第九章压强1.压强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压强: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公式: P = F / 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Pa,简称:帕,1帕=1牛/米2,1 pa = 1 N / m2压力F单位是:牛、N;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m21K Pa = 103 Pa 1M Pa = 106 Pa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上面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万能公式。

公式变形:F = pS S = F/p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甲丙两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其中利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大小反应压强的大小,用到了转换法增大压强方法 : (1) S 不变,F ↑; (2) F 不变,S ↓(3) 同时把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任何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

2.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有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实验: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测量液体的压强计又叫做U 形管压强计: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是探头,金属杆是将金属盒固定在容器中用的。

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其中U 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大小,用到了转换法。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 深,压强越大;(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gh P ρ= , (只适用于液体)(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

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例如:茶壶、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锅炉上的水位计、船闸等。

3.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管喝果汁、塑料吸盘等。

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和液体压强一样)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大气压强的测量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标准大气压:P0 = Pgh = 1.36 x 104Kg/m3 x 9.8N/kg x 0.76m = 1.013x105Pa 粗略计算,P0 = 1 x 105 Pa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大气压强与海拔的关系:在海拔3000m以内,高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概括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大气压强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理解它们的原理)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原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例如:口吹硬币、平行纸间吹气、飞机的升力、火车路旁的安全线、轮船间的安全距离等。

掌握:飞机的升力: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因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第十章浮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演示实验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2)、弹簧测力计测量法:F浮= G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