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学院会计实习报告篇一:徐海学院会计学毕业实习报告杨佳第一章企业的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及历史前沿 (1)第二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概况 (2)第一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设置 (2)第二节企业的生产管理概况 (3)第三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8)第四节企业营销管理概况 (9)第三章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概况 (9)第一节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和岗位的核算业务情况 (9)第二节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 (13)第三节企业财务管理概况 ................................................14第四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18)第一节历年经济总量指标情况及评价 (18)第二节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 (19)第三节企业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分析 (23)第四节专题分析 ................................................ . (31)第五节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1)附录:近三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3)附录一:企业近三年资产负债表 (33)附录二:企业近三年利润表...............................................36附录三:企业近三年现金流量表 (38)第一章企业的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及历史前沿一、企业背景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公司)是石化集团公司从事油气、设计、施工、储运的专业化企业,基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占地面积平方公里,紧临京沪、陇海铁路、104国道和徐州观音机场。
创建于1975年2月17日,始称“华东输油管线指挥部”,1978年9月经石油工业部批准,改称“华东输油管理局”,1998年,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重组,华东输油管理局由中石油整体划转到中国石化集团,成立了“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
二、企业概况管道公司在各输油单位基地设8个管理处和南京培训中心,徐州基地有设计院、工程公司、管道技术作业分公司、通信处、物流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处等10多个二级单位,业务范围涉及石油天然气、输油管道及油田地面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油气管道规划、管道封堵抢修、管道自动化维护维修、储油罐清洗、定向钻穿越、物资供应仓储、管道非标件生产、管道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安装及后勤保障等诸多行业。
管道公司是油气储运管道化的专业公司,是联系中石化上下游企业的枢纽和桥梁。
截至XX年底,公司下设潍坊、南京、聊城、新乡、沧州、襄樊、鲁宁、仪长8个输油处和黄岛1个油库,管辖着鲁宁线、临沧线、临濮线、东临线、东黄线、中洛线、魏荆线、甬沪宁管线、仪长线、河石线、黄青线等23条在役和在建输油管线,途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12个省市,管线全长5282公里,拥有85个输油站,输油泵在线拥有量286台,加热炉在线拥有量86台,172座油罐,总罐容万立方米,原油输送能力达7000万吨/年,担负着胜利、中原、河南等几个油田的原油以及部分进口原油输送任务,为齐鲁、仪征、扬子、上海、镇海、安庆、九江、荆门、洛阳等19个长江中下游及华北、东南沿海地区的炼化企业输转原油。
三、企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中石化资源战略不断实施和深化,石化管道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由管道公司自行规划、设计、施工全长666公里的甬沪宁原油管道和全长979公里的仪长原油管道相继建设、投产,河石线、津燕线相机顺利接收,使管道储运公司管道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并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长江第一穿”、“海峡第一穿”、“杭州湾海底穿越”和“九江长江穿越”,创造了多项管道建设的国内和世界新纪录,为中石化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XX年管道储运公司实现输油万吨、销油万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XX年,管道公司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努力降本增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兴企战略,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强化企业管理,狠抓“三基”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企业总体稳定,努力实现第七个安全生产年;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长远生存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管道公司将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为目标,全力提升员工素质,打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基层场站,为推动延安老区乃至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奉献力量。
第二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概况第一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设置一、公司的结构供应科:全公司生产物资的总计划上报、自购件的采购、保管、发放及废旧物资的收集、保管、出售。
质检科:全公司生产任务的质量检验、进公司物资的检验,出公司产品的检验。
技术科:全公司技术工作管理及档案管理,图纸、工艺、制造业务的物料需求清单。
人力资源科: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劳保用品的计划管理、养老统筹金及住房公积金管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及工资管理。
综合办:公文上传、下发的管理,业务招待费的计划、结算,小车管理,监察工作。
经营计划科:全公司科学化、国际化、市场化的三化管理工作,各车间及市场营销部经营指标的编制下达,月度各部门工资考核工作,土建工程的招、议标及合同签订、工程结算。
保卫科:全公司安全保卫工作。
销售科: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及管道的安装。
财务科:主要负责产品采收及销售的账务结算,工资的编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等二、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各级员工原则上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不满部分由各单位根据情况进行安排。
2.上午工作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2:00-6:00。
(二)休息1.机关工作日:周一至周五为正常工作时间,周六、周日应留值班人员。
2.车间休息日:由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轮休。
(三)休假以下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元旦(1月1日,一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共三天)清明节(4月5日,一天)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一天)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一天)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一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共三天)(四)考勤员工每天必须考勤,考勤各单位设专人管理(五)外出手续员工外出办公必须经部门批准,并且在外出登记簿上填写自己的去向。
有事外出需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六)违纪处分公司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促使我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任何一项处分都是严肃的决定,公司必须慎重对待,以保证处分公正合理。
第二节企业的生产管理概况(一)公司主要业务该企业是中国石化从事油气储运、油气管道规划、勘探、设计、施工的专业化管理企业。
截至XX年底,管道公司共有职工7584人,其中高级职称362人,中级职称1050人。
(二)公司发展状况该公司是一支综合性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传输的专业队伍。
成立40多年来,不但发现了江苏油田,而且为新疆塔里木油田、东海油田的勘探开发作出了贡献,并发现了全国较大的二氧化碳气田、含氦天然气田,以及金坛、淮安、洪泽三个大型盐矿和一个硭硝矿。
同时还为全国各大油田和新的油气探区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的服务。
该局拥有先进的弯线、宽线、水地区三维、浅层地震勘探;定向、丛式、水平钻井和油气“三联作”等多项先进技术。
现有4个数字地震队、10个钻井队、4个测井队、3个测试队;员工7584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800多人。
拥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球物理、钻井、测井、测试和实验分析仪器设备。
竭诚希望与国内、外同行开展科技交流、经济技术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作为中国石化油品管道运输的龙头企业,为了企业信息实时有效的上传下达,早在1999年10月,总部已经为其建设了Viper Sat卫星远端站,用于数据备份和传输视频会议。
并配置了1台基于协议的Concord4200视频会议终端,使其能作为中石化卫星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节点参加总部召开的电视会议。
在及时地了解总部的政策与决策,及时向总部汇报生产与管理等情况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差旅费用。
为了保障中石化总部、管道储运公司、徐外各二级单位信息及时的互通,保障输油生产的正常有序的进行,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节省各种现场会议的费用支出。
储运公司于XX年在徐州基地建成华为ViewPoint8620视讯交换平台,并陆续为徐外各二级单位配发了华为视频会议终端。
该视讯平台建成后,保障了石化总部、储运公司、徐外各二级单位视频会议的召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由于近几年高清视频会议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会议已经正式步入高清时代。
石化总部已经于XX年将总部的视频会议系统正式升级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徐外的多个输油处、站已经将视频会议设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
徐州基地的视频会议系统与各点设备的兼容性、多样性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的设备调研,决定将视频会议系统更新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以适应总部和下属单位的工作需要。
一、生产范围业务范围涉及石油天然气、输油管道及油田地面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油气管道规划、管道封堵抢修、管道自动化维护维修、储油罐清洗、定向钻穿越、物资供应仓储、管道非标件生产、管道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安装及后勤保障等诸多行业。
二、生产能力运用状况随着中石化资源战略不断实施和深化,石化管道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由管道公司自行规划、设计、施工全长666公里的甬沪宁原油管道和全长979公里的仪长原油管道相继建设、投产,河石线、津燕线相机顺利接收,使管道储运公司管道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并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长江第一穿”、“海峡第一穿”、“杭州湾海底穿越”和“九江长江穿越”,创造了多项管道建设的国内和世界新纪录,为中石化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XX年管道储运公司实现输油万吨、销油万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目前中国的炼油能力已经过剩,马上全面过剩,警告称“今天的钢铁就是明天的炼油”。
XX年全国炼油能力利用率为67%。
相比之下,钢铁虽过剩,其能力利用率仍有72%-75%。
“(炼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按照现在已经在建的炼油厂计算,到XX年,我国炼油篇二:徐海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指导书(XX-11-1)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XX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会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1)一、毕业实习目的 ................................................ ................................................... . (1)二、毕业实习内容 ................................................ ................................................... . (1)三、毕业实习要求 ................................................ ................................................... . (3)四、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 (4)五、毕业实习时间安排 ................................................ ................................................... .. (4)附件一毕业实习报告大纲(分章节列示目录) .............................................. . (5)附件二毕业实习报告撰写格式 ................................................ (8)第二部分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16)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 ................................................ . (16)二、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要求 ................................................ .. (16)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 ................................................ .. (16)四、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 . (17)五、毕业论文内容 ................................................ ................................................... .. (17)六、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分配 ................................................ .. (18)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 ................................................... .. 19附件一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 (21)附件二毕业设计(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 .. (33)附件三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47附件四徐海学院会计XX级毕业设计分组名单 ................................................ . (52)附件五指导教师联系方式一览表 ................................................ (53)第一部分会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一、毕业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