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8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8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1.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重点:1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2.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难点:1.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突出的特点。

安排:
第二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复备栏一、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内容很多,知识点
较为琐碎,利用小组的交流,可以将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对知识整体把
握。

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在班内展示。

二、引导自学新课:
教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
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区等。

教师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

承转: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
为四大地理区域。

请同学们阅读图5.5,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
称、位置和范围,并且结合活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学生按要求完成,交流展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划分标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划分界限:
1.北方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及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一、二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
断山
设计意图:这里属于旧知识穿新衣服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结论。

在这一环节要充分读图,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课堂总结:
三、迁移探究: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课堂反馈:
完成活动二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五、板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划分依据:气温、降水、地形
六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