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测试题目

软件测试题目

一、选择题1、软件测试按照层次可以分为(C)A、黑盒测试、白盒测试B、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D、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2、单元测试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调用者的模块式(C)A、父模块B、子模块C、驱动模块D、桩模块3、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A)A、软件需求说明书B、设计方案C、编码D、维护4、如果某测试用例集实现了某软件的路径覆盖,那么它一定同时实现了该软件的( A )A、判定覆盖B、条件覆盖C、判定/条件覆盖D、组合覆盖5、下列(C)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A、等价类划分法B、场景法C、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6、软件测试的目的( B )A、避免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B、发现软件中出现的问题C、尽可能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D、修改软件中出现的错误7、在下列描述中,关于测试与调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测试是显示错误的行为;而调试是推理的过程;B、测试显示开发人员的错误,调试时开发人员为自己辩护;C、测试能预期和可控,调试需要想象、经验和思考;D、测试必须在详细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没有详细设计的信息调试不可能进行。

8、V模型指出,()对程序设计进行验证,()对系统设计进行验证,()应当追溯到用户需求说明(1)A、单元和集成测试 B、系统测试C、验收测试和确认测试 D、验证测试(2)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功能测试D、系统测试(3)A、代码测试 B、集成测试C、验收测试 D、单元测试9、关于第三方测试的描述,正确的观点是( B )A、既不是开发人员,也不是用户所进行的测试就是第三方测试B、由在技术、管理和财务上与开发方和用户方相对独立的组织进行的测试C、第三方测试是在开发方与用户方的测试基础上所进行的验证测试D、第三方测试又被称为β测试10、()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结束的标志A、使用了特定的测试用例B、错误强度曲线下降到预定的水平C、查出了预定数目的错误D、按照测试计划中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测试11、如下图所示的N-S图,至少需要()个测试用例完成逻辑覆盖A、12B、48C、27D、1812、单元测试中用来模拟实现被测模块需要调用的其他功能模块的是( B )A、驱动模块B、桩模块C、主控模块D、真实的被调用模块13、在软件性能测试中,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软件性能的指标()A、响应时间B、吞吐量C、资源利用率D、并发进程数14、下列关于程序效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B、降低程序占用的存储空间可以调高程序的效率C、源程序的效率与详细设计阶段确定的算法的效率无关D、好的程序设计可以提高效率15、自底向上增量式集成测试中,下面()描述是正确的A、测试由桩模块控制B、最上面的模块最先测试C、父单元用测试过的子单元测试D、包含树的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遍历过程16、软件测试是采用( A )执行软件的活动A、测试用例B、输入数据C、测试环境D、输入条件17、软件缺陷修复的代价最高的阶段为( A )A、发布阶段B、需求阶段C、设计阶段D、编码阶段18、在软件修改之后,再次运行以前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曾用过的测试用例,这种测试称之为( B )A、单元测试B、回归测试C、集成测试D、验收测试19、对于一个含有n个变量的程序,采用基本边界值分析法测试程序会产生( C )个测试用例A、6n+1B、5nC、4n+1D、7n20、典型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有()等,在这些模型中,()强调了测试计划等工作的先行和对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的测试,()对软件测试流程予以了说明(1)A、V模型、W模型、H模型、渐进模型B、V模型、W模型、H模型、螺旋模型C、X模型、W模型、H模型、前置测试模型D、X模型、W模型、H模型、增量模型(2)A、V模型 B、W模型 C、渐进模型 D、螺旋模型(3)A、V模型 B、W模型C、H模型 D、增量模型21、用边界值分析法,假定1<=x<=100,那么x在测试中应取的边界值( B )A、x=1,x=100B、x=0,x=1,x=100,x=101C、x=2,x=99D、x=0,x=10122、( D )是一种关注变量定义赋值点(语句)和引用或使用这些值的点(语句)的结构性测试,主要用作路径测试的真实性检查A、基本路径测试B、逻辑覆盖C、决策表D、数据流测试23、下列()不是软件自动化测试的优点A、速度快、效率高B、准确度和精确度高C、能提高测试的质量D、能充分测试软件二、判断题1、一个程序中所含有的路径数与程序的复杂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2、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错)3、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对)4、传统测试时在开发的后期才介入,现在测试活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周期(对)5、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缺陷跟踪、测试评估(对)6、软件缺陷属性包括缺陷标识、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产生可能性、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起源、缺陷来源、缺陷原因。

(对)7、测试是可以穷尽的。

(错)8、单元测试属于动态测试。

(错)9、测试时为了验证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

(错)10、每一个软件项目都有一个最优的测试量。

(对)11、代码审查工作属于静态测试。

(对)12、为了快速完成集成测试,采用一次性集成方式是适宜的。

(错)13、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错)14、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对)1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对)16、自顶向下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错)17、回归测试是在软件修改后再运行以前为查找错误而执行程序曾用过的测试用(对)18、软件质量管理即QM由QA和QC构成,软件测试属于QC的核心工作内容。

(对)19、软件既是程序。

(错)20、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处问题,如果问题影响不大,而自己又可以修改,应即将此问题正确修改,以加快、提高开发的进程。

(错)21、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软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

(对)22、调试从一个已知的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过程,有预知的结果;测试从一个未知的条件开始,结束的过程不可预计。

(错)23、在边界值方法中,对于有一个有n个变量的函数作最坏情况测试,生成的测试用例个数是7n个。

(错)24、白盒测试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完全可以不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

(对)25、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

(错)26、单元测试通常应该先进行“人工走查”,再以白盒法为主,辅以黑盒法进行动态测试。

(对)三、简答题1、软件测试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功能性测试具有两大优点:功能性测试与软件如何实现无关;测试用例开发可以与实现并行进行,因此可以压缩总的项目开发时间。

缺点:测试用例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冗余,还会有位测试的软件漏洞。

2、软件测试与调试有什么区别?软件测试与软件调试在目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测试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而调试是为了证明程序员的正确。

②测试从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只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③测试是有计划的,并要进行测试设计,而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④测试是一个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而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⑤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而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程序员进行必要的推理及知觉的飞跃。

⑥测试经常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前提下完成,而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程序员完成。

⑦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由工具支持,而调试时,程序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3、测试计划工作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包含了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内容4、有函数f(x,y,z),其中x∈[1900,2100],y∈[1,12],z∈[1,31]的。

请写出该函数采用基本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的测试用例。

答: {<2000,6,1>, <2000,6,2>, <2000,6,30>, <2000,6,31>,<2000,1,15>, <2000,2,15>, <2000,11,15>, <2000,12,15>,<1900,6,15>, <1901,6,15>, <2099,6,15>, <2100,6,15>, <2000,6,15> }5、有函数f(x,y),其中x∈[1,12],y∈[1,31]。

请写出该函数采用基本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的测试用例。

6、集成测试策略主要有哪些?并试描述3个以上的具体策略。

增值式策略:这种集成方式又称渐增式组装。

首先对一个个模块进行模块测试,然后将这些模块逐步组装成较大的系统,在组装的过程中边连接边测试,以发现连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通过增值逐步组装成为要求的软件系统。

非增值式策略: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放在一起结合成所要的程序。

四、综合题1、计算环形复杂度有哪些方法?计算下面控制流图的环形复杂度,并表示出独立路径。

计算环形复杂度:10(条边)- 7(个节点)+ 2 = 5导出独立路径(用语句编号表示)路径1:1→2→3→4→5→6→7路径2:1→4→5→6→7路径3:1→2→4→6→7路径4:1→2→4→5→7路径5:1→2→3→4→5→72、按要求给出下列程序的测试用例(要求写出必要的说明)(1)语句覆盖(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5)条件组合覆盖答:图中共有4条路径:P1(ace)、P2(abd)、P3(abe)、P4(acd)。

1.P1正好满足语句覆盖的条件。

可以设计如下的输入数据: A=2,B=0,x =42.测试用例如果能够测试路径P1(ace)和P2(abd),就可以满足判定覆盖要求。

可以设计如下两组输入数据: A=2,B=0,x=4 A=1,B=1,x=13.条件:A>1,B=0,A=2,x>1。

需要有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上述四个条件都能有满足和不满足的情况。

以下这两组输入数据能满足这些要求: A=2,B=0,x=4 A=1,B=1,x=1 4.判定/条件覆盖 A=2,B=0,x=4 A=1,B=1,x=15.可能的条件组合:(1)A>1,B=0 (2)A>1,B≠0 (3)A≤1,B=0 (4)A≤1,B≠0(5)A=2,x>1 (6)A=2,x≤1(7)A≠2,x>1 (8)A≠2,x≤1相应的输入数据:A=2,B=0,x=4 满足(1)和(5)A=2,B=1,x=1 满足(2)和(6)A=1,B=0,x=2 满足(3)和(7)A=1,B=1,x=1 满足(4)和(8)注意: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简单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综合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