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2015-2017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目录前言 (1)第一章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一)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5)(二)人员结构矛盾突出 (5)(三)体制机制障碍显现 (6)第二章形势分析 (7)一、开展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原则” (8)二、落实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不动摇” (9)三、实现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持续” (9)第三章发展思路与目标措施 (9)·一、聚焦一个中心 (9)(一)分类别、定目标,协同企业战略 (9)(二)分层次、抓重点,引导员工发展 (10)二、创新两个理念 (10)(一)强引进,重培养,顺应由工转商 (10)(二)展个性,促竞争,融合相马赛马 (10)三、加速三个转化 (11)(一)加速市场化 (11)"(二)加速专业化 (12)(三)加速国际化 (12)四、紧抓四个环节 (12)(一)调结构、转方式,加快人才引进 (12)(二)拓通道、搭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13)(三)建体系、促竞争,加强人才选拔 (14)(四)改薪酬、优环境,强化人才激励 (15)五、落实五个保障 (16)%(一)强化执行人才规划 (16)(二)推进标准流程建设 (16)(三)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17)(四)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17)(五)完善风险掌控管理 (17)—前言集团二次党代会确立并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五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
集团二次党代会绘就的宏伟发展蓝图,既为集团发展确立了行动纲领,也对我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落实纲领、迎接挑战,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趋势,适应公司发展新要求,公司在十一届二次职代会提出了“坚持实事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坚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承包商地位不动摇,坚持创新商业模式、寻求增量的根本不动摇,坚持双核战略的国际化优先战略不动摇”、“持续改革创新、持续转型升级、持续提升质量效益”,构建立足基础设施,做强承包商、做好发展商、做优运营商的发展新格局。
确立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我们本着“三个原则”,重新审视和回顾了人力资源工作,分析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公司发展的所处阶段性特征,探求能够为“三个不动摇”的企业战略提供支持的人力资源,对未来三年人力资源发展目标进行了梳理。
遵循“三个持续”,从人才引进、发展、使用、激励等环节,明确了保障目标实现的人力资源具体措施,制订了公司2015-2017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力图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下,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潜能活力,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一章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人才队伍现状;2014年底,公司三类人才(总计9693人,其中,管理人才4291人、专业技术人才7006人(在管理岗位的2864人)、技能人才1260人,所占三类人才比例分别为%、%和13%。
与2012年末比,净增加1591人,其中管理人才增长了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下降了个百分点,技能人才下降了个百分点。
截止2014年年末在岗员工构成情况如下:表一:人才结构表(人才类别、学历、年龄、职称、技能人才)人数195 70 82 218 695约占比%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比例接近3:3:1,三类人才数量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图一:三类人才数量情况公司三类人才学历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总人才总数的%,具体学历分布情况如下图:图二:三类人才学历分布情况人才年龄具有年轻化特点,40周岁及以下人数占总人数%。
三类人才年龄结构情况如下图:图三:三类人才年龄情况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中,高级所占比例偏小(教授级高工和高级职称为7%,初级职称人员为57%,高层次人才较少,具体情况如下图:图四:职称分布图专业技能人才高级技师所占比例偏小,多数技能人才集中在普通工、初级工层级。
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如下图:图五:技能人才情况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管理理念有待提升1、思想认识不够充分。
公司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目前,公司对人力资源前瞻性发展的考虑还不够,既没有从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的角度进行理解运用,也没有在制度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多数制度侧重于管理、服务,而非支持与发展。
2、引入理念过于稳健。
公司人才引入一直围绕基础设施的建设展开,强调懂技术、重质量、保安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关注项目过程中投资运营、合法合规、风险控制、品牌塑造等商业、法律、宣传方面人才的引入。
随着公司做由工转商发展阶段的到来,人才引入理念亟待改变。
3、人才使用缺乏规划。
公司长期“赛马不相马”,重视部人才使用,但忽视外部人才的使用及部人才个性化引导培养,对人力资源个性化发展缺乏规划,落实程度不够,管理相对粗放。
(二)人员结构矛盾突出1、作为承包商,人才资源有效性较弱。
做强承包商,就是要在品牌影响力、在市场控制地位上有所作为。
但公司员工队伍中同质资源高度重复与高效资源稀缺并存。
公司现有路桥施工普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高度重复,但有效、高效资源较少。
体现在:纵向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较多,专家、优秀项目经理等核心人才队伍较少;投融资、运营管理等高端运作与管理的人才稀缺,机械设备、安全质量、测量和试验等高技能型操作人才不够。
横向领域中,铁道工程、隧道、城市轨道、市政等专业的专业人才相对偏少,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
2、作为发展商,人才资源集中度不高。
做好发展商,就是要优化组织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靠创新实现增量、增效。
但公司技术人才分布在各子、分公司,数量较为均匀,单兵作战,既无法在重大课题研究、科研项目上形成技术合力,实现技术突破,也无法在普通技术方案形成专业有效且可复制的模式。
这也就造成了公司在过往的工程施工中有实施、无总结,有经验、无成果的局面;另外,长期的资源分散,各子、分公司单打独斗,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没有复制和传播公司已有的有效资源,也产生了新的技术质量和安全风险。
3、作为运营商,人才资源创新性不足。
做优运营商,就是要寻求新的增长点,由产业链向价值链升级。
人才作为价值链升级的关键资源,在寻找新增长点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机电、地铁、盾构、房建、电气、投融资、运营管理就是我公司实现增长的“新大陆”,但这方面人才创新性严重不足,制约了公司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
(三)体制机制障碍显现1、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员工职业发展的“官本位”通道与员工理想的个人成长多渠道的问题,表现在职业发展通道上拓宽的必然性。
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上,我公司虽然建立了“三.三制”人才成长通道,但受到企业发展进程、个人思想观念等影响,职业发展通道逐渐退化到管理这一唯一通道上,前几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快速发展,新建项目较多,基本能满足员工职业发展,但随着市场增量的减少以及前期累积的人才消化过程,员工职业发展仅靠行政职务提拔已经变得不现实。
公司急需拓宽员工个人成长通道。
2、引入退出机制不全。
员工引进的狭窄性和退出的无序性的问题,表现在员工引入和退出机制健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公司对人才引进,采用的是毕业生招聘,员工来源比较单一和狭隘,另外,在单一的渠道中,没有完全的区分院校层次和专业,对毕业生定位为同一起点。
而在员工退出方面,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
随着国家劳动政策的不断完善,无序的退出必然会带来劳动用工的风险,员工引进和退出两方面均需要规。
3、薪酬福利改革紧迫。
薪酬福利提升的唯一可能性与员工需求多元化的问题,表现在薪酬制度上改革的紧迫性。
目前,我公司薪酬结构为岗位薪资、津贴以及绩效,福利为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
员工薪酬福利的提升,只能通过职务晋升这个唯一的通道才能获得。
薪酬本身的单一和上升的唯一性,使得员工薪酬满意度较低,对改革薪酬福利存在较大的期待。
第二章形势分析公司提出“做强承包商、做好发展商和做优运营商”,是公司对“五商”战略的深入解读,从而确定的新的战略引领,是公司实现战略发展,形成新格局的重要部署。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要科学认识新常态,更要积极适应和应对:一方面,要巩固国市场地位,加强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做优“高、精、尖、特”等标志性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实现增量增效;另一方面,要坚持国际化优先发展、统筹发展,实现“双核”战略,提高全球化管理水平,提升履约能力,创新赢利模式,提升品牌在国际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构建立足基础设施,做强承包商、做好发展商、做优运营商的发展新格局,必将产生对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国际化人才的新需求。
为此,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企,统筹开发利用部人才存量资源,努力寻求外部人才增量资源,打造人才优势,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继续巩固并提高领先优势的地位。
一、开展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原则”。
“三个原则”是开展人才强企的理论基础,为公司人才的方针政策提供了指导思想。
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通过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细致分析,认清人力资源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相关特征,存优去劣,转变人才理念,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营造人才良好成长环境,从人力资源机制体制上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对公司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二、落实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不动摇”。
“三个不动摇”是落实人才强企的根本保障,为公司人才的选用育留提供了发展方向。
只有在公司发展方向引领下,通过聚集、整合、优化公司人力资源,建设一批在行业乃至国际上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工程,锁定行业相关市场,才能为做强承包商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培养、选拔、使用好公司人力资源,转变运用方式实现增量、增效,才能为做好发展商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引进、提升、创新人力资源,寻求新的增长点,由产业链向价值链升级,才能为做优运营商提供人才支持。
三、实现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持续”。
“三个持续”是实现人才强企的动力源泉,为公司人才的增值优化提供了发展路径。
只有在发展路径规下,通过加速人力资源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走符合公司比较优势明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锐意创新,持续升级,提高人力资源效能(即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增强人才竞争力,才能为公司质量效益提升提供人才支持。
第三章发展思路与目标措施今后三年,公司人力资源将以“四个全面”为指导,突出改革发展主题,坚持“三个原则”、“三个持续”和“三个不动摇”,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人才工程,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主线,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急需型人才开发为重点,造就一支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队伍,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