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编制依据 (4)第1节标准与规范 (4)第2节与之相关的文件 (7)第2章工程概况 (7)第3章主要工程量 (9)第4章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计划 (11)第1节施工组织 (11)第2节施工作业区及施工段划分 (11)第3节施工安排 (12)第4节施工顺序 (12)第5节工期安排 (13)第6节工程质量目标 (13)第5章施工组织机构 (15)第6章施工准备 (15)第1节技术准备 (16)第2节施工组织准备 (17)第3节施工用水 (18)第4节施工用电 (19)第5节现场临时用房 (19)第7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20)第1节测量抄平放线 (20)第2节土方开挖 (21)第3节柱基础混凝土垫层 (22)第4节独立混凝土基础 (23)第5节素混凝土基础 (24)第6节毛石基础 (25)第7节混凝土地梁 (26)第8节砖基础 (27)第9节土方回填 (29)第10节暖气沟 (29)第11节墙体砌筑 (31)第12节模板工程 (33)第13节钢筋工程 (38)第14节混凝土浇筑工程 (40)第15节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42)第16节脚手架工程 (43)第17节垂直运输 (44)第18节塑钢窗安装 (44)第19节白钢玻璃门安装 (45)第20节木门安装 (46)第21节外墙贴面砖 (47)第22节玻璃幕安装 (49)第23节室内顶棚墙面抹灰 (50)第24节地面贴面砖 (51)第26节卫生间防水工程 (54)第27节屋面卷材隔汽与防水 (55)第28节混凝土刚性屋面 (56)第29节网架工程 (58)第30节模板工程 (58)第8章主要材料计划(见表7-1) (69)第9章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见表8-1) (71)第10章主要劳动力计划(见表9-1) (73)第11章质量保证措施 (74)第1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75)第2节搞好施工前的准备 (76)第3节本工程采用的具体措施 (79)第4节成品保护 (83)第5节内业档案管理 (84)第12章安全生产、防火保证措施 (84)第1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84)第2节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工作 (86)第3节本工程具体安全防火措施 (87)第13章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89)第1节做好施工准备 (90)第2节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91)第3节本工程特殊的技术措施 (91)第14章保证工期措施 (92)第1节搞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92)第2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93)第3节本工程采取的具体措施 (94)第15章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96)第1节搞好施工前的准备 (96)第2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97)第3节本工程采取的具体措施 (98)第16章冬期施工及越冬维护技术措施 (99)第1节冬期施工准备 (100)第2节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100)第3节本工程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 (101)第4节越冬维护措施 (102)第17章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103)第1节加强材料管理 (103)第2节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104)第3节加强施工管理 (105)第4节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106)第5节施工中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106)第6节控制好成品保护 (107)第7节经济活动分析 (108)第18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109)第1节新技术、新工艺 (109)第2节新材料 (110)第19章保证创优质工程硬性管理措施 (110)第20章关键部位与复杂环节重点控制措施 (111)第1节混凝土屋檐施工控制措施 (112)第2节曲线墙体轴线及曲率控制措施 (112)第3节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施工控制措施 (113)第4节网架安装的施工控制措施 (116)第5节刚性防水屋面防裂控制措施 (117)第6节卫生间防水质量控制措施 (118)第7节保温墙体防裂控制措施 (119)第8节塑料窗的安装 (119)第9节玻璃幕墙 (121)第21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23)第1节水泥砂浆地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123)第2节保证楼梯踏步等高等宽措施 (123)第3节厨房、卫生间、盥洗室防渗漏措施 (123)第4节墙体、门窗膀防潮、防霉变措施 (124)第22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地上设施保护加固措施 (125)第23章与监理部门协调配合措施 (125)第1节质量控制配合 (126)第2节进度控制配合 (126)第3节投资控制配合 (127)第24章分包单位组织管理措施 (127)第1节对分包单位组织原则:管理与服务。
(127)第2节组织分包单位参加验收 (128)第25章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措施 (128)第1节加强领导,提高对预防“非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29)第2节加大预防“非典”知识的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爱清洁,讲卫生好习惯。
(129)第3节加强预防“非典”工作制度建设 (129)第4节建设标准化临时设施,创优美生产、生活环境 (130)第5节依靠群众,群防群治 (131)第26章水暖、电气施工方案 (138)第1节工程概况 (138)第2节施工组织机构(见图26-1) (140)第3节施工准备 (140)第4节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40)第5节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142)第6节劳动力需用计划(见表26-1) (144)第7节工程量一览表(见表26-2) (145)第8节主要机具设备计划(见表26-3) (147)第9节主要材料计划(见表26-5,表26-6) (148)第1章 编制依据第1节 标准与规范1. 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2.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3-99)3.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范(JGJ/T L4-95)7.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5-80)8.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 -94)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规范(GB50210-2001)1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1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6.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1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59-88)2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2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L)2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2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5.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6.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7.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2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2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00)32. 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33. 土方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34.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3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3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JGJ52-79)37.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 F J53-79)38.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39. 碳结构钢(GB700-88)40、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B1499-91)41.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42. 水泥砂浆强度检验方法(GB L77-85)4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44. 低碳热扎圆盘条(GB701-92)45.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46.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50315-2000)47.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48.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49.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5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2)5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5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外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01)5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3T/120-2000)5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92)5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57. 电气装置安装1kV 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28-96)58. 强制性标准(房屋建筑部分)第2节 与之相关的文件1. 招标文件2. 施工蓝图3. 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所有技术参数出自土建工程工具书第2章 工程概况1.1 某中学综合教学楼位于黑龙江省革市某中学院内,东临某路,南与某公司毗邻,该工程为U 型建筑,东西长85.93m,南北长71.04m,总建筑面积为13320.5m2,建筑高度分别为26.40m(框架)、17.70m(砌体)。
1.2 教学主体部分为四层,办公部分为六层,图书馆部分为三层,教学部分东侧一至四层为阶梯教室,其余为20 个教室,5 个试验室,7 个专用教室,2 个微机室,1 个语音室,5 个准备室,3 个仪器室;办公部分包括9 个大办公室,25 个小办公室,3 个中会议室,1 个大会议室,6 个更衣室,1 个电子备课室,6 个备品库,1 个配电室;图书馆部分包括6 个书库,4 个办公室,2 个开架阅览厅,1 个大弧形报告厅,1 个控制室,1 个备品库。
1.3 结构形式:混合结构及部分框架结构两种形式,其中基础结构由独立柱基础、毛石条形基础以及混凝土条形基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