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一、主题确定:
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既能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关心植物的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

于是,在全班同学的倡议下,我们决定就此开展《校园里的植物》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树立热爱学校,关心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

2、认识校园里植物的品种、习性,了解相关知识。

3、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资料,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广泛调查、实验,制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研究,懂得团结力量大。

三、活动内容
1、对同学们关爱校园植物的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2、认识校园里的野草,了解危害,开展除草大行动。

3、校园最美的树评比。

4、开展除草、浇水、修剪等活动。

5、制作植物标牌,写明植物名称及特征,让校园里的植物“开口说话”。

四、活动过程
(一)确定主题:
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一一记录下来,返回教室后汇报交流后产生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亲近校园——和校园里的植物交朋友。

(二)活动小组的确定
学生寻找合作伙伴,组成活动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子课题。

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设计好调查表,一些同学手拿问卷,开始调查;一些同学蹲点花坛、操场,手拿纸笔,记录同学的表现。

然后,孩子们对调查表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共采访了9位同学)
1、你有没有跨越草丛?有(1人)没有(8人)
2、你有没有往草丛里乱丢垃圾?有(6人)没有(3人)
3、你有没有摘花或折树枝?有(8人)没有(1人)
4、你有没有把衣服放在草丛上?有(7人)没有(2人)
5、你知道学校里有两棵桂花树吗?知道(0人)不知道(9人)
其次,孩子们们对蹲点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在连续一周的观察中,随意跨越草丛的有18人,以课外活动时最多:把衣服放在草丛上的有35人,一般是体育课或课外活动课;摘花或折树枝的不多,仅有2人。

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不够关心和爱护,还需要加强保护意识。

因此,他们提出以下建议:
(1)对随意破坏者进行处罚。

(2)对同学们进行关爱校园里植物的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3、关爱行动
为了起到带头作用,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1、《校园野草知多少》课题小组的同学开展了除草行动。

同学们带着器具,浩浩荡荡地来到校园的各个地方。

对这可恶的家伙,怎么能手下留情呢?大家挽起袖子,将杂草连根拉起……他们号召全体同学加入除草行动,誓与野草斗争到底!
2、《校园植物大搜集》课题小组的同学跟随后勤杜老师定期开展浇水,修剪活动。

同学们借来了一把剪刀,修剪树木的叶子。

同时,用水桶,给树木浇一些水,松一松土。

为了让树木安全过冬,同学们向大人学习防冻措施,给一些树木“穿上防寒服”。

(四)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是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目标,遵照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原则,运用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构及其实施状况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生的体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和别人打交道首先要说…你好‟、…请教你一个问题好吗‟、…对不起,我可以打搅你一下吗‟等等,采访完毕一定要谢谢人家;其次,采访时要注意,别人正忙的时候不要去添乱;再次,采访时要事先向别人说明你的来意,让别人明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总之一句话,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五、活动反思
刘彤: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似乎变成了“小大人”,自己查资料、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写论文、自己做记录……活动中,我们也碰到一些困难,但通过大家的努力,都一一解决了。

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桂花树的知识,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认真真去做,就能做好,就可以有所收获!”
刘明:
经过这次活动,我惊讶地发现我变勤劳了。

以前我总是推三阻四,可这次活动我总是主动请缨,积极完成任务。

我为自己的变化感到高兴!”
张好:
我想用我们组编的一曲快板来说说我的感受:“走进校,看一看,校园树木有多少。

左看看,右看看,学校树木真不少。

你看这,我看那,不如来个大搜索。

一支笔,一张纸,记录美好的事物。

树木类别真不少,乔木和灌木,还有不少是草木。

大松树,挺起胸膛在问好;桂花树,仰起脸庞在微笑。

万年青,真年轻,头发翠绿真健康。

迎春花,楼上开,黄花一朵头上戴……”
老师的反思:
《亲近校园--和校园里的植物交朋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确定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生。

学生们每天生活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对校园的植物知之甚少。

从学生熟视无睹的现象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感受,立足生活,亲近生活,确定主题,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认识身边的科学,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征——经验性、综合性、实践性。

同时本课的实施并不只有我班的同学受益,全校的同学通过花坛边的植物标语牌认识了这些花草树木,体现了资源的共享。

这次活动多由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自主展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确实获得了宝贵的情感体验。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历经一个月,取得了可喜成绩,也给我留下思考:
个别学生的依赖性很强,依旧遵循“拔一拔,动一动”的惯性,习惯于“奉命行事”。

我想这就是我们长期封闭性教育所带来的恶果。

怎样培养这些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各项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