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 全真模拟训练密卷 普通学校卷(三) 一.读语段,完成综合练习。
(11分)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y ì zh ēn ji àn xi ě[ ]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c óng r óng zh èn ding[ ]!” [B]病人y ì sh ēng b ù k ēng[ ],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h àn r ú y ǔ xi à[ ]。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 )被抓破了。
1.根据拼音,请在“[ ]”内书写正确的词语。
(4分) 2.根据文意,在[B]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
(1分) 3.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1分) 4.语段[B]是读人物_________的描写。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病人”________和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分) 5.这位“病人”是___________,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 容: A 容纳,包含 B 让,允许 C 相貌,仪表 D 对人度量大 1.上课了,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
( ) 2.这间房子太小,容.不下几个人。
( ) 3.我们决不能容.他继续破坏班级纪律。
( ) 好:A 优点多的或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反;B 完,完成 C 很,甚 4.我穿好.衣服就去,你先走吧! ( ) 5.这匹马跑得很快,真是一匹好.马! ( ) 6.今天的天气好.冷啊! ( ) 三.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10分) 雕梁( )( ) 脍炎( )( ) 不同( )( ) ( )( )绕梁 美不( )( ) 笔走( )( ) 引人( )( ) ( )( )窠臼 阳春( ) ( ) 独具( ) ( ) 古色( ) ( ) ( ) ( )共赏 巧夺( ) ( ) 响遏( ) ( ) 别具( ) ( ) ( ) ( )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古诗<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体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 ) 2.“偶尔”的反义词是“经常”,“指望”的反义词是“希望”。
( ) 3.“手不释卷”的“释”是“解释”,“卷”就是“书”;意思是手里的书不需要解释。
( ) 4.“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 ) 5.“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象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这句是比喻句。
( ) 6.阅读,既是读者同作者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又是读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的过程。
( )五.把下面的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6分)1.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每于寒尽觉春生。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不知云与我俱东。
5.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6.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______________。
六.请你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6分)1.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者我。
( ) 2.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 )3.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象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5,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七,请指出下面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6分)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破折号(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省略号 ( )3,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行线路. 引号 ( )4,”哦! 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破折号(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首诗我懂得.引号( )6,”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省略号( )八,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 )这些事例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 )这就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话.( )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 始终勤奋不懈,遇事寻根究底,终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九,根据课文填一填,再回答问题.(10分)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便有一群海鸥( ),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成一篇( )的乐谱.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 )地唱着什么.( ),原来是( )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1.这两段话主要写什么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的“扫”字用得特别精彩,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的加点词分别换成“干净”和“起落”行不行?为什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并答题。
(16分)听雨1.听雨是一种享受-----心灵上无与伦比的,愉悦的,平和的,自然美的享受。
2.有雨的日子,我就听雨。
3.听春雨的__________,听夏雨的___________,听秋雨的__________,听冬雨的______________;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听雨的微笑,听雨的吟唱,听雨的呐喊,听雨的怒吼。
4.“天街小雨润如酥。
”那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甘润如酥,润物细无声的初春细雨。
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雨声啊!一种无声似有声,有声更似无声地在心中奏成一曲优美的歌的是具有春之魅力的温柔雨声!仿佛是听那遥远的星星甜美的呢语,又似绿叶吻着花瓣的柔情。
5.春雨是柔情,夏雨是豪放而不拘一格。
6.它有时心平气和,温情脉脉;它有时怒气冲天,喊叫连天。
于是便有晴天小雨,于是又有了“黄梅时节家家雨”于是更有了铺天盖地的暴雨。
这就是夏雨。
-----一种淋漓尽致无所畏惧的雨!7.听者夏雨,才恍然惊觉生命是如此多姿多彩而又壮丽辉煌!8.秋雨,原该是一种婉约的风韵,但在那已飘过的秋雨中,却染透了无穷的哀愁,孤寂与挥之不去的满笔愁绪。
9.“那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秋夜残灯灭,细雨缠绵,该是一份何等凄婉的哀怒和忧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伤心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哀怨啊!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是一份深深的感伤!10.秋雨依旧,年代却已不再,我们心中一份秋雨声又是怎样的呢?11.“质本洁来还洁去。
”伴雪而来,随风而去,不知是飘逸,还是深沉。
哦,这就是冬雨么!或许是一年的思虑俱在寒冬堆积,于是冬雨也无语而沉思.听冬雨之声, 是听远方一声低语,一种思念,一句祝福,一份安慰,一缕温馨,在这飘雪的寒冬,为我易冻的心燃一堆圣火,于是便看见春天向我走来。
12.哦,听雨,仿佛是读一首隽永的小诗,听一曲悠扬的古乐。
听雨,原来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分诗意。
13.听雨,是一种享受——享受自然与我!1.文中写了一年四季的雨。
写春雨的是第________自然段,写夏雨的是第_________自然段,写秋雨的是第_______自然段,写冬雨的是________自然段。
(2分) 2.下面是形容不同季节雨的特点的词语,阅读第3自然段,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填在横线上。
(2分)A豪放 B婉约 C温柔 D深沉3.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雨的低语,听雨的倾诉,听雨的呜咽………”还可以听雨的什么?请你展开联想或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了确切,生动的描写雨,先后五处引用了诗句烘托意境,请你将所引用的诗句摘抄下来,并选择一句,写写它的意思。
(4分)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____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首尾照应,突出中心,强调“听雨是一种享受”。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摘抄出两句,并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