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17T11:49:12.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郭艳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暖通空调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空调负荷逐年增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展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暖通空调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空调负荷逐年增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展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
本文总结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几种用于暖通空调节能的新技术,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建筑工程;节能减排;应用研究
引言
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没有供暖,大面积使用空调,因此,研究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建筑暖通空调应用节能技术,不仅贯彻了国家节能战略,节约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后期能源需求,而且也提升了相关建筑工程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缓解了资源浪费的现状,保护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今,由于我国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暖通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并且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能耗占有的比例持续上升,因此,能源的供应与需求日益加大。
建筑物在实践操作运行的过程之中所消耗的总能源,暖通空调在实践操作运行消耗的能源就占总能源很大的比例,而且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进步,暖通空调系统所拥有的地位会越来越高,那么以后实践操作运行消耗的能源占据的比例会更高,故,对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会愈发剧烈。
同时,在我们国家操作运行的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主要是靠水力产生的电能。
2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的问题现状及对策
首先,节能设计方面: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开发人员的节能意识不高,且研发不具备时代感。
大部分暖通空调节能研发人员并没有充分将节能理念融入到暖通空调设计中去,研发人员节能知识不具备时代感,不足以支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成功应用;其次,用户使用方面:用户操作能力不足。
在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用户没有经过暖通空调使用指导。
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导致了大量电能的浪费。
另外,用户也不具备根据室内室外环境的条件来调节暖通空调运行速度的能力,导致了暖通空调实际耗能严重,即使在暖通空调中使用节能技术,也不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最后,暖通空调采用节能技术进行设计,但是往往由于暖通空调设计时各个系统相互交错,功能复杂,易发生故障且难修复困难,导致暖通空调在应用节能技术后,并不能完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无法达到显著节能的目的。
相关对策分析:提高暖通空调研发人员的专业技术,在研发人员内大力提倡节能思想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引进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并加以创新,以适应中国国情化的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3常见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
3.1蓄能空调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中,应用蓄能空调技术(包括蓄冷空调技术和蓄热空调技术)降低了用户对能源的消耗,是一项重要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蓄冷空调技术主要是通过介质凝固或降低介质的温度,以潜热和显热的形式储存冷能。
例如冷水主机、泵阀、自动控制系统、蓄冷装置等。
蓄热空调技术主要是利用水介质进行蓄热,安全无污染且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也较低,例如电锅炉蓄热系统。
3.2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
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①降低室内环境温度;②降低室内环境湿度。
一般用于第二种用途的空调负荷占到空调总负荷的40%左右,占比相当高,而这种负荷属于显热负荷,使用低温冷媒处理规模庞大的显热负荷,必然会导致冷源效率的降低。
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空调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该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空调技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原理如下:室内环境湿度的降低可以通过向室内送入经过除湿环节后的室外新风达到,这样一来既满足了降低湿度的要求,也达到了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另一方面,室内温度的降低可以通过独立的水系统实现,该系统使用的循环水温度在18~20℃,通过辐射或对流型末端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①可以避免降温、除湿两种矛盾需求带来的冷热抵消;②可以用独立水系统中的高温冷源吸收显热,大幅提高冷源效率;③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室内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因此该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未来空调的主流技术。
不过该项技术尚处于攻坚阶段,一个需要攻克的重点就是如何对室外新风进行高效除湿。
我国国内已有高校开发出了一种除湿转轮,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湿度独立控制的室外新风处理方法。
3.3暖通空调系统冷热能回收技术
冷热回收技术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暖通空调运行中的余热来降低能源的消耗,控制建筑工程的冷热能排放,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能源的利用。
常见的暖通空调系统冷热能回收应用设备有冷凝热的卫生热水供应器、板翘式全热交换器、板式显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等。
另外,在冷热回收技术中应用智能电气化技术至关重要,智能化回收冷热能,可以根据建筑暖通空调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自行判断,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节能减排。
3.4热泵技术
在耗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热泵产生的热能可达三倍甚至四倍于电加热产生的热能,这充分证明了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采暖方式。
科学统计表明,煤电的转化效率约为30%,在这一前提下,热泵的效率系数必须大于三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节能的取暖措施。
如今热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其应用的难点在于如何尽可能地使效率系数更高。
虽然要达到足够高的效率系数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热泵技术已经在无集中供暖、有燃煤限制的诸多地区发挥着它的节能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国外研究人员已率先使热泵的效率系数达到甚至超过了3,比如日本近年来推出的以CO2为工作媒质的热泵型热水器的效率系数、最新研制出的空调系统在冬季时供热状态下的效率系数都已经突破了3的大关,正在向着“效率系数达到4”这一新目标发展。
3.5暖通空调应用整合变频技术
暖通空调应用整合变频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首先,通过暖通空调末端变风量系统调控补偿室内温度,调整实际送风量以满足用户要求;其次,在变频工况下,暖通空调变水量系统实现调节热量交换。
3.6数字化管理节能控制技术
暖通空调的运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技术参数设计或管理规范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空调系统的运行节能控制来弥补,运行节能控制的应用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修正,能够使能源消耗向着更加精确细化的方向进行。
实现节能控制的最理想途径是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进行工况监测、功能管理和相关数据测量,能够以其智能、高效的特点保证建筑物内的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最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和资源。
因此,实现建筑智能化和空调的自控管理,是暖通空调的必然发展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在这一大背景下,建筑工程也在飞速发展。
暖通空调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各界开始关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快我国的建设步伐,也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完善和进步,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必将再上一个台阶,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龚艳林.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现状和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16(02):106.
[2]严丽萍.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5(19):104+82.
[3]刘春杰,陈正刚.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14,20(05):3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