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6月英语四级(CET4)真题

2011年6月英语四级(CET4)真题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石门子地区金矿普查设计院系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班级资源0942姓名李悦岩学号 09014312142012年6月1日江源镇石门子地区金矿普查设计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七队二〇一二年六月江源镇石门子地区金矿普查设计承担单位: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七队队长:郝绍桐总工程师: 田树海项目负责:王世军编写人:李悦岩编写时间: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一节目标任务 (3)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4)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5)第三章成矿地质背景 (6)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6)第二节矿区地质特征 (14)第四章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15)第一节总体工作部署 (15)第二节工作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第三节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6)第五章实物工作量 (18)第六章经费预算 (18)第一节项目概况 (18)第二节项目工作地区基本条件 (19)第三节预算编制依据 (19)第四节预算编制方法 (19)第五节项目设计预算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 (25)第七章组织管理和项目组人员设置 (28)第一节组织管理 (28)第二节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28)第八章保证措施 (29)第一节具体措施 (29)第二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29)第三节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30)第九章预期提交成果 (32)附图目录:1、1:10000地质填图2、探槽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目标任务本次所承担科研任务,是针对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石门子及农林地区,工作区面积为7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前人工作的1:20万与1:5万地球化学找矿没有明显的异常的情况下,来加密做1:2.5万进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结合1/1万高精度磁测、卫星遥感地质解译等技术手段,对已有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进行异常查证,大致查明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异常产生原因,进而寻找含矿蚀变带及多金属矿(化),为下一步勘查评价提供依据。

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1.工作区范围工作区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南西18 km处,行政区划属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所辖。

石门子勘查区拐点坐标:1、东经:127°52′00″北纬:43°08′002、东经:127°55′30″北纬:43°08′00″3、东经:127°55′30″北纬:43°07′00″4、东经:127°57′30″北纬:43°07′00″5、东经:127°57′30″北纬:43°05′00″6、东经:127°52′00″北纬:43°05′00″工作区面积为36.44 km 2。

农林地区勘查区面积35.19km 2。

勘查区地理拐点座标为:1.东经:127°48′00″;北纬:43°07′00″2.东经:127°52′00″;北纬:43°07′00″3.东经:127°52′00″;北纬:43°03′30″4.东经:127°48′00″;北纬:43°03′30″2.工作区的自然状况普查区位于长白山脉支脉牡丹岭上,海拔400-850m ,相对高差300—350m ,属于中等切割的中低山区,地形变化较大,沟谷较宽,一般呈U 型谷。

区内覆盖较厚,植被发育,森林茂密,多为次生天然针、阔叶混交林,基岩露头较少。

工作区内水系属牡丹江水系,水系较发育,多属其Ⅳ—图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Ⅴ级水系,一般为季节性河流,水系上游沼泽较发育,水资源较为丰富。

工作区内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严寒多雪。

年平均气温4-6°7月气温最高,最高可达30°以上,1月气温最低,最低33°以下。

年降雨量一般800—1000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5﹪以上。

工作区内经济以林业为主,林业经济主要为林业管理,仅有少量采伐经营;农业经济不发达,仅在较宽沟谷两侧有少量农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副业为木耳、蘑菇种植等。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972年吉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1:20万桦树林子幅区域地质调查,首次对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该区的成矿地质环境进行了评述。

其成果资料对本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986年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调查所完成1:20万桦树林子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对33种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圈定一批地球化学异常,工作区位于敦桦-79-SH-39号异常区内,为本次勘查选区提供直接依据。

1999年吉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完成的1/5万石门子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建立了区内地层层序,划分了岩浆侵入期次,确定了构造格架,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翔实的基础性资料。

2002年吉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所完成了1:25万敦化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研究,该成果是本设计编写的主要地质依据。

第三章成矿地质背景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勘查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活动带陆缘造山带内,同时叠加了濒太平洋构造的改造。

前中生代的地质体主要为少量的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及大面积出露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中新生代地质体主要为一系列受敦密断裂构造控制的火山—侵入杂岩。

区域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为主,同时北西向构造形迹也较发育,为敦密构造带的派生构造。

Ⅲ级成矿区带密山—珲春太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钼铅锌银成矿带,因矿产勘查程度较低,前人未进行更详细的划分。

1.地层区内地层主要有新元古代地层、中生代早白垩世地层、新近纪地层以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其分布及特征详见表1。

2.侵入岩区内岩浆活动十分频繁,泥盆纪、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及白垩世均有岩浆侵入,其分布及特征见表2。

3.火山岩区域上火山岩不发育,仅见早白垩世泉水村组、新近纪船底山组两期火山岩,沿敦密构造带及其两侧分布,其中前者主要为一套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为中心式喷发的喷溢相—爆发相堆积;后者主要为一套橄榄玄武岩,为裂隙式的喷发相堆积。

4.构造4.1中深层次构造区内中深层次构造形迹为韧性剪切带。

大石河林场剪切带(F1):出露大石河林场一带,呈北西向展布发,育在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以及泥盆纪辉长岩之中,宽度500—800m,长度约15km,产状:40°∠60°—70°。

4.2浅表层次构造区内浅表层次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断裂、西向断裂、南北向断裂。

1)北西向断裂构造,见有4条(F2、F3、F4、F5、、)分布于区内中南部,呈北西向展布,不连续状产出,出露长度2-10Km为压扭性断层,切割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花岗岩及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

2)近南北向断裂构造,F6断层,分布于区内南部,延长约8Km,性质不明,切割北西向断层及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

5.地球化学特征5.1水系沉积物特征据1:20万桦树林子幅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显示,区内有Mo—cd—Au—Bi—As综合异常(异常编号敦桦-79-HS-38)、Mo—Cd—Au—Ag—Sn综合异常(异常编号敦桦-79-HS-39)、Hg—pb—Bi综合异常(异常编号敦桦-79-HS-36)各一处。

1)敦桦-79-HS-38异常:该异常出露在仁义河屯北东部及东部,异常呈椭圆状,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为14Km2,为Mo—Cd—Au—Bi—As综合异常,异常区出露的地质体主要为晚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

其中Mo单元素异常面积较大,出露在异常的中心,最高丰度3.0×10-6,其它元素异常出露在其周围,有一定的重合。

2)敦桦-79-HS-39异常:该异常出露在十八道沟,异常呈倒葫芦状,呈北东向展布,面积大于24Km2,为Mo—Cd—Au—Ag—Sn综合异常,异常区出露的地质体主要为晚二叠世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侏罗纪碱长花岗岩及白垩纪花岗斑岩。

其中Mo单元素异常面积较大,出露在异常的南西部,最高丰度6.2×10-6,其它元素异常出露在其北东部,有一定的重合。

3)敦桦-79-HS-36异常:该异常出露在大石河林场一带,异常近圆形,面积大约45Km2,为Hg—pb—bi综合异常,异常区出露的地质体主要为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及新元古代万宝岩组。

其中Hg单元素异常面积较大,pb、Bi两元素异常较小,出露Hg单元素异常内。

5.2自然重砂特征据1:20万桦树林子幅矿产报告表明,区内见辰砂—金、钛铁矿重砂异常各一处。

辰砂、金异常,位于保忠桥屯东部,异常长轴近东西向展布,呈不规则状分布,南测延出图外,面积为24Km2,处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似斑状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之中。

钛铁矿异常,位于十八道沟屯南部4Km处,长轴北东向展布,呈椭圆状分布,往北东测延出图外,处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闪长岩之中。

6.地球物理特征6.1重力特征在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图2),工区位于区域性基底由隆起(强度-46×10-5m/s2)向拗陷(强度-52×10-5m/s2)过渡的陡变带处。

且有F1、F2、F3、F4等四条等线性构造行迹通过本区。

另外在工作区西南偶,且有F5、F6两组不同方向构造行迹显示。

图2 区域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6.2航磁场特征在1:20万航磁剖面平面图上(图3),工作区位于正负低缓磁场陡变带处,北东向和北西向线性构造行迹显示明显。

区内四处低缓磁场F1、F2、F3、F4等四组构造控制,沿北西向断续分布,强度50nT-400nT等与后期中酸性脉岩关系密切。

7.矿产特征区域上分布有铜镍矿点一处,位于石门子屯南东部8Km 处,产于泥盆纪辉长岩中,岩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围岩为晚元古代万宝岩组变质砂岩,辉长岩体长100-200米,宽50-120米,倾向北东,倾角45°,矿化以岩浆期镍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

8.遥感影像特征感数据采用1986年6月接遥收的七波段TM 数据,编号117-30,经过与地形图精样正、色彩匹配等处理,最后采用TM743波段组合制成假彩色遥感图像,在MAPGIS 软件支持下进行了遥感解译工作。

图像制作质量完好,其精度满足《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 0151—95 )的精度要求。

根据卫星合成图象的纹形特征,工作区主要为一图3 区域1/20万航磁△T 剖面平面图类地貌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