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揠苗助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课文,理解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寓意,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的目的。
为此,根据学生的认知心里特点,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语言内容,并让他们在形象的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2、在读准、读好的基础上练习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体会寓意
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以读为主,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细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理
解体悟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寓言故事
1、出示屏幕
2、复习什么叫寓言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3、提问: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分别读课文中的四个自然段
4、教师做出评价。
5、说说揠苗助长的“揠”字什么意思?
【语文贵在读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反复读的过程中结合插图理解题目意思】
三、品故事,读出味道。
1、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句子比较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
“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
比较去掉“好像”和焦急地”和原句有什么不同
3、请学生回答。
师:“焦急”是什么意思?焦急究竟有多急呢?看到屏幕上的字分析字形。
师:现在这把火放在谁的心上呀?领读“焦急”
生: 跟读
师: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去,谁能读出焦急的语气?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农夫在田里怎样了?他在说什么?生:答
师:农夫为什么那么着急呀?
生:答
师:农夫希望田里的禾苗一天就长高一大截,这有可能吗?为什么?生:答
师:禾苗就是这样天天地长,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生长着,这就是禾苗的生长规律,农夫知道吗?
4、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从哪个词语看出农夫的心情急。
盼望生:答
师:对,盼望就是十分希望,农夫就是十分希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所以他就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去看,他就是太着急了。
师:可以换个词去说说吗?
生:答
师:你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5、刚才我们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好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能读好下面的自然段吗?
师:谁来读二三自然段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农夫在田里忙活了一天,累得筋疲力尽,心里却很高兴,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谁能读出兴致勃勃的语气?
师:他的儿子看到农夫这个举动,心里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全部都枯死了。
师:农夫一心盼望禾苗快快长大,在田里将禾苗一棵棵拔起,虽然累得精疲力竭但是却很高兴,到头来全枯死了。
师:出示图
师:他儿子看到这个情况,他会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生;答
师:总结板书
师:农夫要想禾苗长高,他应该怎么做?
【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词句的理解这样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又使他们思维得到了发展。
如重点词语“盼望,”“焦急”等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农夫的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形象,让他们扮演角色去思考,身临其境去感悟体会想象角色的心里活动从而获得直观的推论】
师:读书让我们知道这个故事,思考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补充故事以及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最后说明道理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生长规律,这就是揠苗助长流传至今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师;出示寓意
四、讲故事
加上动作和表情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据学生的认知心里特点,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语言内容,并让他们在形象的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原因方法结果
盼望拔高禾苗全都枯死了
焦急精疲力竭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