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山 南山天涯海角简介

南山 南山天涯海角简介

南山寺简介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

整个气势恢宏,为中国50年来新建最大道场,也是南国规模最大寺庙。

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

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

仁王殿内供奉寺庙门神哼哈二将,明清后,这种殿式建筑逐渐演变成牌坊式建筑——山门。

天王殿当中供奉天冠弥勒和两个侍者,两旁立护法神四大天王。

天王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转轮藏。

从天王殿穿过游廊,便可进入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还有文殊、普贤、迦叶、阿难、帝释、梵天、两尊供养菩萨和十六罗汉塑像。

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一个由大型唐代风格六楼、建筑、群像雕塑、经幢、石刻、浮雕、园林组成的景点。

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

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簇拥着,广场里建须弥山,须弥山住众多护法天神。

绕过须弥山,便进入“圆通经幢”,其四周是“天龙八部”群像雕塑。

由经幢前行,便见“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达摩面壁”浮雕。

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为西天禅宗第28祖、中国禅宗初祖。

它就是具有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气象不凡,生机勃勃的南山景区大门--“不二”法门。

何以“不二”,现为介绍:据说在佛家里面一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人一旦进入门,就是进了超越了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

当然这只是从思想境界上而不是从空间上来说的。

法门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道或途径,所有修行的人只要依着这样的途径去不断修炼便可以获得正果。

既然说它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不二是一种非常深奥的理念,也不是我们言语可以说清楚的,简单的说,不是一,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来看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凑合,都是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

八宝莲池从不二法门广场下到曲桥,便是面积为2200玉米的“八宝莲池”,仿海义世界而建,内有各种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态各异热带海洋观赏鱼穿梭其间,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於神奇海底世界。

沿着曲桥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圆通”石刻,“耳根圆通”1象徵观菩萨修炼法门,“闻声救苦”,遍及十方。

“耳根圆通”旁边,建成有观音阁,阁上安放一尊金碧辉煌的金玉观音,高3。

8米,造价约人民币1。

9亿元,动用黄金100多公斤、南非钻石120多克拉、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数千粒及100多公斤翠玉,且采用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手工工艺生成,又创一世界吉尼斯纪录,像是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与富可敌国的陶朱公共倾家财投资人间。

观音阁一侧是“宝瓶净水”雕刻,另一侧是种满莲花的莲花池。

莲花素来被佛教信徒视为圣物,认为它能启迪人们不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

花架对面是巨大“慈般普渡”木雕,木雕旁是刻满书法的碑亭和观音菩萨的坐具——“莲花宝座”石刻。

由茶社前行星期达300米的《心经》石刻前是紫竹林。

铸铜大钟由“吉祥如意”石刻拾级而上,是古色古香吉祥钟亭,内有一座高1。

8米,重0。

8吨的铸铜大钟,遇上重大节庆日,这里便有隆重的撞钟仪式,祈福消灾。

由吉祥钟亭向前,穿过茂林修竹,便可见仿古竹简巨幅石刻,上刻《吉祥经》。

吉祥经周围布满名家书法石刻。

吉祥如意园南边是“如意花榭”,花榭当中是一巨大天然如意石,既像一老鹰踞石,又似烈马惊跃。

偏居花榭一隅的是一座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铜像。

空海大各尚西渡中国求学时,曾为台风所阻,漂至南山,于此休整后赴长安。

海上观音三亚南山寺海上观音(图1)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选址。

南山海上观音像项目从一九九五年开始筹备。

一九九九年获审定通过并于同年破土动工。

2007年4月24日,两年前的4月24日海南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像举行了开光大典,总投资达八亿元。

一百零八米的南山海上观音像,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观音造像。

在南山海上观音建成之前,高八十八米、被誉为“神州第一大佛”的无锡灵山大佛是最高的,而南山海上观音像建成之后,灵山大佛的高度纪录就被刷新。

观音圣像足下的莲花宝座高十米,共四层,每层有形状相同的二十七瓣莲花,共一百零八瓣,比灵山大佛底座莲花宝座多出二十瓣。

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7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

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 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净苑” 景区。

三面观音为一体的三尊造型佛像:三亚南山寺海上观音(图2)正面观音手持经箧,右面观音手持莲花,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依次象征智慧、平安、仁慈。

每一尊法相蕴含一种大智能及感应功能、能增福添慧、保佑平安。

正面的手持经箧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

经箧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观音“白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有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

左面的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

右面的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

观音是密宋莲花部的本尊,莲花是观音的三味耶形,喻“常乐我净”四德;是佛门中的圣花,象征众生的肉团心,莲体清净,出淤泥而不染,根茎通心,象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总体表示观音的清净和六根圆通。

观音圣像总体表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

是“慈悲”、“智慧”与“和平”的精神象征。

圣辉法师表示,在全球来讲,南山海上观音圣像是首屈一指的,是中国佛教界的骄傲。

鳌山“鳌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山高约500米,形似巨鳖。

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

山势迤逦叠翠,丘除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

1200年前,中国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鉴真法师,在他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险后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间建造佛寺,传法布道。

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

南山文宝院承载着华夏五千年文化的南山文宝院,尽管这里横亘着一方10米长、3米宽、35吨重的龙凤巨砚,且墨海边绞缠着56条神龙、9只金凤、32尾寿龟,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像一部包揽天地、浓缩古今、囊括经史子集的煌煌巨著;大钟楼钟楼分两层,下层是敦实的石建筑,上层是重檐木构建筑。

下层门洞的拱券和门框上,刻有“八洞神仙”图,边侧刻一副对联。

钟楼背面门洞两旁,又有两个小门洞,内砌二十八层台阶,直通楼上。

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有各种花草树木,很简单的勾勒,就把神韵显示出来,足见其刀法的纯熟。

高层的本建筑上,涂金着彩,十分华丽。

南山寺的大钟楼,石建和木建相结合,石刻人物花卉和石刻题字相结合,石雕和彩绘相结合,很有特点。

游人穿过大门洞,登小门洞内的二十八级暗石阶上楼,可凭栏观光。

敕建极乐寺殿前立元代石碑—通,清代石碑数通。

至此,方显出南山寺的古朴气氛。

小径左侧。

又有一个门,门旁有砖砌建筑的钟鼓二楼,入内是一个四合大院,大院正西经北向南的就是南山寺现存塑像设置最完整的大雄宝殿。

殿内正中为泥塑释迦牟尼佛和阿难、迦叶两个大弟子,再前正中为石雕文殊骑狮像。

左侧为石雕送子观音像,观音菩萨慈爱地把小孩放在膝上,一手护抱,一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观音菩萨的背后,卷起凹石,表示山洞的样子,这座雕像形象十分生动。

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

菩萨伸出的十八臂作出各种姿势,下踩一朵莲蓬,身边眼两头小象,看上去翩翩欲飞。

大殿两侧的泥塑十八罗汉,其工艺水平之高,在五台山所有大雄宝殿内同类塑像中首屈一指。

罗汉的个性鲜明,有的疾恶如仇,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眉清目秀。

有的老态龙钟,一个个栩栩如生。

十八罗汉所靠的山墙内壁上有壁画,左侧壁画为释迦牟尼佛传记,右侧壁画为唐僧取经。

殿门内额上挂一竖匾,上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四字。

梵钟苑梵钟苑漫立在南山景区的肚腹中,云纱拂拭的蓝天是它高阔的棚幕,雨洗露润的绿树是它摇曳的裙裾,霓霞红紫的百花是它绚烂的衣绣。

宏大的古钟群落,倏然拉直了我的目光,我贪婪地吞咽着,享用着这稀世的奢侈。

苑中的39口古钟从历史的深处长鸣着走来,从明朝锈蚀斑斑的禅院中蹒跚走来,从清代披枷带锁的寺庙中走来,有的是撞响释学禅宗的黄钟大吕,有的是警醒道观日月的传世宝器。

它们,原本散落在全国民间的城郭乡野,非止岛国海南,一朝被高瞻远瞩的策士们,以观光旅游的现代慧目发掘出来,便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地汇聚到这天之涯海之角,然后由最具慧根的大师们命名,统而言之地赐姓为“梵”,褫夺了其本姓原名。

在品咂钟苑诗意浪漫的同时,令人不禁生出空旷寥落之感。

39口明、清巨钟汇聚广场,成就了中外古钟史上绝无仅有的蔚然奇观。

策划大师们还嫌不够,又仿制了3口更为巨大的唐钟,分别浇铸“和平”、“报恩” 、“祈愿”的祥词吉语,以完成观音“42大愿”之说,意在彰显当下中华大一统的鱼水谐和。

仿唐钟向游客们发出免费撞击的激情召唤,悠远天籁,轰然而起,满足了善男信女许一桩吉愿的红尘需求或做一回现世唐僧的人间游戏。

39口古钟牢牢地吊挂在当代敦实的钢铁支架上,三面列队成“∏”形,散落广场,再一次站成39座千年的等待,世纪的翘首,当下的期盼。

等待得道高僧颂经祭法作人寰宇间的禅理超度吗?古钟们已然眯起智慧的法眼沧桑了明清两代、比高僧还高啊!翘首香烟燎绕欣羡观音的弥天香火、如来的摩肩朝觐吗?古钟们早已跨出古寺圣庙爬升到南天高界一展身段、俯瞰人间万炷香火了啊!期盼回归庙宇道观再现晨钟暮鼓、陪伴青灯黄卷吗?不远的南海碧波上不就矗立着高大伟岸的观音,南山寺的金堂上不就端坐着法力无边的如来,呦呦鹿鸣的吉祥园里不也恣意着率性尚情的十八罗汉。

史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原有古钟的基座上,诞生了法器类佛钟。

佛钟采用了横截面为正圆的形制,使钟声悠扬、绵长,以满足佛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恩报恩”的思想与传诸久远的需求。

后世出现的道钟、报时钟、朝钟都采用了定形的佛钟造型。

古钟是历史,但历史是不可重复的,古钟的湮没便是历史的湮没;古钟是科技,一部人类科技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而古钟的断裂就是人类文明史的断裂;古钟是文物,但文物是不可复制的,复制的文物不是文物,是赝品,洋洋万言史墨抵不上一件文明史迹的口舌。

长寿谷长寿谷,也叫鳌山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依攀山势,呈谷状纵伸。

谷线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奇观。

其间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

设计者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融汇福寿文化于热带雨林奇观。

其主要景观包括:“无量寿佛”、“流水尊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巨大石刻、“百岁阶”、“贺寿堂”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增福添寿的美好祈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