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素来有天府之国之称,她还有一个名字,外界戏称为麻省。
成都理工亦背称为麻省理工。
接下来我们走进麻将的世界,伴着浓浓的茶香,嘈杂的声响,体会一股独特的文化。
我们应该记得一件,事情,麻将与茶就是不可以分离的,孕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在四川的大街上,经常会听见哗哗搓麻将的声音。
无论在四川的哪个地方,麻将文化就是比不可少的。
放眼望去,到处都有茶馆,品上一杯茶,竹叶青或者苦荞麦,抑或就是最便宜的菊花茶,悠然自得地摸起来一张牌,可能下一句话就就是:“哎呀!清一色带归,我先走了(走了的意思就就是胡了)!”“杵杵叫我都摸得到啊,手气好!”或则就是打出一张牌,别人走了:“哎呀,又放炮了,还放了个极品咔咔叫!霉挫挫的哦。
”麻将对于四川,犹如糖葫芦对于北京一样,被人们所熟知。
麻将在四川,体现的不仅仅就是一种游戏,而就是一种生活,一种悠闲自然的生活,一种与世无争的意境。
懒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斜斜地靠在椅子上,与几个朋友、或者之前不认识的麻友打得风生水起;茶馆的老板笑呵呵地端着盘子送茶,站在旁边瞧瞧谁又做了一个“龙七对”,大家都怡然自得。
明朝郑与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
但就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与杀了她们,为了稳定军心,郑与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与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
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
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
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
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时候就是郑与、副帅、大将军、郑与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她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就是郑与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就是后人的“麻将牌”。
可能就是为了减少每一把打牌的时间吧,四川人去掉了东南西北风、红中、白板,为了增加牌局的刺激性,又演变成了现在的刮风下雨(开杠)、血战,于就是,四川麻将自成一系,就就是现在叫的四川麻将。
内江麻将的刺激性更高,内江人搓麻将,甚至去掉了里面的万子,俗称“两房牌”。
这便就是麻将的大概的起源。
四川麻将就像四川的其她游戏一样,高潮迭起,充满了刺激,却又不乏悠闲自在。
如:斗地主、扎金花、扯马股之类,短短的牌局,能让参与者大汗淋漓,赢者高声欢呼,输者唉声叹气、重整旗鼓再来。
这点,符合了四川人的脾气,急躁,又喜欢在安逸中寻找新鲜与刺激。
而且,从麻将桌上也能够瞧出时代的特性:老年人喜欢打手搓麻将,而且牌局较小,一般都就是1248,即:1元、2元、4元与8元。
干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体会体会悠闲的生活,享受微风的轻拂,品上一口花茶,抽上两支好烟,与同龄的老头老猫(四川话,“老猫”就就是老太太的意思)搓上一个下午麻将,输赢不大,大家也都图个乐子。
(我婆婆右手有帕金森,筷子都拿不住,偏偏搓起麻将来手稳得很,我们都说她不就是帕金森,就是麻将瘾来了)中年人喜欢打机麻(就就是自动麻将机,我们这里叫机麻),要5124血战到底,5元、10元、20元、40元,如果没什么事,搓上一个下午加一个通宵都不觉得累,有道就是“输家不开口,赢家不准走”,很多中年人抱着一个赢就赢,输了下次再来的心态,加上有足够的资本,巴蜀笑星刘德一、赵亮与李白清演的电影《麻将棒棒手》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心态。
年轻人时常跟着大人后面瞧打麻将,有点钱了也想小试身手,一般都打机麻,24816,2元、4元、8元、16元,大家聚在一起就搓两把,赢了就请客吃饭,输了就当甩手掌柜,输赢不大就AA,大家都乐在其中。
四川人的性格,就像四川的麻将一样:平静恬淡、悠闲自在、在平静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在安逸的环境中找寻刺激,争强好胜。
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心潮澎湃、血液沸腾,就如同四川麻将的牌局一样。
麻将的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四川人的生活。
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四川人的性格:随与但不失激情、知足而不丢欲望。
而外乡人,也能从这一侧面,更好地了解四川,巴蜀文化展示麻将文化与茶文化的博览馆将于今年3月在成都市文殊坊正式开馆,以展示成都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麻将陈列馆收藏有文物藏品700多件,系统介绍麻将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并展示历代文人名流与麻将的轶闻趣事。
在馆藏品中,有存世最古老的麻将纸牌,这副麻将纸牌在鸦片战争时期流落英国,一个多世纪后由日本友人购得转赠该馆;“梅兰芳岳飞牌”则就是专为纪念梅兰芳先生定制的,其花牌含“岳、飞、精、忠、报、国”等字样;“人骨宣与牌”就是用清康熙年间四川乐山一赌徒的骨头制成,此人因“出老千”被发现而送命,她的后人用其骨制牌以作警示。
此外,还有清代翡翠麻将、民国象牙麻将以及来自日本、美国、越南等国的麻将。
茶文化陈列馆收藏有明代锡水壶、素三彩八角人物壶以及清代紫砂圆壶、藏式龙手执壶等藏品400多件,同时通过茶史介绍、炒茶作坊、茶体验区等,全方位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麻将与茶就是成都民俗休闲文化的主要载体,目前成都有数千家茶馆,市民习惯于边喝茶边打麻将。
曾祥庸表示,将麻将与茶文化共同展示,并用历史藏品与现代艺术表演的方式,保护与传承成都的人文风貌、休闲及民俗文化。
成都人喜欢打打麻将,但就是这打麻将也透露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道来。
成都麻将老少咸宜,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摸上几把,多少人不论(成都麻将三人以上即可),因此,具有高度的环境适应性;二就是成都麻将各取所需,筹码大小自定,各有各的算法(所以筹码小了的,被称为下岗麻将或老NIER——老太婆—麻将),因此,能充分满足各类人等的实际需要;三就是促进与谐,只要运用得当,实乃创建与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大家可以心平气与,因此工作娱乐两不误;四就是成都麻将足以锻炼身体,只要经济条件与时间安排妥帖,尤其就是有助于避免老年痴呆;五就是成都麻将可以测试情商,正所谓牌品体现人品,牌风体现作风,因此,有人云,要瞧瞧女婿的做派为人,可以先喝酒再打麻将也;六就是成都麻将能磨练意志,活动期间总就是让人有新的追求,总就是行走在希望与困惑中;七就是成都麻将可体现奋斗的价值,只要还有牌友,可以血战到底,就可以战斗到最后一刻;八就是成都麻将利于人际交流,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牌友,在麻将声中体会人生。
所以,不能做什么事,一句话,要不断地思考,思考,再思考。
秦始皇修了一条大窗体顶端长城,成都人每天都在筑小长城一位四川作家写道:“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成都人的平均起床时间可能就是最晚的,在街巷中的步行速度可能就是最慢的,茶馆的营业时间可能就是最长的”。
成都人说话慢条斯理,做事不急不躁。
大清早,成都市中心街后面小街的小食铺门口,小妹儿与大姐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坐在街边有说有笑,一边择菜一边摆龙门阵,全然没有生意人紧张。
下午小巷子的小食铺门口通常摆的就是麻将桌,食客站在门口喊:“这就是哪个的摊摊噢?来碗担担面咯”,小铺老板从麻将桌上探出头来,手上摸着牌嘴上却相当热情地说:“要得要得!您先坐倒,马上就给您下……等倒起哟,边三万!自摸!”有人开玩笑说,坐火车到成都,听见“哗啦啦”的麻将声就晓得成都到了。
在成都,办喜事“打喜牌”,办丧事“打丧火”,连工作也一定要用麻将来“勾兑”(成都言子),俗称“业务麻将”。
麻将有各种打法,台湾麻将打的就是16张牌;香港麻将打13张,但在番数计算上变化多端;成都麻将流行“血战到底”,一个人与牌,剩下三人还继续打,直到牌摸完了或者三人与牌才算完。
这种玩法比重庆的“拳打脚踢”(随便吃牌、碰牌、胡牌,没有特殊规定)更讲究、刺激,不像打台湾、香港麻将那样复杂。
麻将的历史与转变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与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有关麻将起源的传说就有四个——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的麻将:另一发面,有人说麻将本就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里提到的“筹牌”即就是太仓的“护粮牌”。
仔细想想,这麻将的有些术语确实与打麻雀有几分关系。
例如,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
“筒”的图案就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就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
“索”即“束”,就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就是几束鸟,奖金则就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
“万”即就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
“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
如“碰”即“彭”的枪声。
又如成牌叫“与”(音胡),“与”“鹘”谐音,“鹘”就是一种捕雀的鹰。
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有人说麻将就是山东人为纪念梁山好汉而发明的。
这些种种有关麻将的传说可能只就是汪洋里的小船,不过充分地说明了麻将的悠久历史,麻将不仅只就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道具,它还就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更就是一种特别的文化。
从古博戏到骨牌、从马吊牌到麻将牌??这样的转变过程就是复杂而有趣的,换个角度,麻将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智力的提高与文明的进化。
在麻将发展的进程中,又由于地域差异,而使得不同地域的麻将打法各有特色。
不仅就是国家之间的区别,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演变出了不一样的游戏规则例如中国,不同省份的麻将就是有所不同的。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
而在中国,麻将比较出名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了四川。
四川麻将在调查时,市民大多告诉我们四川麻将就就是以成都与攀枝花的麻将玩法而出名的。
在四川,人们也最喜欢这两个地方的麻将玩法。
成都麻将在成都麻将中,一副牌共108张筒、条、万各36张,4人同时玩。
该游戏完全按照成都麻将的现行部分规则执行麻将牌只有筒、条、万三门,缺门可胡,点炮时点炮的一个人负责,胡牌时有杠加分,最后四张能胡必须胡,黄庄要查叫等。
这种就是典型的成都麻将。
成都就是一个休闲的城市,麻将在成都开展的普及范围之广、群众热情之高举世无双大街小巷、茶馆饭庄、公园商铺处处都有麻友奋战的身影。
在不知不觉中,麻将早已成为了成都的一张名片。
不就是都有这样一个说法,飞机飞过成都的上空,机上的乘客都会听见城里的人们洗麻将牌的声音。
难免有些夸张,可就是这打麻将的热火朝天之景可想而知。
攀麻麻将在攀枝花的普及程度也不亚于成都,这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娱乐活动基本都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