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件设计
4、知识结构设计 知识结构类型 并列结构 层次结构 网状结构
火成岩
岩石
变成岩
堆积岩
花岗岩
玄武岩
片麻岩
砂岩
石灰岩
知识结构设计原则 体现知识内容关系 体现学科教学规律 体现知识结构功能
5、诊断评价设计 诊断评价 利用程序设计技术 对学习者学习状况详细记录 与教学目标比较 采用相应教学措施指导完成 目的 及时修正失误、增强学习信心、智能化施教
教学设计 课件设计 系统设计 制作稿本 文字稿本
脚本设计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 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 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 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 通常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文字稿本的创作。由教师编写而成,编写文 章稿本应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 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 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 第二步是编辑稿本的编写。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 基础上创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将文字稿本形 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 引申和发展,根据多媒体表现语言的特点反复构思。
3、网页型程序(*.htm) Word文档网页化 应用HTML语言编写 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发布 共性: 利用网页所具有的多媒体超文本实 现能力和良好的交互和动态特性,借助 Internet或Intranet发布
4、网络动画型程序(*.swf) 利用Flash制作发布 强大的动画建模和交互功能,矢量化演 示使其成为模拟实验、描述宏观和微观世界 运动课件的优秀工具之一 5、ASP动态、交互网页程序 依靠Active Server Pages脚本语言编写 允许你输入和提交内容,把提交内容传 送到服务器加以处理并发送给用户 适合:数据库连接、在线测试、成绩统计、 搜索引擎、在线答疑等动态交互表单型课件
1、课件的系统构成
知识模块:封面导言
知识内容 练习部分 实验模块:实验模拟与演示 实验操作训练 资源模块:知识拓展 资源搜索 相关链接
工具模块:编辑工具下载 二次开发平台 表达模块:协作学习平台 提交作业平台 在线测试平台
2、系统设计内容
结构设计 封面设计 屏幕界面设计 交互方式与导航策略设计 协作学习设计
网络课件开发一般流程
(一)课题选择: 通常选择那些既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的、又是 在教学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开发项目。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范围,课件目的和达到的目标) 教学对象 课件运行环境 课件的组成部分(大体结构、主要模块以及相互联系)
网络课件开发一般流程
(二)课件的教学设计: 1、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教学模式、选择多媒 体呈现方式、建立知识结构和设计形成性练习等。 2、建立教学单元间的层次结构: 分析教学单元,进一步细分知识点,形成一系列 的学习子目标,并建立学习子目标间的逻辑结构和 相互间的联系,生成学习目标的层次结构图。 3、确定教学单元的超连接: 确定实现跳转的条件和方式,使其知识点与知识 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之间的连接关系形成一个 非线性的结构。
网络型课件主要类型
从技术结构上划分:
1、PPT演示文稿 利用Powerpoint的网络发布功能 适合:教学讲义或演讲稿发布
2、Authorware流程序(*.aam/aas) 利用Authorware Web Packager网上发布 适合:单机版课件网络化 利用图表和流程,快速制作和发布教学演示 型课件
网络课件开发一般流程
(三)系统设计: 1、开发软件的选择 2、主界面设计: 包含主要教学内容及使用方法等重要信息,决 定着课件总体设计。 3、确定教学内容模块 4、选择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 5、设计教学内容之间、学习模块之间的跳转关系 6、规划导航信息(帮助、提示、指引等)
网络课件开发一般流程
(四)稿本编写: 对课件内容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开发 课件的直接依据。具体地规定每个单元中传 递的信息形态、信息之间的链接关系。 (五)素材准备 包括文本的录入,图形、图像的制作与后 期处理,动画的编制和视频的截取等。
教学内容:从学生不同的智力活动特点出发 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
知识学习:前人经验,教师传授、媒介间接传授 分为:事实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 技能学习:知识—认识 能力—心理素质 技能—熟练程度 传授与练习获得 解决问题学习:思维学习 不是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如何去学习
课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方法 考虑的问题: (1)本部分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传统教学方法为什么不能解决 (3)利用课件的什么优势解决 完成的工作: 分解知识点 分析知识内容类别 利用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分析
网络课件的内容
内涵 相对固定的、体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 教学内容和方法 外延 动态的外延,指网络上大量与学习 内容关联的浏览数据,预留一定的链接,提 供一定的导航指引,罗列一些相关的网站为 学习者提供主动探求和搜获的知识,使不同 程度的学习者能各取所需。
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课件设计 系统设计 稿本设计
文字稿本 制作稿本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定 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媒体信息的选择 知识结构的设计
诊断评价的设计
知识结构模块 实验模块 资源模块 工具模块 表达模块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网络教育 呈现形式:网络课件、课程、网站 应用目的:网络教学活动 什么是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 设计:根据目标要求,预先制定的相关设想和计划 实现行为方式科学化和规范化 常规的教学设计:教案—表达教学过程的建构程序 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 求,确定解决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 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 程序。
第二部分
什么是网络课件 在网络环境下为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而 制作和组织的一件或一组数字化教学材料, 其中可以(但不一定)包括单机课件 。 网络课件应用方式 1、单独成型(网页、动画等) 2、嵌入其他网络课程、网络课件、教育网站 中(积件)
网络课件
交互性 人与人,人与机
CAI课件
人与机
共享性
问题—综合 原理—分析 问题—分析 技能—应用 原理—应用 问题—应用 概念—理解 技能—理解 原理—理解 问题—理解 事实—识记 概念—识记 技能—识记 原理—识记 问题—识记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 教学效果 学习者特征 起始能力(相关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习准备
一般特征(年龄、性别、认知成熟 度、生活经验、文化 背景、学习动机)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组成
生 理 学 基 础
心 理 学 基 础
学 习 理 论
教 学 理 论
教 学 学目 说标 分 类
脑 科 学 与 教 学
神 经 传 导 学 与 教 学
成 就 性 动 机 学 说
自 我 实 现 学 说
行 为 连 接 学 说
认 知 学 习 理 论
建 构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皮 亚 杰 认 知 学 习 论
3、系统总体设计的方法
(1)划分教学单元,确定功能模块 (2)设计屏幕的风格与基本组成 (3)设计软件的封面 (4)确定软件的菜单组成与形式 (5) 确定屏幕内各要素的跳转关系 (6) 确定屏幕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 (7) 确定屏幕向主菜单或子菜单的返回 (8) 确定屏幕向结束的跳转关系
四、稿本的编写
6、VRML虚拟现实技术课件 VRML是ISO国际标准的网上虚拟现实语言 由文本编辑器生成*.wrl文本文件 通过语言描述场景中各元素,以构建一 个虚拟的3D空间 适合:实验演示或模拟 操作训练模拟
从内容和应用上划分
资料、工具型: 资料、工具型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 字典以及各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 课堂演示型: 采用多媒体展示现实世界难以实现或表 现不清楚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 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 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
3、媒体信息选择 媒体: 应用目的:传递教学内容 形式:记录、存储、传递、再现 本质:表现事物 空间:形状、大小、距离、方向、色调 时间:次序、节奏、频率、持续时间 运动:位移、变形、运动形式
媒体的教学功能 提供感性材料 加深感知深度 提供具体经验 促进记忆理解 克服时空障碍 丰富网络教学 媒体选择方法 (1)确定使用目标(呈现事实、创设情景、 提供示范、解释原理、探究发现) (2)分析媒体特点 非时基媒体(静态) 时基媒体(动态)
方法 启发式问答 练习与测验 前测(确认是否具备完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 设计 提问部分----问题明确,促进思考 回答部分----多项选择、自主输入、适当提示 反馈部分----正确:鼓励 错误:指出错误、要求重答、给出答案、辅导 提示
三、课件的系统设计
网络课件运行方式 1.通过网络下载运行 2.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 3.装载特定的网络播放器运行 网络课件特点 具有一般多媒体课件特点 具有网络运行软件特征(网页结构;流式媒 体)
模拟实验型: 逼真模拟真实实验中无法实现或表达不 清楚的教学内容。 操练复习型: 并不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技能,只是 用来巩固已学会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来训 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知识和能力,加深对学 习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完成任务 的速度和准确性。
个别化系统交互学习型: 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其目的是根据 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向学生传 授新知识技能。 教学游戏型: 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参 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通过熟练使用游戏规 则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把知识性、趣味性 和教育性融合为一体,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 的培养融于各种愉快的情境中。
统科学观点、方法 按照教学目标、对象特点 合理选择、设计教学媒体信息 有机结合、形成优化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