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位于中国华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 -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大坦小组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
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
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增城市和博罗县;四周共与穗、深、惠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
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
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
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
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县属东江行政区管辖。
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属惠阳专区。
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县级市)。
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
是“广东四小虎”之一。
(广东四小虎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
2005年“四小虎”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9000美元的“发展门坎”。
所谓小虎,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号称“世界工厂”。
城市之最【世界最大羊毛衫生产基地】【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名第一】【全球最大UPS制造基地之一】【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城市创新能力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全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中子源国际合作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首届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全国第一个服装设计制造基地】【国内首台多功能车载发电及压缩机组】【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研究院】【东莞水道特大桥创国内建桥史四项第一】【全国地级市首艘海洋环境应急艇】【首个移动客户过千万的地级市】【国内最大的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中国首条水下铁路隧道开凿】【全国最大汽配城】【中国最佳物流名镇】【沃尔玛分店最多的地级市】【全国首次网上拍卖保税货物】【全国唯一实现农(居)民医保全覆盖的地级市】【全国首创地方养老保险金】【低保标准居全国之首】【见义勇为抚恤金标准全国最高】【全国最早实行出租屋人身意外保险】【全国最大的民营医院】【全国首个作为临床研究生培养基地的镇级医院】【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人口免费健康体检的镇街】【国内首个音乐剧节】【“十月文学奖”首次离京举办】【国内第一家动漫图书馆】【全国首个图书馆ATM启用】【国内第一次由民间促成的国际俱乐部之间的球赛】【全国首创社区交通警务区】【国内首个镇级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分局】【全国率先对市域地名总体规划】【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一】【省内最高楼面地价】【全省电耗降幅最大】【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数居全省第一】【人均审结案件数居全省第一】【户籍人口每万人升大学数居全省第一】【全省首家镇属国家示范高中】【全省首座建在遗址上的博物馆】【省内首个镇级档案馆】【广东省唯一获“摄影之乡”称号的镇】【福利彩票销售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居民生活质量居全省之首】【珠三角最大石化仓储基地】【珠三角首个异地航空货运站】东莞菜属粤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丘陵、埔田、水乡、沿海片菜系等,且各有代表美食,如丘陵片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埔田片有大朗榄酱炒饭、水乡片有中堂鱼鲍、沿海片有虎门大宁蟹黄粥等。
冼沙鱼丸、蟛蜞粥、鸭尾鱼包、石龙麦芽糖、麦芽糖柚皮、三禾宴、白沙油鸭、麻涌香蕉、石碣龙眼、企石梅菜、道滘裹蒸粽、莞香、东莞荔枝、道滘肉丸粥、谢岗豉油鹅、谢岗鹧鸪饭、厚街腊肠、虎门麻虾、东坑阴菜牛展汤、东坑糖不甩。
历史名人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长安镇上沙社区是孙中山先生的代故乡。
袁崇焕,民族英雄,字元素(《明史本传》),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汉族。
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
祖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
(一说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父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今虎门镇怀德社区)人。
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
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
叶富,原名贵富,字梦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2月25日)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今香港岛),祖籍广东东莞水南人,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蒋光鼐,字憬然,祖籍广东东莞虎门镇南栅村(今虎门镇南栅社区),我国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第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中原大战,后任十九路军总指挥,淞沪警备司令。
1949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又历任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
张荫麟,字素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
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
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梁启超的激赏。
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陈镜开,1935年生于广东东莞石龙,我国举重名将,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1987年5月11日,国际奥委会授予他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
1997年入选国际举联名人馆,后任亚洲举重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
陈镜开是中国首批获得运动健将称号,5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记功一次,并被推选为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毛主席六次接见。
伦明,近代藏书家、学者。
字哲如,一作哲儒。
广东东莞望牛墩人。
弱冠入庠,旋补廪生,27岁时中光绪举人。
次年(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复得举人衔,分发广西候补知县。
同年返粤,先后任两广高等师范学堂教员、两广方言学堂讲席。
卢子枢,原名沛森,又名沛霖,以字行,号顾楼、九石山房、不蠹斋。
广东省东莞县卢屋村人。
善鉴赏兼长书法。
精研国画,尤工山水。
山水从四王入手,历元季四大家,而上追董、巨得其精髓而自有风度;又多见古人真迹,博观众取,游览山川,得自然之真趣,创意造景,卓然成家陈伯陶,号象华,一字子砺,晚年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东莞中堂凤涌人,清朝探花。
邓尔雅,名溥霖,字季雨,东莞莞城人。
邓尔雅是一个多面才子,他一生的成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精研小学,外甥容庚从之学金石,容肇祖学古文,容肇新学治印,都成一代名家,由此可窥一二。
邓尔雅是东莞名士邓云霄的第十一世孙。
张伯桢,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字子干,号沧海,又号篁溪,东莞篁村胜和村人,济世未酬抛儒冠。
张敬修,创办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
邓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工笔花鸟画家、艺术学科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也已通过验收文化艺术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东莞的开放程度有中国的阿姆斯特丹之称,中国曲艺之乡、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
2001年,东莞市提出打造“文化新城”的战略,并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文化;2008年东莞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深受群众喜爱的百子论文公益文化活动被评为“中国文化创新品牌”;2010年,东莞制定文化强市战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东莞每年十分隆重地举行端午东莞龙舟竞渡、莞邑醒狮艺术、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百子论文、卖身节、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
随着东莞物质生活的丰富的提高,东莞人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自发性的重视的热心。
使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因此,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南国红豆——粤剧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
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
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
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舞狮(龙、麒麟、凤)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
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赛龙舟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及加拿大、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
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
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客家山歌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