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 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线。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 但也存在误差和错 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用停表测量时间
一、实验目的: 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二、实验器材: 机械停表一块(量程15min,分度值0.1s),实验用小车一辆,
5.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 小车运动的时间为1.1s。
测量平均速度
1.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 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 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计时 演示 教师准备一套并加小车
学生 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 一个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
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 应根据测量 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注意事项】
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 度尺零刻度线对齐, 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 只能用眼睛估 读,因而是不准确的, 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 位。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 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 ,用什么物理 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 速度的计算公式和 速度 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 运动 的物体 中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 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 动时的平均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
学校
年级
科目
教师
.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
2.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 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知 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挡板一块,斜面(长0.73m、10°角倾角)一个。
三、实验步骤:1.观察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 工作。
2.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
3.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 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
4.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1.1s。
完成实验
讨论
讨论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案
教学目标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 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尽管在小学已学 过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实验特点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实验结果讨论:
(1)将几组学生填写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对比每 组数据,计算出的V1,V2,V 3是否相等。
(2)物体作变速运动,在两段路中的速度分别是v1,v2.有位同学 认为,这个物体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v1+v2/2,空 虚计算方法是 否正确?说说你的意见。
(1)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 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 温度将至室温, 水温是连续变化的. 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 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
(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 损坏仪器.教法建议1.实验的组织 课前要编好实验小组,每组以2~3人为宜.如果仪器不够,可以考虑分批进行,要让 每一个学生 都亲自参与,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有所提高.2.实验过程 (1) 准备阶段.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温 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分度值就是温度计上一个小格 代表的值.教师要把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并作示 范. (2)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热开水的温度:教室 气温: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实测温度 ℃(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 度值)烫 热 温 按如1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 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 以免 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 接下来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 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 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48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 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 每隔一分钟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为止. 由于学生生 活经验不足,估计温度和实测温度可能有较大差别.因此,本实验不 能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 也不要批评. 要保证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 据.3. 处理数据 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 为min(分钟);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教学设 计方案【课题】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重点、难点解析】用温 度计测开水的温度时, 由于温度计开始时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温度计 中的液体(测温物质)要从开水中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增加, 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到最高不再上升时(稍停片刻开始下降),就是 开水的温度。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 此时, 与教室的温度相同。【教学过程 】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示范测 温操作 上课开始, 通过提出具体问题, 复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然后教师进行测水温的示范操作。 例如:(1)下列测液体温度的 示意图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使用温度计还 可能发生什么错误?(通过此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错误的有图A、图B、图C。图A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壁; 图B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底;图C玻璃泡未全部浸入液体;图D正确。
观察
回答
1.实验介绍
(1)明确实 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 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的 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所用
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秒表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练习使用秒表。 (3)介绍实验步骤
【仪器和器材】
最小刻度为分米、 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 木折尺、钢卷尺、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方法】
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 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形 成具体观念。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 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