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复习——大题答题技巧指导
一、“是什么”
【提问类型】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以上材料体现了所学的什么政治观点?
3、以上材料中,开展……活动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分为客观依据、理论依据)
【答题方法】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联系所学进行概括,不要照抄材料,语言尽量简洁明了。
如例题的关键词就是:青少年、网瘾。
【例题】
材料一:据中国首个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
在年龄分布上,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17.1%,并呈上升趋势。
(07年中考科研)
请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反映了青少年上网成瘾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练习】
材料一:在我国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3.5%,而美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为50%。
材料二:我国是全球重要的计算机生产基地,但CPU芯片及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的“因特尔”和“微软”手中,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联系材料,谈谈我国实施的一种战略是什么?
二、“意义”以及“为什么”
【提问类型】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简单谈谈开展……活动有什么意义?
2、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简单谈谈为什么要……?
【答题方法】
“意义”回答时格式是:重要性+这样做有利于……,要注意是否有特定对象。
“为什么”的解答步骤是:存在问题及危害,重要性+这样做有利于……。
【例题】
据去年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显示,我国仅有6.3%的公众参加过环保活动;知道“12369”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的不足20%。
去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明确参与环境保护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07年中考科研)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答:(存在问题及其危害)我国公众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利于保护环境、开发资源。
(意义)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有利于调动公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依法治理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练习】
2010年9月1日,由辽宁省委、省教育厅主办,东北新闻网等4家单位承办的“红色网络文化工程”启动仪式在沈阳隆重举行。
在全省全面开展以“颂红色经典、撰红色博文、编红色短信、筑红色平台”活动,旨在弘扬辽宁红色文化,充分展示辽宁省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营造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网络环境。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红色文化”蕴涵含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怎么办”
【提问类型】
1、就……提出合理的建议。
2、加强……建设,必须怎么做?
3、为解决……问题设计方案,出谋划策。
【答题方法】
首先注意提建议的对象,看是“单向一个对象”还是需要多角度(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其次建议要针对问题去提,注意分点答,避免重复。
【例题】
材料一:从1978年到2007年,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省生产总值继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之后,2007年达30606亿元,超过了台湾地区。
注:2007年广东万人高中生在校人数324人,低于全国340人的平均水平,区域收入差距系数达到0.77,超过全国0.67的平均水平。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的问题指出广东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发展?
答:(1)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二说明广东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教育普及水平还落后于其他发达省份,且地区、城乡发展很不平衡。
(2)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
材料一: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
安全执法检查意见的整改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草案)》。
会议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是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材料二:2005年9月18日,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坚持依法行政,并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行动。
(2)为什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3)结合材料,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答:(2)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出现,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全国人大的执法检查,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证。
(3)①有关部门应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法》,规范生产者的行为;②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对煤矿生产进行检查,不合格者给予严厉处罚;③企业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完善各种安全设备,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④个人应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企业违规生产的行为给予举报。
【练习】
材料二: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日本人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会用200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用创新出的专利技术赚回300美元。
而在我国,2美元一件的衣服,按照2%的行业利润率,一个月可出口6万件,也不过赚2400美元。
而一件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质量品质上乘的针织衫,可卖25美元,利润率提高到15%左右,生产1千件即得3750美元。
为此国家提出:中国出口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府、企业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四、其他
【提问类型】1、谈理解、认识、感受
2、谈启示
3、你同意……观点?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答题方法】
“谈理解、认识、感受”必须从“材料体现了什么”、“为什么要开展这一活动”、“应该怎样对待”三个方面去回答。
“谈启示”必须从“材料反映了什么”、“我们应怎么办”的角度回答。
“评析”要分析清楚对错的原因。
【例题】
2008年10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
面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与会领导人就如何应对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拯救计划,列出一长串金融改革项目改革清单。
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强调,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法国《世界报》指出,中国埋头发展经济,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英国《卫报》指出,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显然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世界力量。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谈谈你对这种趋势的认识。
答:(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出现。
(2)(是什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然而,经济全球化又会带来国家间的矛盾和斗争,使富国和贫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怎么办)我们国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练习】
据统计,2005年我国的GDP总量中民营经济占66%,扣除国有控股经济,民营经济的税收贡献率为71%,全社会投资中民营经济占45%,全社会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占近90%。
民营企业数量从1998年不到9万家发展到目前的365万家。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